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軟飯
賞花宴上發生的事情暫告一段落。
不管是當着衆人面宣示了忠誠的軒轅曜,還是讓人看不透心思的謝錦,亦或者是宮宴上發生一些不太美好的插曲所引發的臆測,餘波雖然還未過去,但暫時都沉寂了下來。
因為能被邀請進宮的各大世家公子貴女都是有腦子裡的人,知道孰輕孰重,明白眼前的局勢,也懂得适時地保持安分。
隻是近日裡皇城中似乎多了些生面孔。
“兩日前就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消息。”楚南衣把幾份情報放在案上,“殿下的登基大典應該會很熱鬧。”
賞花宴之後接連三日,軒轅曜、楚南衣和謝錦幾人都會進宮與攝政王商讨政務,且因為南曦胎位穩定,脈象平穩,身體狀況良好,所以這幾日都會在容毓陪同下參與旁聽。
容毓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證明東陵江山是南曦的,東陵即将登基的天子是南曦這個女皇,真正掌權的主子也是南曦,而不是他這個攝政王。
這一點從謝錦和楚南衣說話的态度上,也完全可以看得出來。
“這兩天皇城之中多了很多外來的面孔。”楚南衣站在案前,溫雅眉眼間浮現些許興味,“還有幾個比較漂亮的少年。”
謝錦坐在一旁的椅子裡,托着腮:“有我漂亮嗎?”
楚南衣瞥他一眼:“如果單純比美的話,你不一定勝得過他們,因為來的這幾個少年都是各國千挑萬選出來的,姿色不凡,堪比青樓花魁。”
謝錦眉梢一挑:“想用美色來蠱惑我東陵女皇?”
楚南衣點頭:“大抵如此。”
“女皇陛下,您怎麼看?”謝錦轉頭,看着坐在窗前榻上喝茶吃點心的南曦,“各國皇室都蠢蠢欲動地準備着給您送美少年呢。”
南曦喝了口茶,語氣淡定地說道:“我還不是女皇陛下,這句話若是讓有心人聽到,當心你腦袋搬家。”
“沒關系。”謝錦漫不經心地淺笑,“有攝政王在,我的腦袋搬不了家。”
“别太自信。”軒轅曜不急不徐地開口,語調閑适惬意,帶着幾分戲谑意味,“以你這副禍水般的容貌,說不定哪天搬你腦袋的就是咱這位攝政王殿下。”
話音落下,殿内幾雙眼睛不約而同地落到他身上。
楚南衣是覺得他膽子真大,當着主子的面調侃主子,大約是四十軍杖打得太輕。
謝錦則是丹鳳眼微微一挑,覺得這寶寶真可愛,總能在恰到的時候給人制造一點歡樂,于是優哉遊哉地翹起一條腿,托腮看他:“阿曜這是在變相地誇贊我生得好看?”
“男人好看有什麼用?”軒轅曜語氣淡淡,“能當飯吃?”
“能啊,可以吃軟飯。”謝錦唇角勾起,笑得勾魂攝魄,“小姑娘家都喜歡長得好看的,就跟男人都喜歡美人是一樣的道理。”
軒轅曜一窒,不由認認真真地打量着他的臉。
謝錦也不拘謹,就這麼大大方方地由着他看,并且還極為配合地眨了下眼,隻勾得軒轅曜渾身一陣酥麻。
“阿錦真是妖孽。”軒轅曜輕歎,“如果你真想吃軟飯,我覺得放眼整個東陵,大概也隻有女皇陛下的軟飯可以讓你吃。”
畢竟以謝家的家世,一般的女兒家可養不起這麼一尊金貴的“小白臉”。
謝錦沉眉思索片刻,誠實說道:“女皇陛下的軟飯我吃不起。”
軒轅曜挑眉:“你可以主動伏低做小。”
“雖然本宮覺得聽你們說話挺有趣,感覺個個都可以出去說書賣藝。”南曦啜了口茶,不緊不慢地開口,“不過聰明人不能隻圖一時之爽,還得考慮考慮這些話說出來會不會引發什麼嚴重的後果,畢竟據我所知,某人吃起醋來是六親不認的,萬一被誤殺了算是誰的責任?”
南曦是真心佩服這幾個膽大包天的家夥。
當着容毓的面就敢開這些玩笑,也不擔心容毓直接命人把他們拉出去杖斃,來個滿堂彩。
“殿下這話說得可就傷人心了。”謝錦輕歎,“臣等都是為了誰?還不是在讨論該如何應付那些個抱着獻美人态度而來的各國居心叵測之人?主上若是連這個都分辨不出來,隻會冤殺忠臣良将,平白傷了我們這些忠臣的心。”
南曦淡笑:“你跟我說有什麼用?能不能分辨得出來,也不是我說了算。”
話音落下,她目光微轉,看向坐在書案後面翻閱情報的男子,觸及到她的目光,容毓擡眸看了過來,語氣平靜:“謝家小九長這麼大還從未體會過廷杖的滋味,稍後曦兒若是有興趣,可以讓他體會一下,權當是登基前的立威。”
南曦失笑。
謝錦眉梢微挑:“小舅舅既然知道我身嬌肉貴,還真的忍心拿我立威?”
小舅舅?
這個稱呼一出,殿内霎時陷入短暫的安靜。
南曦詫異地看向容毓,軒轅曜和楚南衣表情也都是意外,顯然誰都沒料到謝錦跟容毓居然還有這樣一層不為人知的關系。
不過如此一來,他們倒是終于有些明白,為什麼謝家孤傲貴重的嫡子謝錦也如此輕而易舉就順服了大周攝政王容毓,原來是另有隐情。
“我還以為天下真有那麼巧的事,個個都跟我有着一樣的經曆呢。”軒轅曜摸了摸鼻子,暗自嘀咕,“原來不是被鞭子馴服的。”
“被鞭子馴服?”謝錦挑眉,“原來阿曜好這一口?”
“好你的頭。”軒轅曜站得離書案近,聞言拾起案上的折子就朝他擲了過去,“吃我一招!”
謝錦躲都沒躲,眼睜睜看着奏折迎面飛來,從容伸手接下,淡道:“連奏折都敢扔,簡直目無君上,該立刻拖出去杖斃。”
“主上方才說了,先讓你嘗嘗廷杖的滋味。”軒轅曜旋身在椅子裡坐下,冷哼一聲,“主上素來公事公辦,六親不認,别以為你們沾親帶故就可以橫行霸道。”
謝錦挑眉:“阿曜真可愛,話說得這麼好聽,不如多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