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山不得不佩服彭畢的機智。
接走孫武一家人的車牌,平台顯示車主正是長甯縣縣政府。
也就是說,孫武一家被長甯縣接走了。
消息傳到段焱華耳朵裡,段焱華不但不吃驚,反而還如釋重負一樣舒了口氣,他淡淡地對許一山說道:“算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
孫武去了長甯縣,半部族譜勢必會落入彭畢之手。
彭畢隻要拿到了族譜,嚴華還有什麼理由不去長甯縣投資?
挂了電話,許一山的心頭亂糟糟的一片。
他不會想到,段焱華不但不急,反而還舒了口氣,是因為段焱華非常清楚地知道,一旦項目落戶茅山縣,孫武必定會成為項目裡位子非常重要的人。
那時候的孫武,非但可以揚眉吐氣,可能還會處處與他作對。
倘若如此,他段焱華能拿他孫武有辦法嗎?
每個人心底都藏着兩個字——自私。
這是一種人性的本能,隻是有些人明火執仗,有些人韬光養晦而已。
說穿了,自從段焱華得知孫武與嚴華有着不可分割的皿緣關系後,他的内心深處就萌發了不讓項目落地茅山縣的念頭。
一個耳光之仇,他相信孫武一定會報。
辭職之痛,他也相信孫武一有機會便會秋後算賬。
與其以後受辱,不如趁早讓項目離開茅山縣。
他要做到眼不見為淨,這是唯一的一個辦法。
至于改變茅山縣現狀,促進茅山縣經濟騰飛,這都是多餘的話。
茅山縣能不能騰飛,絕對不能犧牲自己的臉面作為代價。
段焱華的這個心态,除了他自己,可能再沒人知道。
許一山想的是,彭畢怎麼就知道了嚴華與孫武的關系?
他的先人一步,徹底打亂了許一山的計劃。
是什麼促使孫武這麼急着從茅山縣離開?
這成了一個謎。
以許一山對孫武的了解,孫武是個講義氣重感情的人,他明明知道茅山縣在與長甯縣搶項目,他這時候不可能會一走了之,一定有什麼事迫使他這麼做。
要想找到答案,當務之急地馬上找到孫武,當面鑼對鑼,鼓對鼓地搞清楚。
許一山沒敢将這件事彙報給黃山知道。
他知道黃山一旦得知了這個背景,必定會暴跳如雷。
他決定,調轉車頭,直赴長甯縣。
長甯縣是衡嶽地區最大的一個縣,人口多,地域廣。
前些年,有聲音傳出來,要将長甯縣設置成為縣級市,報告打到上面去,卻被退了回來。
理由隻有一個,經濟條件還達不到一個縣級市的标準。
如果縣級市得到批複,那麼他們的行政級别坐起高了半級。
長甯縣這幾年憋足了氣,全縣上下同心同德,就是要争取獲得縣級市的批準。
彭畢是“縣級市評估領導小組組長”,這幾年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經濟上面。
隻有數據達到了批複條件,縣級市的行政級别才會得到解決。
為了把經濟搞上去,彭畢算是挖空心思,挖地三尺了。
這些年,凡是長甯縣戶籍人口在外發展有一定規模的,他都會親自登門拜訪。
他的辛勞換得了報答,長甯縣現在擁有兩個工業園區。
人家的工業園區是真正的園區,每個園區至少有上百家企業在運轉。
長甯縣的輝煌,恰好襯托出來茅山縣的沒落。
同樣擁有工業園區的茅山縣,工業園區早已芳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