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追亡逐北,氣吞千裡
龍灣之戰勝利後,朱元璋多了數十員猛将,以及一支近十萬衆的精銳水師,當然形勢一片大好。
第二天,他就連發軍令,乘勝追擊。
當日,吳軍攻至采石城。
陳友諒憑着幾千兵馬,還想找回點場子,被朱元璋麾下的大将常遇春、廖永忠、華雲龍等人打得大敗,再次逃竄。
吳軍乘勝追擊,翌日收複了太平城。
丫鬟孫氏抱着花雲三歲的兒子,來見常遇春。
常遇春早就從陳漢降軍中聽說了花雲的事迹。
眼見花雲之子,常遇春潸然淚下,趕緊命人為花雲修墓,并親自祭奠。
然後,常遇春汲取上次太平城西南臨姑溪水道的經驗教訓,派人改築了城牆,往後移二十餘步重築。
從那以後,敵方巨艦就不可能直泊太平城頭了。
就在常遇春處理太平諸事的時候,其他吳軍大将,還在對陳友諒進行追擊,一路勢如破竹,已至安慶。
安慶原來是天完帝國大将趙普勝鎮守,朱元璋幾次攻打,都損兵折将徒勞無功。
但是,誰讓陳友諒為了篡位,半年前以謀反的罪名,将趙普勝殺了呢。
所以,此城雖然城防堅固,易守難攻,還是被吳軍輕松攻破。
陳漢大将于光、歐普祥皆降。
安慶乃是江西和安徽的邊界重要節點。
長江穿城而過,兩邊為山區地帶,崎岖坎坷,難以行軍,唯獨留有一段大約百餘裡的狹長區域可行水軍。
好死不死的是,安慶城西還有大面湖泊直通長江可以駐紮水師,扼守長江水道。
此城端的是水路要沖,兵家必争之地,有“萬裡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稱!
安慶一下,陳友諒再想順流南下,東攻應天,已經遠沒當初那麼容易。
朱元璋的安全感,何止增加了一倍?
所以,朱元璋心滿意足,下令停止了進攻。
畢竟,吳軍的敵人又不是隻有陳友諒這麼一個,還有個蘇州的張士誠,山東的察罕帖木兒嘛。
在陳友諒身上花費太大力氣,被張士誠或者察罕帖木兒撿了便宜怎麼辦?
也該修養修養生息了。
按說陳友諒你吃了這麼大的敗仗,敵人又好不容易窮追猛打了,你就老實待着,好好休養生息呗。
但是,陳友諒吃了這麼大的敗仗,不甘心啊!
于是乎,沒過一個月,他就派麾下的第一大将張定邊引兵偷襲,重新奪回了安慶城。
原本感覺“安全了”的朱元璋,又感覺“不安全了”。
那還得了?
朱元璋大怒,率吳軍主力,親征安慶。
他一方面令大軍陸地上佯攻安慶城,一方面水師突然出擊,攻破了陳漢軍的水寨,擊毀漢軍戰船八十餘艘。
水師覆滅,安慶已不可守,吳軍輕取安慶城。
此戰雖然朱元璋也用了一定的作戰技巧,但總體來說,吳軍沒有什麼奇謀妙計,就是憑着實力取勝!
然後,來都來了,吳軍豈能輕易退軍?
他們繼續向前,乘勝攻向了江州。
當時,陳漢的國都就是江州。
陳友諒眼望着江州城外江面上密麻麻長舟巨艦,真是心頭滴皿——我的!
這些艦隊全是我命人打造的!
這些水軍,也曾經全是我的兵馬啊!
無可奈何之下,陳友諒棄了江州,帶着妻子兒女以及陳漢的文武百官,連夜西逃。
一口氣從江西的江州,跑到了湖北的武昌才停住了腳步。
吳軍乘勝追擊,連克蕲州、黃州、興國、黃梅、廣濟等城,占領了半個江西!
反正吳軍中,有很多陳漢降将是江西人。
他們收起江西土地來,那叫一個輕松!
原本吳國的地盤,是浙江的一部分以及安徽的一部分,加起來,也不過是半個省多一點。
現在可好,先是追亡逐北占了不少安徽的城池,再加上占了半個江西,相當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多了一半的土地和子民。
對于朱标來講,這當然是純粹的大喜事一樁。
随着吳國地盤和子民的增加,他這個吳國公世子的含金量越來越高,氣運自然也随之水漲船高。
現在朱标識海内的氣運金蛋,不僅相較龍灣之戰以前增大了一倍有餘,而且增加了無數玄奧神秘的花紋。
想必下次金蛋開出的獎勵,會給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但對朱元璋來說,就頗有些幸福的煩惱了。
沒辦法,朱元璋吃撐了。
如今朱元璋的大軍中,有兩成的戰将是陳漢的降将。
有超過三成的士兵是陳漢的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