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第一百五十章:天下人的等待.

  瞧着那于謙和老五朱瞻墡臉上那不可置信的神色,朱瞻基也沒有再多說什麼,隻是說道:“行了,你們也不用管那麼多了,趕緊給這些将士們安排好住所和吃食,帶來的糧食補給在路上都一股腦全部扔掉了,對了,明天天一亮,再派點城中的人,去扔辎重補給的地方将東西再撿回來,想來那個時候扔的東西應該是沒有人會撿。

  聽到朱瞻基的話,于謙趕忙領命。

  不過在離開之前,還是有些忍不住心中的震驚,想要再确認一遍,是不是真的,可還是硬生生的憋住了,隻是換了個法子問道:“殿下,那殲滅瓦剌部兩萬騎兵的事情,是不是要與朝廷知會一聲?
如今殿下親自前來漠北,那京城中還是要安一安大臣們,以及天下人的心。

  聽着于謙的問話,對此朱瞻基倒沒有再拒絕。

  畢竟他說的也有道理。

  在出發之前,朝中的大臣們便都很擔憂他這一行是否能夠成功。

  雖然他強行的壓過了所有人的意見,但人心這個東西,并不是壓能壓住的。

  想要他們安定,就得将事實告知他們。

  這樣一來,各地包括朝中的那些朝臣們,也能安心一些,老三那裡的壓力也能減輕一些。

  想到此處,朱瞻基便直接說道:“告知他們一聲也是好的,戰報就由你親自去軍中彙集吧,然後彙總成冊,傳回朝廷内。

  聽到朱瞻基的話,于謙心中一怔。

  果然。

  太孫殿下,真的依靠這五千騎兵便将那瓦剌部的兩萬騎兵給擊潰了。

  若這不是事實,隻是為了安他們漠北的心,必然不會将此事傳回到朝廷京城内。

  想到這裡,于謙也不敢耽擱,趕忙便回話道:“微臣領命!

  随着那于謙離開後,原本在他身邊的老五朱瞻墡,卻依舊還沒有從剛剛聽到這個消息的震驚當中回過神來。

  他與那于謙不同。

  他對自己大哥一直都十分的信任。

  隻要是自己大哥說出來的話,他絕對不會有半點的質疑。

  可正是因為他相信了這件事,所以越發的對這件事感到震驚。

  騎兵對騎兵。

  就是太祖,還有自己爺爺朱棣,也就是靠着以騎兵一對一擊潰蒙古部族的騎兵而揚名的。

  别說是當代,就是放在整個曆史長河中,能做到這一點的也屈指可數。

  大多數的時候都是依靠着中原的國力,将其擊潰的。

  可自己大哥呢。

  卻憑借着區區五千人,便在這路上順道将那瓦剌部族的兩萬騎兵給擊潰了!

  不僅如此,還當場擊斃了一萬三千餘人,擊殺了對方的部族首領綽羅斯·脫歡,剩下不到七千人四散逃亡。

  可瞧瞧剛剛進城來的那些士兵。

  不敢說他們一個個毫發無損,但最起碼沒看到太多的傷員。

  盡管到底回來了多少人不知道,但從并沒有多少傷員來看,這一場戰鬥最起碼也是一場大勝。

  總不至于說,那些傷員全部被丢棄了吧?

  一時間,對于自己眼前這位已經做出過很多驚世之舉的大哥,朱瞻墡的心中更添了一份敬重。

  感覺自己這位大哥的身上,好像有着數也數不完的秘密。

  每一次在他手中看似随意的一個舉動,往往卻能發揮出旁人一輩子都無法做到的效果。

  就當那老五朱瞻墡還在震驚當中時,一旁已經走了幾步的朱瞻基,卻是皺着眉頭轉頭看了過來,說道:“愣着幹什麼呢?
走啊?

