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國足VS日足?
第1397章國足VS日足?
(為漢斯的萬賞加更!
)
(二合一章節!
)
“……四月二十二日,尉遲将軍率領五萬精銳,與夏州三萬府兵會師,并于當日開赴朔方城外的山林之中。
沈發、鐘昌兩位太常寺丞前往朔方城内,勸降梁師都,無果,梁師都當衆宣稱誓死不降;
見狀,尉遲将軍令夏州都督劉旻,派遣内應入城,又派薛将軍于當夜率領騎兵,将城外莊稼全部踐踏,梁師都聞訊,猜測我大唐軍隊就在城外,于第二日封鎖四方城門,不許進,亦不許出;
接下來的幾日,薛将軍不停地帶領騎兵,踐踏城外的莊稼地,待所有莊稼地全部被踐踏過之後,四月二十五日,尉遲将軍率領大軍包圍朔方城,圍而不攻!
此時,因為缺糧的緣故,朔方城内已經人心惶惶,暴民四起,軍隊嘩變,亂象叢生!
梁師都為了盡快擺脫困局,特地派遣數隊騎兵,沖出重圍,前去突厥求援!
四月二十七,突厥大将阿史那社爾汆率領兩萬突厥狼騎,馳援梁師都,卻不知柴将軍早已在郊野布下了口袋陣,猝不及防之下,初次交鋒突厥大軍便損失慘重,之後天狗食日降臨,柴将軍趁着天色昏暗之機,以漫天箭雨襲殺阿史那社爾氽,天亮之後,突厥大軍丢盔棄甲,奪路而逃。
此役柴将軍以不足百人傷亡的代價,斬殺突厥狼騎一萬有餘,而朔方城那邊,梁師都被其堂弟梁洛仁斬殺,其後梁洛仁率領朔方城一應官員、将領,開城受降,朔方城這才得以兵不皿刃地拿下!
”
甘露殿内,來自前線的傳信士兵,躬身在給李二彙報着朔方城之戰的具體過程,李二聞言,忍不住龍顔大悅,道:“哈哈!
好!
好!
這一仗打得好啊!
你先下去歇息,待大軍班師回朝之後,朕再論功行賞!
”
“是!
陛下!
末将告退!
”
那軍士抱了抱拳,連忙退了出去。
李二心情大好,正準備移駕前往後宮去将這個喜訊跟長孫皇後分享,殿外又走進來一個小太監,道:“陛下,永安侯求見!
”
李二一愣,頓住了腳步,又坐了回去,道:“讓他進來!
”
“喏!
”
沒過一會兒,李澤軒從殿外進來,朝李二見禮道:“臣參見陛下!
恭賀陛下前線大捷、收複朔方,如今我大唐終于算是一統中原了~!
”
方才那傳信士兵在向李二彙報戰果的時候,李澤軒正在殿外等待傳召,他耳力敏銳,那些話自然一字不差地落入了他的耳中。
李二聞言樂道:“呵呵!
起來吧!
你小子的消息倒是挺靈通,如今朝廷不僅收複了朔方城,突厥也因為梁師都而出兵,如此一來,大唐以後出兵突厥,也算是師出有名了!
你當初制定的方略,現在全部都實現了,無論怎麼說,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你要什麼賞賜,直接與朕說吧!
”
看得出來,李二現在的心情非常好,主要是這場戰争打的實在是太漂亮了,不僅收複了割據十幾年的朔方,還勾引颉利可汗出了兵,簡直不要太完美!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李澤軒當初提出的那個“先禮後兵”的戰略!
李澤軒連忙躬身道:“陛下,臣沒有親上戰場,更沒有殺敵一人,隻是動了動嘴皮子,如何能夠居功?
那些在戰場上抛頭顱灑熱皿的将士,他們才應該得到封賞!
”
這話倒不是謙虛,而是有感而發,即便沒有他的建議,李二強大的的“智囊團”也會想出最佳的策略,因為正史上,梁師都根本就沒給李二造成多大的麻煩!
李二一愣,随即像是剛認識李澤軒一樣,上上下下打量了李澤軒一番,然後笑道:“呵呵!
看來在炎黃書院跟李綱、顔思魯他們待的時間久了,你小子的性子也被磨煉的越來越沉穩了!
不錯!
不錯!
那你今日過來,是找朕有何事啊?
”
李澤軒笑着回道:“陛下,臣派去巴蜀的人回信了,說是當地的羌人已經同意臣去開采那座礦山,想到巴蜀之地雖然農耕産業十分發達,但由于當地交通閉塞,不便與外界交流,不利于發展當地的商貿,所以這次臣不僅打算派人去開采礦脈,還想為巴蜀之地修路、将長安這邊出名的商鋪帶到巴蜀那邊,順便在那邊開設錢莊,推廣唐元取代銅錢!
還望陛下恩準!
”
李二聞言,點了點頭,道:“嗯!
你能有這個想法,朕十分欣慰!
巴蜀之地對于我大唐來說,至關重要,若是能将巴蜀與中原打通,就相當于大唐能夠有一個十分穩固的後方保障,昔年巴蜀一地就能供養劉邦幾十萬漢軍,足以見得這方土地有多麼養人!
所以,修路、開商鋪以及開設錢莊,朕都準了,你這兩日呈一份預案給朕,朝廷會酌情撥付一批錢款來幫助巴蜀之地修路!
”
李澤軒欣喜地拱手道:“多謝陛下!
”
話說這種為地方修橋、鋪路的民生大事,最好還是由朝廷來做,倒不是李澤軒舍不得錢,而是這種事情由他來做,會名不正言不順,搞不好還會落得一個收買民心的罪名,惹得帝王猜忌,如今李二願意讓朝廷撥錢,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李二想了想,忽然笑道:“這成立炎黃錢莊,算是這兩年來,朕做的最為正确的決定了!
前幾日朕聽恪兒說,錢莊自建成的這小半年來,不僅解決了錢荒,也使我大唐各地的商貿活動更為頻繁昌盛!
恪兒他這個月在炎黃錢莊向百姓們推出了存款得息業務,每日吸納民間士紳、商賈、百姓的銅錢不計其數,他又将這些存款,有償借貸給民間商賈,據說這每月之利錢,加起來便有數萬貫之多,而這僅僅是剛剛開始,着實讓朕吃驚!
”
李澤軒聞言,倒是沒有任何意外,他拱手笑道:“蜀王殿下天資聰穎,往往能夠舉一反三,如今他在炎黃錢莊曆練,能取得如此成績,還是因為陛下平日裡教導有方啊!
”
“哈哈!
你小子!
”
李二聞言一樂,用手指了指李澤軒,笑道:“朕平日裡國事繁忙,如何有時間教導恪兒,你這般說,莫不是在誇你自己?
其實不用你說,朕也知道恪兒想的這些點子,背後肯定有你的提示,總之,恪兒能在書院裡面學到這種經世之學,朕心甚慰!
”
李澤軒笑了笑,沒有接話。
“哦!
對了!
”
李二忽然又道:“前些時日李淳風找朕想要去兼任炎黃書院先生之職,你小子跟朕好生說說,你給他灌了什麼迷魂湯,讓他對炎黃書院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