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朕想篡個位

第二十四章 戚家軍很重要

朕想篡個位 潇騰 1604 2023-04-12 00:52

  軍事制度是支撐一個帝國的武力基礎,軍事制度的崩潰必然導緻帝國的滅亡。當然帝國也會随着情勢的變化,靈活的調整自己的軍事制度,大明帝國在靈活調整這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

  太祖爺朱元璋在建國伊始設立了衛所制度,号稱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太祖爺說這句話的底氣,來自于他的大手筆。大明建國的時候,太祖爺一次性拿出了九千萬畝耕地作為軍産。衛所全是生産建設兵團,一手抓打仗,一手抓生産,兩手一起抓,兩手都挺硬。

  九千萬畝土地,對于軍隊支撐可是非常驚人的,以最低限度估算,一年也能給大明帝國提供兩千多萬兩白銀的軍費。太祖爺能遠征漠北,成祖爺能五征蒙古,靠的就是這巨額軍費的支撐。大明政府不用掏一分錢,也能保持近三百萬的常備兵力,收拾誰都夠了。

  衛所制度好不好呢!絕對是非常好的,不僅防止了武将篡權,還保證了部隊的供給和戰鬥力,更減輕了政府财政壓力,還促進了明初的經濟恢複和發展。大清立國的八旗制度,說是來源于其狩獵制度,其實就是衛所制度的一個變種,核心思想幾乎就是衛所制度的翻版。不過八旗制度沒有吸收到衛所制度的精髓,一旦失去戰鬥環境便迅速堕落了。

  衛所制度這麼好,這麼久完犢子了呢!原因很簡單,就倆字貪污,官僚集團在奪取權力、打擊武将勳貴集團的同時,把衛所制度的根本土地給貪污了。官僚集團的運作堪稱經典,他們給皇帝的解釋是說衛所兵都逃亡了,而且速度非常驚人。永樂年間大明兵額為二百七十萬,到正統年間就跑了一百二十多萬,十幾年的功夫就少了小一半。

  人能跑,地應該還在啊!軍戶跑了,把他地收回來,政府的軍費便少不了,大不了雇人當兵打仗就得了。但在官僚集團的運作下,地也沒了,理論上說不通,但在官僚集團的一番操作之後,皇帝也不得不認可軍屯土地流入民間無法追回這麼個爛事。

  流入民間也不怕,民田是要交稅的,把稅收回來,還是有錢用的。然而稅賦并沒有增加,反而越來越少了。這個答案就簡單了,土地都跑到不需要交稅的那些人手裡了。可惜皇帝拿這幫人沒轍,因為大明不用交稅的都是官員、士紳。大明的後代皇帝們,可沒有太祖爺朱元璋的威武,不得不對官僚集團做出妥協。

  地少了,衛所制度撐不下了,但國家還有戰事,不能沒有部隊,然後營兵制便出現了。營兵實際是一幫雇傭兵,他們是吃政府财政給的軍饷的。不過他們軍饷的來源有點雜,一半是财政撥款,另外一半則是從原衛所份額裡面抽出來的。y一w正f版;Y,其;s他都是盜版u☆0

  營兵讓大明又挺了一陣子,可貪污的問題沒有解決,營兵必然也扛不了太久,畢竟軍饷也是可以貪污的。到了萬曆年間,營兵制也趨于完活兒了,可國家的仗不能不打,于是一南一北兩個狠人橫空出世了。南邊的狠人叫戚繼光,北邊的狠人叫李成梁,他倆分别開發出了兩種制度,初步解決了營兵制後面的問題。

  李成梁的辦法是大規模養家丁,把部隊裡最優秀的一小部分選出來,成為主将的私人武裝,集中大部分資源來優先供養他們。這個辦法保證了部隊最核心的戰鬥力,武将也有充裕的資金上繳官僚集團和自己貪腐,同時武将有了自己的家底,算是各方面共赢了。

  但弊端就是部隊的核心戰鬥力很少,大部分士兵都是充數的雜役,部隊整體實力不行。武将也會有意的保存家丁實力,以保證自己的地位不會因家丁損失而受影響。同時兵歸将有,非常容易出現軍閥,李成梁大撒币讓所有人都喜歡他,同時也把遼東變成了李家的遼東。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