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含忠量百分百的大臣,賺錢鬼才和珅

  天外晨光暗淡,從窗子裡照進政事堂。

  堂中光線不算明亮,香爐中星點紅光暗淡,爐口的黃銅龍頭吞吐着細膩的白煙,桌椅上鑲嵌的銅片、金箔泛着微弱的光芒,一幹绯袍的大臣靜默地圍坐在桌旁,借着燈光,盯着地圖不斷打量。

  李乾記得,在齊國發展中,有一個關鍵節點,叫做田代姜齊,指的是大夫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國王室的事情。

  齊國的田氏本是陳國王室的正統,後來因内鬥才不得不來到齊國避難。

  不得不說,這是個很厲害的家族,即便流落異鄉,也埋沒不了他們耀眼的光輝,田氏中連着出了兩個兵法大家。

  第一個名為田穰苴,又被稱為司馬穰苴,第二個人就是孫武,而且這兩人還幹過差不多的事。

  晏子向齊王推薦了田穰苴作為将軍,田穰苴便殺了不守規矩的齊王寵臣立威,後來孫武初到吳國時,也殺吳王寵姬确立軍規,一脈相承了屬于是。

  而且這兩人還一同位列武廟十哲中,不得不說,這個田氏真是了不得。

  如今,上一代齊王已經死了幾年,谥号便為景,他臨死時的廢長立幼,也為齊國王室埋下了禍根,給田氏留下了篡位的基礎。

  而最初發動田代齊姜這件事的,是齊國最頂尖的兩個權臣:大夫鮑牧和大夫田乞,前者是伍子胥的至交好友、托孤人,後者則和孫武有點關系。

  孫武的爺爺本名叫田書,就是這個田乞的親弟弟,所以孫武應該管田乞叫叔公或者伯公。

  孫武一回齊國,就即将掌握齊國兵權,除了他用兵如神、名聲在外,定然還離不開田乞的背後支持。

  而有了孫武的幫助,想必田乞在齊國也會更吃得開,但後續情況具體如何發展,就不是李乾能預料的了……

  不過近些日子,他也在京城中特地打聽過齊國的近況,那些自齊國而來的學子,談及此事時很多人都惶惶不安。

  幾個月他們出發前,連普通學子都能看出來的局勢,可想而知其具體有多緊迫了。

  心中有了對策,李乾一點也不慌,笑着對李淵等人道:“下邳不設駐軍,若齊國真的忍不住,吞下了這塊肥肉,朝廷就更有理由,出兵齊國,匡正亂局了。

  衆人聞言,紛紛明白了。

  這不就是釣魚執法嗎?

  不過,雖然李乾描述出來的前景很美好,但在場衆人都不是簡單角色。

  一身绯袍,頭戴烏紗的李靖率先皺眉問道:“陛下,臣也曾聽過一些傳聞,但齊國的局勢卻并未敗壞到如此地步吧?

  “就算齊國大夫再張狂,又怎麼敢謀權篡位?

  他朗聲道:“若真有如此悖逆之事發生,朝廷與諸侯國必然同時揮師,發兵攻齊,正本清源。

  “大司馬所言極是。

  李淵突然也沉聲道:“以下逆上者,自取滅亡也,若有此事,天下共伐之!

  楊堅怔了片刻,也一臉認可地點點頭道:“無論什麼臣子,都不可能做出這種倒行逆施,悖逆倫理綱常之事!

  “若齊國人真做出這種事,必遭天下人唾棄!

  趙匡胤的一張大黑臉上滿是正氣,也義正辭嚴地道:“其亡必也忽焉!

  秦桧、蔡京兩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李乾卻是感動的不要不要的,這三人果然都是天大的大忠臣,含忠量百分百,沒有一點反骨的那種。

  “幾位卿家果然赤誠之臣,隻是齊國的大夫們卻未必有諸位的遠見。

  他感慨了一番後,又轉頭對正色李靖道:“大司馬,你要派人時刻關注着齊國的局勢,一旦有内亂發生,朝廷作為天下諸侯國之首,要最先出兵,為諸侯國們做榜樣。

  也要搶下最多的地盤,拿最多的好處。

  在場衆人齊齊在心中補充道。

  “是,陛下。
”李靖遲疑了片刻,還是點了點頭。

  雖然他也不太明白,為何陛下這麼笃定齊國内亂,但做些準備,總比沒做要好。

  李乾在心中緩緩松了口氣。

  現在已經讓他們認可了這個前提,不管真信假信,後面的事都好說了。

  不用駐兵防備齊楚,還有理由把左威衛強留在泗州嗎?

