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點頭"嗯,民生乃社稷之本,朕這就拟旨,除了邊境與京師常備軍的糧草籌措之外免除一切稅收,地方官吏凡有貪污腐敗者,格殺勿論,以儆效尤"帝王沉聲道
"陛下聖明"百官齊聲稱贊,帝王看向楊館"宰相,另外一件事呢,除了安撫百姓外,我們還應該做什麼"
楊館面色沉重,看向帝王嚴肅的道"陛下,我大唐這麼多年來天災人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現在卻迎來了百年難遇的豐收大年,這是上天的恩賜,所以臣建議在法門寺舉行祭祀大典,昭示天下,大赦囚徒,這樣才可以讓百姓切實的感悟到皇恩浩蕩,天地清明"
楊館正色道,本是一番平常不過的提議卻讓朝堂之上每一個人的心頓時崩了起來,大殿内竟出現了死一般的寂靜,帝王沉默,不知是何緣故,他的臉上竟出現了從未有過的陰晴不定
再看殿下百官,此刻一個個面色沉重,壓抑的氣氛如同巨石一般讓人喘不過氣來,曆朝曆代都沿襲了舉國祭祀的習俗,大唐幾百年來也保有大赦囚徒,感念天恩的說法,隻是這一次,卻觸犯到了一個禁忌,一個衆人不敢提及的禁忌…………當朝韓王
前些天,朝中大臣接二連三慘遭毒手,武林入世弟子頻頻被殺,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帝王下令,徹查此事,卻不想這一場陰謀的背後竟指向了他的子嗣當今韓王,韓王也因此被打入天牢,永世不得放還,但這件事也給帝王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他平時最不願看到的就是自己的骨肉自相殘殺,可曆史卻總是在上演着醜陋的一幕,無情最是帝王家,父子反目,兄弟相殘是皇室永遠無法擺脫的詛咒,就如同那青龍煞星的詛咒一般,讓大唐帝王不寒而栗
韓王事件之後,帝王就像是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在朝堂之上對于司法囚徒之類的事物一概不論,全部丢給刑部負責,如果有什麼重大事件刑部不敢擅作主張的,也都交由宰相決議,所以自那之後,朝堂之上便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大臣們不在朝堂之上議論有關刑法的事宜,到後來甚至連天牢,囚徒等詞都成了朝堂的忌諱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沒有人敢觸及帝王心中最敏感的痛楚,可宰相楊館卻打破了這個禁忌,在朝堂之上公然談論釋放囚徒,大赦天下之事,這如何不讓衆臣感到震驚
帝王沉默良久,并沒有回應楊館的提議,隻是有些無力的看着衆人詢問道"衆位愛卿有什麼看法嗎"
帝王此話一出,諸臣隻覺得後背發寒,大殿之上,能清晰的聽到大臣們粗重的呼吸聲,氣氛壓抑到了極點,可誰也不敢率先開口,沒人知道帝王是怎麼想的,所以大家都感到害怕,害怕自己的看法恰恰觸犯到了帝王心中的禁忌
但也有睿智的大臣察覺到了宰相楊館的言外之意,也讀懂了帝王心中的真實想法,宰相提議大赦囚徒,從表面看來是祭祀上天,感召黎民,實則這番話更深層的意思不過是為把韓王放出天牢找一個合情合理的借口罷了,而韓王作為帝王最喜愛的子嗣之一,又怎麼忍心自己的骨肉承受一輩子的牢獄之災呢
隻是,有些話是沒辦法說的,作為父親,他何嘗不想赦免韓王,放自己的子嗣出獄,但作為帝王,他又怎能置大唐律法于不顧,而忽視天下人的眼光,但是,宰相楊館的提議,卻給釋放韓王找了一個合适的理由
帝王之所以不做決定,而是把問題丢給百官,不過是顧及顔面,害怕落人口實罷了,太師作為三公之首,察言觀色的能力遠遠超過其他大臣,他在想清楚問題的本質之後當下向帝王提議道"陛下,祭祀上天,赦免囚徒,本就是高祖皇帝以來留傳至今的傳統,其做法上可感念天意,下可造福黎民,所以臣贊同宰相大人所言,昭示天下,大赦囚徒"
帝王聞言隻是輕嗯一聲,也沒有過多的說什麼,但太師清楚的察覺到帝王的眼中閃過一絲不為人所察覺的欣喜
倒是群臣一個個面露詫異之色,誰不知道太師可是宰相楊館的死對頭,平日裡處處與宰相唱反調,可今天卻率先站出來附議宰相說的話,況且這些言辭還是帝王與百官的禁忌
但也恰恰是太師的反常,讓一些大臣明白,這件事情并不像他們看到的這麼簡單,同為三師之一的太傅很快就察覺到了這一點,醒悟後的他當即看向帝王提議道"陛下,今年是收成大年,赦免囚徒可以向天下昭告陛下的寬大兇襟,讓百姓切實的感悟到皇恩浩蕩,所以趁贊成宰相大人所言,大赦囚徒,昭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