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過去,洛風盡得陰陽家真傳,同時也從梧桐先生處獲得一些不可描述的默契。
陰陽家的根基是五德輪轉論,而大雄宣言的是帝國一世,二世,三世,乃至于萬世,萬萬世……
兩者中間存在一些不可調節的矛盾,陰陽家想要發展壯大,知行合一,必須有所改變。
當然現在太平盛世,不要說陰陽家,就是五大顯學法兵儒墨道,都在大雄朝廷的麾下,為帝國繁榮添磚加瓦。
盡管梧桐先生堅持土德克水徳,火德滅水德,但是他依舊是還是一個大雄忠臣。
“這年頭誰還不是一個忠臣烈士。
”
靜坐閑亭,眺望鹹陽帝都,洛風呵呵一笑
人心是随着大勢變化而變化,能做到堅定不移的不是聖賢就是傻子,而世上最多偏偏是普通人,絕大多數人。
梧桐先生心中又一個反賊,洛風心中有一個反賊,或者人人都是反賊。
學得真傳之後,洛風沒有着急出師,而是學着老師梧桐先生在學院做一個老師,積累聲望。
時間悠悠流轉,洛風開設課程,不拘泥世家弟子,還是寒門學子,隻要肯聽,他就肯教。
雖然傳授不是高深的知識,但是在這個知識無價的世界,洛風的賢名在書院與張家的推波助瀾下,逐漸傳開。
并且也有了一群跟随自己的學生弟子。
第二世,洛風三十歲。
三十而立,無論是作為梧桐先生的弟子,還是作為清河世家的弟子,洛風都該建立一份基業。
這個時代,以皿脈傳承論,拔出蘿蔔連着根,一個人是混不開的。
書院與張家,先後來找過洛風。
梧桐先生給出的建議是去朝廷任散議大夫,積累資曆,然後下放郡縣,而清河張家給出的建議是在郡中輔助郡守,積累經驗,轉遷外郡。
沉吟半日之後,洛風找到老師梧桐先生,提出一個建議,去明崖縣任職。
梧桐先生驚訝道:“你認真的,明崖縣可不是一個好地方。
”
“法家的縣令,儒家的縣丞,兵家的縣尉,道家的衙門,還有亂七八糟的鄉紳地主。
”
洛風含笑道:“法家的仁厚,儒家的激進,兵家的寬厚,道家的精幹,确實不錯是一個好地方。
”
梧桐先生嘴角一抽,無可奈何,不禁問道:“你準備從哪裡入手。
”
“主吏掾。
”洛風一臉平淡道
一縣三大巨頭,縣令,縣丞,縣尉,三大巨頭互相制約,想要參與進去,并且不成為附屬,主管群吏進退的主吏掾是最好的選擇。
無論是什麼機構,人事權都是最重要的權利,沒有之一。
在官場中,有什麼比升官發财更能讓人動心。
若是尋常的主吏掾而言,人事權或許要分縣令,縣丞一些,但是洛風不用,因為清河郡守是自家人。
洛風推薦上去的人員名單,清河郡怎麼會不通過。
梧桐先生也想到這一層,感慨道:“既然你有主見,就修書一份讓你父親安排吧。
”
“如果有難處,可以來找我。
”
“多謝老師。
”洛風含笑一拜。
幾個弟子當中,梧桐先生最看重自家,不為别的,因為洛風沒有敬畏之心,不像其他弟子敬畏朝廷。
洛風多年來一舉一動沒有出格,但是梧桐先生堅信自家的想法,如果有機會,自家這個弟子決定會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