  李乾望着李淵三人,沉聲道:“雖詳細軍報未到京城,然作戰失利,主将必難逃責任。
朕欲革去趙匡義暫領左威衛上将軍之職。

  “陛下聖明!
”趙匡胤目中閃過一道喜色,搶先回道。

  這暫領左威衛本來就是出征前給趙匡義加上去的,就算沒有這檔子事兒,大軍班師後也要給他撤下來。

  這種懲罰,他完全能接受。

  但楊堅和李淵就不是那麼高興了。

  不過兩人并未直接發作,而是靜靜地望着李乾,顯然是想聽聽他還有什麼說法。

  早上空氣微涼,黃瓷盞中的茶水早已不再冒熱氣,老太監走上前來,為每個人續茶。

  李乾輕輕抿了一口,将茶盞放在一邊,沉吟了片刻又接着道:“盱眙重地,乃通濟渠之始,漕運樞紐所在,不容有失。
待九衛禁軍取下盱眙,令左威衛将軍呼延贊領一萬左威衛,駐守盱眙,防備不測。

  “加左威衛大将軍劉光義上将軍銜,領其餘左威衛,同九衛一起,繼續伐吳。

  楊堅與李淵皺着的眉頭松開了些許。

  這道诏令直接縛住了三分之一的左威衛,其結果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萬人駐守在盱眙,左威衛的兵力就比其餘九衛少了一小半,以後的攻城略地中,話語權也必定會減弱許多。

  趙匡胤卻是面色一苦,臉色更黑。

  但李乾卻一直盯着他,犯了錯就必然要付出代價,要想一點毛都不拔就脫身,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兒?

  “陛下聖明。
”趙匡胤隻好強提起精神,拱手回道。

  被留下一萬,總比全被留下好。

  “陛下聖明。
”李淵和楊堅也拱了拱手,算是接受了這個結果。

  當然,到這還不算完。

  如果隻是這樣,趙匡胤在這十衛禁軍中的勢力還是有些薄弱。

  李乾思索了片刻,又開口道:“趙匡義雖作戰失職,但也有将帥之才,值此伐吳之際,也要人盡其用。

  “朕以為可在禁軍中再擇兩人,與他一同督查越國糧草交接,押送之事。

  

  趙二的軍事能力或許不怎麼行,但是争權奪利、煽風點火搞内鬥的本事還是在線的。

  這種局勢下,李乾不僅不能把這根攪屎棍抽出來,還得讓他在大軍中有一定的話語權,否則定然遏制不住李淵、楊堅他們那邊的武将。

  李乾說完,望向李淵、楊堅兩人:“皇叔和楊将軍以為如何?
若可以的話,另外兩個人選又要如何選擇?

  趙匡胤黑臉上的喜色一閃而逝,随後又如應聲蟲一般:“陛下聖明。

  但被問到的另外兩人卻都有些牙疼。

  糧草辎重乃是出征大軍最重要的事,誰掌握了這個,誰就能掐住大軍的脖子。

  到時候糧草運到,先給哪一衛,後給哪一衛,若糧草不足,又該優先供給哪一衛?
其中的操作空間還是很大的。

  如今李乾推出了一個趙匡義,他們兩人就得另選出兩個能和他唱對台的人來,否則必然就會被他壓一頭。

  可問題是,趙匡義是踏馬的敗将啊,本該要受罰的。

  他們兩方卻要平白被他兌下一個人去,這冤枉不冤枉?

  “陛下,運送糧草的差事甚是重要,臣以為還是當以謹慎為上,穩重為先。

  李淵皺眉道:“趙匡義此次渡石梁河作戰,銳氣十足,卻稍欠穩重,不如另擇他人,負責此事。

  楊堅也開口拒絕道:“陛下,吳國必會從中截擊禁軍糧草,此事甚重,關系大軍勝敗,不可輕易而定!

  李乾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瞥了一眼旁邊的文臣們。

  秦桧、蔡京、李靖三人都不說話,至于那四個兵部、門下省的侍郎,自進殿以來就像四頭悶嘴葫蘆,更是指望不上。

  政事堂中安靜無比,窗外光鮮漸漸明亮起來,一縷稍冷的晨風從窗外吹了進來,老太監急忙過去關上窗戶。

  “陛下!

