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點打援?”
太史慈呢喃了一句,随後眼睛一亮,對着劉毅歎服道:“明廷高策,慈自愧不如。”
呵呵……這太史子義,怎麼也學會拍馬了?劉毅嘴上說着哪裡哪裡,心裡卻被拍的很舒服。
劉毅先是享受了一番周圍敬佩的目光,等到滿足了才輕輕咳了下,謙虛道:
“雕蟲小技罷了,當不得諸君如此稱贊。”
他客套了一下後便臉色一正,對着太史慈問道:“子義,你說将平昌蛾賊援軍擊破後,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劉毅對太史慈還是有很多期待的,基于見識原因一下子沒有想起來圍點打援戰術可以理解,但是在經過四個多月的學習後如果連下一步該如何行事都不知道,那就有點水了。
太史慈見劉毅帶着期待之色看着他,也是感到有些壓力,他凝神沉思了一會兒,才緩緩說道:“可以選一部分人,穿着繳獲的衣甲扮成潰兵,詐開城門。”
“哦?那為什麼是潰兵而不選擇扮成援軍呢?這樣豈不是成功率更大一些?”劉毅笑眯眯的追問了一句。
“扮成援軍,反而會有三個額外的破綻。”太史慈毫不猶豫的答道,顯然是對這兩種選擇都做過考慮。
“一則,若是援軍,那麼朱虛派向求援之人應該在其中,我們很難保證在戰陣之中将其認出并生擒。二則,在我們隻有三千人左右攻城的情況下,援軍的第一選擇不應當是進城防禦,而是在城外呼應,約定夾擊。”
太史慈頓了一頓,見劉毅颔首贊許,心中一定,“三則,若是平昌來援,援軍應在兩千人上下,而将騎兵盡數變成步兵扮成援軍則太過吃虧。”
“要是将城外威懾的三千人中悄悄調出兩千,一旦朱虛城中蛾賊冒險出擊,那麼留守的一千人很難保全,太過行險。”
劉毅贊許的點點頭。
不錯,太史慈将各方面基本都考慮到了。
“潰兵之計,同樣适用于平昌城,這樣可以減少傷亡,要是平昌中計,隻剩下千人的平昌隻要少許代價就可以拿下。”
劉毅敲着案幾補充了一句。然後他瞧着夏負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道,“夏負,你可是有什麼想說的?”
夏負腆着臉問道,“不是,哦,不對。我是想問,要是朱虛蛾賊沒上當怎麼辦?”
這句話一問出,包括太史慈在内的各個軍候都微微點頭。确實,沒有什麼計謀是一定能成功的。
萬一要是沒成,咋辦?
“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以正相合。”劉毅先掉了一個書袋,然後繼續道,“若是計謀無用,憑借我們的實力,就以我為首,與諸君一起身先士卒,堂堂正正碾壓過去。
劉毅這句話說的好聽,其實說白了就兩個字。
硬怼!
以他們一無妄一坤珞的優勢直接強上。
不過他這個硬怼不是無腦怼。
《孫子兵法》中就講到過要“以正合,以奇勝”,很多人以為這句話講究的是要出奇制勝。其實這是孫子兵法裡被誤會最深的一句話。
其中最大的誤讀,就是以奇勝的奇,不念qí,念jī,是個數學詞彙,奇數、偶數的奇,古人又稱為“餘奇”,多餘的部分。
兵法原意是指,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埋伏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jī)兵。
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戰鬥中突然打亂敵人的部署,是緻勝的關鍵。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qí)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