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有請歌手姜小娥為我們帶來精彩表演!”
主持人剛說完。
台下瞬間想起一陣歡呼聲。
姜小娥也走上舞台。
她知道,這些歡呼有不少是因為聽雨老師,不過這并不重要,她今天要做的,就是把聽雨老師的歌,完美的給發揮出來。
她相信,聽雨老師這首歌,不比曲神金曲差!
……
依舊是舞台劇環節。
表演的并不是什麼明星。
而是節目組準備的演員裡面,最普通的演員。
中年婦人飾演的女兒,推着輪椅,輪椅上是頭發已經花白的父親。
“這是什麼?”父親眼神有些呆滞,他指着旁邊的一棵樹。
“那是槐樹。”女兒回道。
過了一會兒,老人又問道:“這是什麼?”
女兒繼續道:“槐樹。”
兩人繼續一問一答。
當問了四次後。
女兒終于不耐煩的吼道:“說了這是槐樹!你怎麼回事啊!”
父親愣了愣,委屈的低下頭,不再說話,
接着。
畫面一轉。
劇情在這裡停頓。
姜小娥抱着吉他,坐在場景的台階上,開始彈起了前奏。
大屏幕上,也出現了歌曲信息。
《父親寫的散文詩》
演唱:姜小娥
詞:聽雨
曲:聽雨
這首歌的前奏非常簡單,吉他作為主旋律,加一點鋪底。
不過吉他聲最能撩撥人心弦,和弦之間的變化,瞬間将那氛圍感拉滿。
“又是寫父親的?”
“老父親狂喜!!”
“哈哈,聽雨這孩子真不錯!”
“這小子能處,有歌他真出啊!”
“上一首是以兒子的視角,這一首應該就是女兒視角了。”
“……”
就在舞台下面的大叔粉狂喜的時候。
舞台上畫面轉換。
父親已經消失不見。
隻剩下女兒抱着個盒子,坐在那棵槐樹下。
她打開盒子,盒子裡除了一些賬本之外,還有一個有些泛黃的本子。
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寫了些文字。
這時,鏡頭轉向本子上的文字。
“二月十号,我當爸爸了,是個虎頭虎腦的女兒。”
“八月二十号,聽母親說,女兒可以吃輔食了,今天和瑞哥借了一斤米,磨成粉。(已還)”
“女兒一歲生日,早上去寺廟為她求了個平安符,大師說要在院子裡種一棵槐樹,可以保佑女兒富貴吉祥。”
“要多賺些錢,給女兒存着讀書。”
“女兒三歲,一年多不見,居然會叫我爸爸了,想摸她小臉蛋,怕手上的繭弄疼她。”
“今天女兒四歲了,她指着門口的槐樹問我這是什麼,我告訴她是槐樹,她又問,我又回答,她問了16次,我回答了16次。”
看到筆記本上的文字,再伴随着前奏的聲音。
所有觀衆心裡一緊,接着又猛的一酸。
一開始就來這麼猛??
“卧槽!”
“嘶……這到底是是一首什麼歌?”
“我有種不好的預感……”
就在台下觀衆,還在被這日記本上的内容弄得頭皮發麻時。
姜小娥看了眼舞台下的父母。
彈着吉他,湊近面前的話筒開始演唱。
“一九八四年,莊稼還沒收割完。
女兒躺在我懷裡,睡得那麼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闆
……”
這首歌的歌詞,并不華麗,沒有堆砌辭藻,可以說是非常的平凡。
往往越平凡的文字,越能打動人心。
特别是配合剛才的故事,還有舞台上姜小娥小小的身子,抱着吉他彈唱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