  趙匡胤突然拱手,正色道:“糧草之事确實重要,再怎麼重視也不為過,不如在趙匡義之外,再加三人督促大軍糧草押送!

  “四人一同負責,自然要比三個人穩妥。

  “再加三人?

  李乾先是一愣,随即深深地望了他一眼,好陰險的大黑胖。

  “此事确實可以……”

  他看向李淵和楊堅,笑着道:“皇叔和大将軍覺得,這三人該怎麼選?

  除了二桃殺三士,還能三桃殺二士。

  若有兩個名額,這兩人自然是一人一個。

  可現在有三個名額,多的那個該歸誰呢?

  李淵和楊堅面容沉重,心裡卻在暗罵陰險的死胖子。

  雖說兩人都知道這是挑撥離間,分化擊破,但問題就擺在這裡,誰願意把那個名額讓給對方?

  誰願意犧牲自己,成就他人?

  趙匡胤打量着沉默的這兩人,嘴角勾起一抹輕笑。

  一旁的李靖輕輕歎了口氣,起身拱手道:“陛下,臣以為糧草押送雖重要,但也不是越多人去越好。

  “人多了意見分歧,必會發生争執,反倒于事無利,拖慢運糧進度,被吳兵所趁。

  “不若還是讓三人負責,另擇兩人同趙匡義将軍一同督運?

  秦桧聞言也突然點點頭,望着李乾開口道:“陛下,臣也以為三人同去不多不少。
聽說十衛禁軍的糧草已經快要告罄,此事顯然不能再拖下去了。

  “還請陛下盡快決斷。

  李乾無奈苦笑一聲,望着秦桧:“秦相,你這是讓朕為難啊……”

  秦桧面上也滿是為難和無奈,拱手歎道:“陛下恕罪,臣罪該萬死。
臣子本該憂陛下之憂,可如今局勢危急,前線三十萬将士随時都有可能斷糧!

  “還請陛下乾綱獨斷,盡快下旨,不要再猶豫不決了!

  李乾深深歎了口氣,面上還在猶疑,但心裡卻已經樂開了花。

  秦桧這狗日的果然有點東西!
想必這話被李淵和楊堅聽着,很是紮耳朵吧?

  李乾用無辜的眼神望着這兩人:“皇叔,大将軍,你們……”

  楊堅突然不再沉默,起身開口道:“陛下,臣也覺得三人同時督運糧草更好,四人一同,反倒會生出贅餘。

  “臣覺得宇文化及可擔此重任,督查糧草運送。

  李淵沉默了片刻,也拱手道:“臣推薦蘇定方同去,督運糧草。

  “好。

  李乾笑着點點頭,心說早這樣不就好了?

  “既然如此,中書省便盡快拟诏,發往禁軍。

  李乾站起身望着秦桧,嚴肅地道:“如今情況危急,一刻也不能耽擱了。

  “是,陛下。
”秦桧當即拱手應是。

  “還有,今日這軍報内容,諸位知道就好了,莫要再外傳。
”李乾頭疼地揉着眉頭。

  在場之人無一不是人精,自然明白李乾話中的意思。

  趙匡胤的黑臉更是火辣辣的。

  這種丢人至極的戰報,傳出去會讓百姓、官員喪失對朝廷的信心,大夥誰都不願意看到。

  “陛下,這消息早晚會從陳國、吳國那邊傳回來的。
”秦桧小聲地提醒道,不可能永遠瞞住。

  李乾自然也知道,他輕輕搖搖頭:“讓禁軍盡快把攻陷泗州、盱眙的戰報傳回來,然後同今日戰報一起公布好了。

  “是,陛下。
”秦桧點點頭應下,這也是朝廷常見的公關手段了。

  雖然乘驢車夜逃一百裡的事還是會引得人們讨論,可有了勝利的消息,就能挽回朝廷的一點顔面。

  “好了,今日就先到這裡吧。

  李乾望着在場所有人,看着一張張神色不一的臉,最後都轉為平靜:“諸位,如今局勢動蕩,隻有齊心協力,方可共克時艱。

  “是,陛下。

  衆人齊齊應聲,依次從政事堂中告退。

  望着他們遠去的背影,李乾輕輕歎了口氣。

  今日李淵、楊堅兩人之所以這麼容易妥協,放了趙匡胤一馬,恐怕也是因為他們還有更大的利益訴求。

  這些人全都在盯着吳國這塊肥肉,隻等着征吳結束,再把自己人分封過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