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點納悶,一把拉住花兒,“爺爺怎麼沒事兒找事兒做啊?
燒個什麼啊?
”
花兒笑了笑,“這裡以後就是沙子堆起來了。
如果不燒掉,以後這裡就什麼都沒了!
火化是最好的保存方法了!
”
我還是沒聽懂,為什麼花兒說這裡要被沙子堆起來呢?
我慢慢地擡起頭,看着那裂開的洞口,一下明白了,原來是要把這裡暴露出來,讓風帶着沙子進來,日積月累,就再不會有這個塔刹了。
我走到尹三爺身邊,“尹三爺,這裡要多久才能堆滿沙子啊?
”
尹三爺摸了摸頭,“個把月吧,這地方本就不想再被人提起。
”
聽尹三爺這麼一說,我突然想起了一進來的那個問題。
我忙問:“尹三爺,對了,為什麼你要說這是信诃二世之前的啊?
”
尹三爺看看我,“我不是回答了嗎,這地方就不想再被人提起!
”
這算是什麼答案?
尹三爺指揮着叔叔和二叔,把那具幹屍輕輕地托了起來,倒上汽油,點燃。
看着熊熊的火光,我依然沒想明白他說的話。
我走到尹三爺身邊,還沒張嘴,尹三爺就說:“因為在信诃二世之前的塔刹是小乘佛教的時代,到了信诃二世之後,就到了大乘佛教。
教義的替換,必然會有一場革命。
我估計,他們正是在這裡終結了小乘佛教。
你記得我們下來的時候看到的邊緣嗎?
你再去看看這門,是從外面鎖死的,頂部的邊緣已經被沙子打硬了。
還有,就是這些死人,坐化在這裡,沒有被安葬,你不覺得他們的姿勢很奇怪嗎?
一人朝向衆人,而且還是得道的。
”
尹三爺說完,就去了一邊。
而我的思路一下被打開了。
是啊,就是這些線索。
下來的時候,我看到,塔刹的邊緣磨損并不嚴重,而是似乎被什麼所包裹了起來。
對,一定是羊毛氈!
全部封閉,把門從外封閉死,裡面的人出不來。
當然,裡面的人也知道出不去了,不如就地坐化。
想來是當年于阗王為了讓最後的小乘佛教教徒全部消失,就把剩下的人全部封閉在這塔刹裡了。
他想除去這些人,可是又不願意起殺心,就把他們困死其中,與這小乘佛祖共死。
這樣想着,我似乎看到了當時的場景。
我甚至看到了這高僧是怎樣為他的信徒講經,看到所有人都跟着他一起打坐,一直到坐化。
火苗在一點點地小下去。
尹三爺說:“二子,快去,拿個好點的盒子,把這骨灰給包起來,找個合适的地方給放好。
過個幾百年,有人發現了,也算功德一件了!
”
二叔從屁股口袋掏出個牛皮小包,邊走邊說:“我這包兒是用來裝寶物的!
唉,認了!
”
他走了過去,一邊還嚷嚷着:“大力,你手電筒打好點,我看不清楚。
”
這時,隻見他身子突然一低,大喊了一句:“哎,你們看!
舍利子!
五彩舍利!
我的天,發财了!
”
他這麼一嚷嚷,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這算是個意外的收獲,我們趕忙湊了上去,仔細一看,可不是,舍利子!
這幹屍果然是修為高啊,這麼多年過去了,居然還能燒出舍利子。
我很喜歡其中一顆很小很透明的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