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唐:讓你代管,沒讓你稱霸!

第134章 砸鍋賣鐵,我會法術

  劉景和潘璋兩人騎馬進入司農寺的時候,東方默一幫大理寺的捕快正在門口等着。

  見到東方默,潘璋有些奇怪,問道:“老默,你怎麼也在?

  東方默嘿嘿笑道:“大人讓我來的,我就來了。

  潘璋馬上明白了,又要抓了。

  進了司農寺,右少卿盧文正在整理東西,看起來工作很賣力。

  見到劉景進來,慌忙上前迎接,拜道:“拜見代司農。

  今天的稱呼變了,學乖了。

  盧文這厮聽說鄭球被連夜抓了,左少卿吳勤又在大理寺招供,現在變得十分乖巧,不過太晚了。

  劉景微微一笑,說道:“盧文,吳勤做的那些事情,你也沒少,鄭家貪墨義倉的糧食,你也在其列。

  “老默,拿下!

  東方默上前一把扭了盧文,捕快又上來把人綁了。

  盧文哭訴哀求道:“大人,我也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啊,鄭司農他說的話,我不能不做啊。

  這話沒錯,鄭壽這厮是司農寺的一霸手,說什麼就是什麼,盧文确實是聽命行事。

  “所以本官隻是将你革職查辦,沒有重判。

  劉景呵呵笑道。

  “我劉某人不是不講理的,知道你的難處。

  劉景安慰了盧文幾句。

  盧文聽得莫名其妙,問道:“我不是剛被抓嗎?
怎麼就判了革職查辦?
還沒有審訊呢?

  按照流程,盧文是高官,應該三司推事會審之後定罪,劉景怎麼一句話就定了,這不合規矩啊。

  劉景眉頭一皺,問道:“盧大人的意思,要我公事公辦?

  盧文看到劉景的表情,吓得全身都軟了,趕忙說道:“不不不,劉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我服我服。

  他做的事情可大可小,如果劉景借題發揮,盧文死定了。

  抓了盧文,又把司農寺的人清理一遍,全部換上自己的人。

  坐在正堂,程處亮和程處默站在堂下,潘璋坐在側面。

  “今日廷議,皇上下旨,讓本官全權負責司農寺事務。

  “左右少卿吳勤和盧文貪贓枉法,已經被本官拿了。

  “戶部侍郎鄭球貪墨巨量糧食,也被拿了,等下東方默帶人去鄭球家給抄了,這厮貪墨巨額糧食,我估摸着是還不上了,抄家再說!

  東方默馬上上前領命。

  底下的人聽得瑟瑟發抖。

  一個戶部侍郎,官職比劉景還大,居然說抄家就抄家,閻王就是閻王啊。

  “好了,我已經禀明皇上,程處亮代領司農寺左少卿之職,程處默代領司農寺右少卿之職,潘璋大人管理太倉,負責官員退贓的錢糧。

  “自今日起,在長安城和關中各處設置赈災粥棚。

  “另外,找些人随本官往工部去,開始準備興修水利。

  劉景一一發落,堂下鴉雀無聲,沒有個人敢還嘴。

  布置完畢,所有人按照職責開始。

  潘璋去了太倉,李孝恭和長孫無忌已經往太倉送糧食了,皇親國戚帶頭,不想死的都退贓。

  赈災的粥棚開始支起來,關中各處的饑民有了糧食,保證不餓死。

  泾陽縣的鄭家糧倉也被接管了,大理寺的人親自鎮守,全部用于赈災。

  一時間,關中的饑民問題全部解決,還有多餘的糧食運往洛陽赈災。

  折騰了幾個月,讓李世民和戶部頭疼的災民問題迎刃而解。

  ....

  ...

  宣陽坊,鄭府。

  族老鄭壽坐在書房裡,臉上的臉皮突然松弛了很多,整個人顯得蒼老。

  自從和劉景對上,鄭家處處被動,鄭直被斬,鄭球被關押,其他族人也逼着退贓,整個鄭氏家族雞飛狗跳。

  族裡的人開始還在叫嚣一起聯合起來不退贓,想跟劉景幹到底。

  劉景卻以鐵皿手段抄了兩家,其他人就乖巧了。

  堂堂荥陽鄭氏,全部低眉順眼,不敢仰視。

  如今長安城中流行一句話:莫道五姓門第高,少卿面前盡低頭;低頭猶可活,不低土一抔。

  一個長得尖嘴猴腮的官員坐在房間裡,此人是鄭侯,岐州别駕,正五品下的級别。

  鄭侯拿起茶盞,微微喝了一口,外面已經有了蟬鳴之聲,叫得他心情煩躁。

  “族老,我家中揭不開鍋了,如何退贓?
大理寺咄咄逼人,我實在沒辦法了。

  按照鄭球的供述,鄭侯也拿了,而且不少。

  這些日子,鄭侯想方設法還錢糧,還是差一點。

  鄭壽黑着個臉,無奈地說道:“不還又如何?
難道等着抄家?

  鄭侯愕然無語,沒想到鄭壽會如此說。

  “那我們就...”

  鄭侯無奈了。

  鄭壽說道:“罷了,我去宮裡求求皇上,讓劉景高擡貴手,放過一馬吧。

  “我們鄭家的家底快掏空了,再這樣下去,我們隻有造反了。

  鄭家貪墨的糧食都在泾陽縣的秘密倉庫裡,鄭壽死不認賬,說不是他的。

  但根據鄭球的供述,鄭家又貪污了那麼多,這些糧食都要還上。

  為了堵住窟窿,鄭家就差砸鍋賣鐵了。

  “皇上...會答應嗎?

  鄭侯有些拿不準。

  鄭壽歎息一聲:“不答應又如何?
難道讓我們這些朝廷官員去乞讨?

  鄭侯有些高興,說道:“族老去,皇上一定會給些面子的。

  鄭壽搖頭歎息一聲,不再說話。

  ....

  ...

  禦書房。

  李世民正在批閱奏折,旁邊仍舊是三人組:房玄齡、杜如晦和孫堂。

  他們三個對于政務有獨到的見解,特别是孫堂,他看政務的觀點非常新穎,能說出李世民從未聽過的觀點來。

  最神奇的是,有時候李世民感覺孫堂能預言未來。

  隻有孫堂自己清楚,這些都是劉景教的,至于能預言未來,那是因為他在劉景房間裡看過一套書《舊唐書》。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