  聽到朱瞻基的話,那老五朱瞻墡這才回過神來,趕忙便追了上來。

  有些話那于謙不敢多問,但老五朱瞻墡卻沒有那麼多禁忌,一路上不斷的追問着朱瞻基整個大戰的過程。

  定北城的将軍府内。

  這裡是曾經老爺子居住的地方,整個将軍府很大,主屋因為皇上住過,所以一直都留着,老五朱瞻墡和于謙都住的偏房。

  如今朱瞻基來了後,也就直接住了進去。

  在那主屋的房中。

  大戰一天的朱瞻基也沒有先去休息,而是直接命那老五朱瞻墡将如今漠北的局勢給仔細的講了一遍,并且要他将如今整個漠北的百姓以及将士數量全部統計了一遍。

  按照他們的話,如今整個漠北各個城池當中的将士數量達到了七萬。

  之所以超過之前的五萬之數,是因為加上了老五朱瞻墡手中的那一萬多人的工匠兵。

  當初朱瞻基在帶他們過來後,就一直沒有給他們任何的名号,所以這些人如今依舊還是保持了之前在老爺子軍中時的建制。

  不過這些人的實際戰場戰鬥力并不充足,所以朱瞻基壓根沒有将他們計算在其中。

  即便是如今,他也舍不得再這樣一支軍隊在戰場上厮殺。

  想了想後,朱瞻基也知道一直讓他們沒有任何名号的跟随大軍東征西讨也不是一回事,當初在冊封的時候也将他們給遺忘了。

  如今聽到老五重新提起,朱瞻基當即便說道:“從現在開始,老五你率領麾下那一萬多的工匠兵全部納入到随軍營建司内,你老五為指揮使,正三品官銜。

  “其餘司内建制,由你老五自己敲定,敲定後承報朝廷批閱。

  “直接聽從五軍都督府調令,戰時随軍營建,無戰時于京城周邊休養。

  “我可以特批你麾下人數為三萬,剩餘的一萬多,由你想辦法征集,俸祿今後由朝廷負擔。

  在聽到朱瞻基的話後,那老五朱瞻墡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了喜意。

  當初在大戰結束後,他麾下的那些人就經常提起這件事。

  雖然給他們的俸祿并不少,可如今他們來的地方可都是戰争發生的地方。

  盡管他們拿着遠超普通工匠的銀錢,但做的事情也不是普通工匠會做的,如今戰勝了,朝廷總是要給點封賞和名号的。

  可等來等去都沒有得到任何的消息。

  盡管他朱瞻墡一直在說,他們是太孫的嫡系,自己大哥會為他們考慮的。

  也一定不會虧待了他們。

  可一直等不到一個消息,他心裡頭也急,倒不是為自己,畢竟隻要他願意,自家大哥能給的都會給他。

  他為的是軍中的那些工匠兵們。

  幾次雖然都想跟自己大哥提,卻都沒有說出口。

  如今在聽到自己大哥主動說了這些話後,朱瞻墡的心中又哪裡會不高興。

  這說明自己大哥沒有忘了他們做出的功績。

  同時,這份賞賜也絕對不薄。

  營建司。

  不說親疏和權力大小的問題,這可是跟那京城中錦衣衛的北鎮撫司一個級别的。

  他這個指揮使,還是正三品。

  那下面的那些建制,也絕對不會小了。

  從一個尋常的工匠,一下便到了能夠接觸到朝廷三四品的官職,這份賞賜.....

  關鍵自己大哥還說了要他自己來敲定建制問題。

  這就給了他太多的自由操作的餘地。

  盡管還需要朝廷最終批閱,但這是必然的,任何一個衙門和部門的建立,那都是要通過朝廷的。

  不通過朝廷,連朝廷都不知道你們的存在,那成什麼樣子了。

  也隻有通過了朝廷,他們在本質上才是符合規矩的正規軍。

  當然,從中他老五朱瞻墡也能看出i自己大哥對他的信任。

  但他老五不會說,隻會将這些全部記在心裡。

  畢竟是親兄弟,有些話說的太過直白,反而顯得生疏了。

  隻要一個肯做,一個念好銘記,就夠了。

  而在之後,整個一個時辰的時間,朱瞻基都在與那老五商議着從漠北調兵趕去奴兒幹都司的事情。

  雖然老五朱瞻墡并不管轄這些,但商議還是可以的。

  畢竟他老五對這裡要比朱瞻基熟悉很多。

  在最終商議完成後,決定是調集漠北的四萬人,與其麾下的那五千人騎兵一同趕赴奴兒幹都司,連夜派人趕去各城調兵,明日一早出發。

  至于最終的結果,自然還是要知會那于謙一聲的。

  但這隻是禮節上的,畢竟那于謙是如今漠北的直接負責人。

  可朱瞻基畢竟是太孫,如今朝廷上下的唯一君主,這個權力還是有的。

  在議定好這些後,朱瞻基終于是能夠休息一下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