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城外,一個叫作牆子溝的平野上,李興率領兩萬虎賁軍和八萬江北軍交戰。
十萬人分為兩邊對峙在五、六裡寬的牆子溝前,鋪滿了整片大地。
虎賁軍的士兵穿著紅色的貼身軍裝,江北軍則穿著灰色的短褐。
整個戰場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小片紅色對抗一大片灰色。
兩邊都有大量的火炮,一開始,兩邊就使用大炮對轟。
李興這次帶來了四百門重炮,都使用開花彈。
兩邊距離尚有五裡,李興就讓開花彈朝江北軍拋射了。
開花彈呼嘯著劃過天空,砸進了江北軍的龐大隊列裡,炸出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火花。
江北軍立即開始了還擊。
江北軍從荷蘭人那裡購買的火炮同樣是長炮,同樣可以拋射很遠。
基本上,在五裡的距離上,江北軍的大炮就可以控製落點在一小片區域了。
江北軍擁有比李興更多的火炮,自認為可以用實心彈擊垮李植的開花彈大炮。
六百門重炮被拉到了陣前,江北的炮手們給大炮裝藥上彈,開始朝虎賁軍的炮兵射擊。
黑色的炮彈像雨點一樣朝李興的炮隊射去。
李興的炮隊遭到炮擊,立即對準江北軍的火炮進行還擊。
不過在五裡的距離上拋射炮彈,準頭還是有限的。
兩邊也不知道要打多少輪,才能把另外一邊的大炮壓製下去。
炮戰一開始就沒有停止的意思,天空中炮彈亂飛。
震耳欲聾的炮擊聲像是連綿不絕的驚雷,震得人耳朵發疼。
落地的炮彈時不時砸在一、兩架大炮炮身上,讓倒黴中彈的大炮退出戰鬥。
虎賁軍的開花彈在江北軍陣中亂炸,自然會造成較多傷害。
而江北軍的炮彈更多,雖然是拋射,有時候也會砸到個別虎賁軍士兵的身上,把士兵砸死。
極少出現戰損的虎賁軍,出現了可觀的傷亡。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對麵有這麼多精良大炮,要端掉對麵的大炮需要時間。
在大炮對射的這個階段,傷亡是必然出現的。
為了減少傷亡,李興讓炮兵以外的其他兵種擺出稀疏陣形。
李興用望遠鏡看了看江北軍的布陣,看到吳三桂和左良玉把大炮都擺在最前麵開炮,暗道這便是大哥說的時機了。
他一揮手,喊道:“神槍手出擊!
”
兩千五百名神槍手牽著戰馬,朝五裡外的江北軍炮兵走去。
這些神槍手的目標是江北軍的炮兵。
江北軍的炮兵並不是集中擺設的,而是散布在整個陣線上,所以這些神槍手便分散著往前麵沖。
不過為了不引起江北軍士兵的警惕,這些神槍手沒有騎馬沖陣,而是牽馬快跑。
這便的神槍手一出動,對麵的吳三桂立即就發現了。
吳三桂舉起李植送他的望遠鏡,奇怪的看著兩千五百名虎賁軍士兵。
這些士兵牽著戰馬,一走出隊列後,就往各個方向走散了。
虎賁軍的大炮射角頗平,為了防止從背後誤傷這些牽著馬的士兵,虎賁軍的大炮一度停止了射擊。
等這些牽馬士兵走到了一裡多外,虎賁軍的大炮才再次打響。
這些牽著戰馬走出來的天津士兵不但沒有保持隊列,而且更是呈扇狀的往前麵跑。
兩千多人越往前麵跑就分得越散,到最後已經完全散開。
在這個時代,士兵接站時候都是要保持隊形,以隊列的力量維持陣線的。
所謂雙拳難敵四腿,散開的士兵遇到隊列的敵人,就會陷入一人對陣幾人的被動局麵。
在這個時代如果士兵散開,就完全沒有戰鬥力,容易被成隊列的敵人一沖就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