取消八王議政,設立内閣、六部,推崇儒學,緩和了階級矛盾。
不過,在改革農政方面,皇太極并未完全按照崇祯的來。
崇祯的玩法是幹掉地主階級。
而皇太極的玩法則是拉攏漢族士大夫階層,實際上并未幹掉地主階級。
不但沒有,反而鞏固了地主階級在遼東的地位。
在底層老百姓和地主階級兩者之間,崇祯選擇的是老百姓,皇太極選擇的是地主階級。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皇太極不是21世紀的穿越者。
而且遼東地盤有限,統治階層又是女真人,怎麼可能真的解放下層的漢民呢?
如果真的照搬了崇祯的,皇太極早就自行嗝屁了。
十月三十日傍晚,大雪覆蓋了大半個遼河平原,此時此刻的溫度至少有零下十二三度了。
雪原上隻剩風雪“呼呼”的聲音。
但不多時,就有一隊隊運糧的車隊沿着遼東的公路行駛而來。
大批大批的糧食正在往遼河便的明軍城堡運輸。
又過了一會兒,大批身着青色棉大衣的遼東軍隊列整齊地走來。
這幾日,西平堡一帶的明軍明顯增多。
袁崇煥從甯遠、大興堡、松山等地開始大規模征調軍隊趕往遼河的城寨駐紮。
短短的十天時間,就有5萬精銳被動員起來。
而且從十月中旬開始,袁崇煥就不斷給北京寫信,要求軍委會發布預備役調兵函,征調十萬預備役奔赴廣甯。
事實上,在接到遼東最新情報的時候,軍委會也很配合的對遼東發布了預備役調兵函,立刻在遼東之地征調十萬預備役出來。
這些預備役在哪裡?
就在遼東,隻要遼東督師府接到了軍委會的調兵令,就可以快速征調,然後編入正規軍隊中。
但是問題來了。
什麼問題?
軍委會這麼玩,言官們不幹了。
言官們為啥不幹了?
因為言官們覺得軍委會的行為有些越界了。
為什麼這麼說?
皇帝不在,你說調兵就調兵?
你是想當霍光還是想當曹操?
或者……該不會是董卓吧!孫大人!
于是,在這個原本邊境告急的時候,朝堂上突然掀起了空前規模的口水戰。
原本行政體系裡的官員是沒有權力幹涉軍政的,可現在不是軍政的問題,是大家一緻覺得軍委會權力過大了。
今日他們能向遼東發布調兵令,明日是不是能在順天府發布調兵令,或者是不是能把北京城圍起來?
朝堂大臣們這種擔憂,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沒事找事。
自古以來,兵權都是極其敏感的。
按照大明朝的規矩,調兵的最終拍闆人必須是皇帝本人,否則一切私自調兵的人,都視同謀逆。
即便是司禮監簽字蓋章都無效,必須皇帝本人的“皇帝信寶”。
并且還要以皇帝的名義發布讨伐诏令。
可現在都沒有,就一個司禮監簽字蓋章了,就發到了遼東,這種粗暴的流程,簡直讓北京城所有的官老爺們都睡不着覺了。
十月三十日這一天,軍委會就被圍堵了。
從内閣、六部九卿,到各個新政衙門的官員,全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