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柳絮飛滿城。
崇祯正在北京制造局,他手裡拿着一把短款的燧發槍。
這種燧發槍是北京制造局剛剛研制出來的第三代燧發槍。
科技線有一個規律,就是前期疊代速度往往很慢。
但一旦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和人才,以及工業配套,技術突破的速度就會加快。
例如第一代燧發槍的有效射程是70米,而且精準度非常低,甚至還會出現卡殼、炸膛。
北京制造局火器局統計過,第一代燧發槍的卡殼率有10%之高,炸膛也有5%。
到了第二代燧發槍,卡殼率下降到5%,炸膛率下降到2%。
到了第三代,也就是此時崇祯手裡這把,卡殼率幾乎降到了1%,炸膛率下降到0.8%。
這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了,說明大明朝的火器制造工藝水平在這十一年中有了極大的改變。
而第三代的最大革命性突破并不是卡殼率和炸膛率的下降。
主要有兩點:
一、出現短款燧發槍。
二、出現後膛槍。
沒錯,眼前崇祯手裡這把是後膛槍。
它的結構在之前的燧發槍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動。
以前無論是燧發槍還是火繩槍,都是從前面的槍口填充彈藥,然後用插銷将彈藥捅進去。
隔着長長的槍管,将火藥捅正了,這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需要訓練。
而後膛槍則不需要。
它的燧石附近就有填裝火藥的孔,将火藥填充進去,子彈填充的部位也是在這附近。
這相當于直接告别了插銷。
大大降低的操作難度。
具體體現在什麼上面呢?
舉個例子。
第二代燧發槍一分鐘開兩槍,軍中的火槍手精英可以勉強開三槍。
但是,一旦後膛槍技術成熟後,那些火槍操控精英們,可以在一分鐘内開6槍!
數量直接暴增了一倍。
更加直觀一點,以前的線列陣排隊槍斃,一分鐘打死對方200人,現在一分鐘可以直接打死400人。
200和400的區别不僅僅是數字上的翻倍。
事實上,任何數字,一旦放到社會學、行為組織學裡去增加,效果是指數級增長的。
例如從死200人到一下死400人,死亡翻了一倍,但是效果卻可能暴漲了10倍。
因為對方死亡後不僅僅攻擊人數減少,士氣也可能在短時間内被摧毀。
你現在再去看正統曆史上,八裡橋戰役就知道為什麼蒙古人敗得那麼慘了,因為他們遇到的是英軍的後膛槍部隊。
這是火槍曆史上劃時代的。
崇祯仔細看了看它的結構,畢懋康說道:“陛下,我們測試了有1萬次,前後測試了8個月,這把火槍密閉性、以及構造,目前已經是最優者。”
崇祯看了一眼徐光啟,這一年的徐光啟已經垂垂老矣,77歲了。
徐光啟說道:“陛下,臣等認為已經沒有問題,可以投入軍中量産了。”
一邊的袁可立手都有些抖動。
他沒有想到北京制造局居然将火槍改造到如此地步了。
一旦明軍全部更快這種火槍,簡直是有如神助。
而且這種短款的燧發槍,攜帶非常方便,可以直接攜帶在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