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攻勢同盟國的主要目标就是切斷沙俄波羅的海的港口,進一步封鎖沙俄。
芬蘭勢如破竹的将俄軍驅逐出兩湖以北的時候,德軍在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交界處的重鎮瓦爾加發起了進攻。
瓦爾加是拉脫維亞進入愛沙尼亞的必經之路,也是德國想要完成戰争目标的最大障礙。
德軍北部集團軍集結六十萬人(第二批動員增兵),其中二十萬布置在雷澤克内,這裡不僅可以威脅喬洛埃湖東面的普斯科夫,還能威脅大盧基方向。
僅僅這二十萬人就牽制了俄軍五十萬兵力。
而在瓦加爾,四十萬德軍和兩萬餘愛沙尼亞起義武裝投入戰鬥。
正面戰場上,四十萬德軍對沙俄發起的攻勢沒有想象中的順利。
從芬蘭大公國撤離出來的德軍俄軍雖然其中有七十萬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奴,可還有三十萬是從芬蘭戰場退出來的精銳。
他們在投入芬蘭戰場之前就和華夏在亞爾斯克交過手,在愛沙尼亞面臨進攻威脅的時候,自然是将最為精銳的部隊放在了瓦爾加。
雖然在沙俄西北放下俄軍擁兵近三百萬,可漫長的戰線讓俄軍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的防禦。
奧爾沙、維貼布斯克、涅韋爾、大盧基戰線作為中部保衛莫斯科的重要戰線,直面德軍中部集團軍,沙俄隻能組建層層防線遏制攻勢。
僅僅這條保衛莫斯科的戰線就牽制了八十萬人。
在瓦加爾俄僅僅布置了十五萬人進行防禦。
但這十五萬人可以算是俄軍的精銳,沙場老兵。
原本以為可以像在布列斯特一樣輕松擊潰沙俄軍隊,随後占領愛沙尼亞全境的德軍在猛攻一周之後發現根本無法動搖俄軍防線,開始重新制定作戰計劃。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愛沙尼亞的地形了,愛沙尼亞地區幾乎都在喬洛埃湖西部。
如果不是失去拉脫維亞之後沙俄在波羅的海的港口僅有愛沙尼亞的多個港口和聖彼得堡,如果不是愛沙尼亞是封鎖芬蘭灣的重要戰略地位,俄軍完全可以棄守愛沙尼亞地區,轉而在喬洛埃湖東部布置防禦。
但事實就是那麼殘酷,裡加灣易手之後,沙俄想要從波羅的海獲得補給僅能依靠英法的艦隊護航進入芬蘭灣和盧加灣。
如果塔林港被德軍占領,德軍的驅逐艦就可以借助港區的防護襲擾航線,德軍在波羅的海東部布置的水雷讓英法運輸船吃了大虧,現在要是在家門口被水雷封堵,沙俄本就艱難的局勢就會進一步惡化。
新的作戰方案很快就制定了,瓦爾加難以攻克,德軍也不敢冒進滿是丘陵密林的愛沙尼亞。
在雷澤内克懸而不發的二十萬軍隊很快就開始按照計劃移動,目标直指普斯科夫。
瓦爾加四十萬德軍也分兵三十萬,以急行軍的速度對喬洛埃湖南部進行突擊。
正面突破普斯科夫的俄軍,随後爆炒俄軍在愛沙尼亞布置的四十萬兵力(不僅是瓦爾加布防,其他也有,隻是這裡極為重要)。
雙拳難敵四手,此時的沙俄西北方向撤退到了兩湖防線,愛沙尼亞又被德軍主力進攻,從明斯克推進的中部集團軍更是将兵鋒頂在在奧爾沙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