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書法大家,快喊爸爸
禦書房裡。
李世民看着奏折,尉遲恭提議将幽州兵和歸義軍合并的奏折被駁回了。
歸義鎮當初給了劉景,李世民不要出爾反爾。
再加上這些時候劉景在長安城雷厲風行,整肅了朝政,他更不會得罪劉景。
歸義鎮當初隻是一個破鎮子,是劉景一手将其建設起來的,李世民奪人所愛不地道。
拿起劉景上奏的折子,李世民看了看,眉頭微微一皺,随之露出無奈的表情。
“這小子專門給朕出難題。
”
李世民把奏折放在一邊,打算拿到朝堂上廷議。
剛放下奏折,李世民又撿起來,仔細看了看,轉頭對趙公公說道:“傳黃門侍郎。
”
趙公公馬上出去,不多久,進來一個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
此人是黃門侍郎諸遂良,大唐政治家、書法家,弘文館學士褚亮之子。
褚遂良以書法出名,他研習多種字體并綜合運用,自創一體,被稱為“初唐四大楷書家”之一,人稱“褚體”。
作為能自創一體的書法家,諸遂良的書法深得李世民欣賞。
“皇上。
”
諸遂良進來深深一拜。
見到諸遂良,李世民面色和悅,說道:“看看這個字,覺得如何?
”
諸遂良聽說看字,臉上浮現一絲傲氣。
如今的大唐,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李世民讓他看字,便是讓他點評。
記得前不久,李世民給諸遂良看過劉景的奏折,上面的字體是楷體,寫得風骨畢現,當時諸遂良雖然不服輸,但也贊歎劉景的字可以自成一家了。
諸遂良不知道,劉景當時寫奏折用的是顔真卿的顔體。
接了奏折,諸遂良也不看封面的名字,省得先入為主。
打開奏折,一行行清瘦的字體映入眼中,諸遂良為之一震。
華夏的書法,從先秦各國不一樣,到秦統一六國後,書同文,再由隸書一統天下,史稱:隸變。
而經過漢、魏晉而至隋唐,字體大多以雍容、剛勁為主。
而眼前這字卻是筆迹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有風姿綽約之感,完全不同于任何一家的書法。
若說之前見到的顔體還有迹可循,那麼眼前這個字體則完全是自創。
“皇上,這是何人...”
諸遂良被震驚到了,連忙合上奏折,卻是劉景的奏折。
“噫?
劉少卿?
他不是...怎麼又是這樣的字體?
”
諸遂良驚訝到了。
李世民笑道:“沒錯,就是這小子的,朕也覺得奇怪,上次的楷體不錯,這次又來一個新的字體。
”
“你有沒有見過這種字體?
是何人的傳承?
”
李世民以為劉景的字體學了哪位他不知道的大家,想問問諸遂良。
諸遂良搖搖頭,說道:“皇上,微臣從未見過這種字體,也就是說,劉少卿他自創了一種完全不同于前人的字體。
”
諸遂良手裡拿着奏折,有點舍不得還給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動容,驚訝道:“哦?
這小子完全不學任何一家,自創了一種字體?
”
諸遂良點頭:“沒錯,若是前人有如此字體,微臣不會不知道。
”
李世民贊同諸遂良的說法,前代大家的書法,他們都是研習過的。
李世民自己也是書法家,隻是他皇帝的光環蓋過了書法家的名頭。
“劉少卿真是...奇才啊。
”
諸遂良原本對劉景有些不屑,因為劉景出身不好,又在歸義鎮打過仗,之後聽說還自己動手殺人,完全是個武夫。
但現在看來,這個劉景不但武藝兵法精通,書法也是奇絕。
諸遂良不禁心生感慨:蒼天待劉景何其厚也!
李世民從諸遂良手中拿回奏折,笑呵呵道:“無事了,你退下吧。
”
諸遂良不舍的看了一眼奏折,慢慢退出禦書房。
諸遂良剛走不久,杜如晦匆匆忙忙進了禦書房。
“怎麼樣?
”
不等杜如晦開口,李世民先問了。
杜如晦拜道:“啟奏皇上,微臣剛去了劉府,劉少卿答應接手此事。
”
李世民有些生氣,說道:“孫堂是兵部侍郎,朝廷大員,居然在長安失蹤了,這長安城還是不太平。
”
堂堂朝廷重臣,光天化日失蹤,這真是駭人聽聞。
大臣尚且如此,一般的平民百姓豈不是更危險?
杜如晦有些無奈,不知道該如何說。
長安城的治安是京兆府的事情,出了這樣的事情,京兆府難辭其咎。
果然,李世民開始說胡傑了。
“胡傑此人擔任府尹多年,長安城的治安卻不見好轉,讓吏部好好考校,看看他這幾年做了什麼。
”
杜如晦知道李世民在氣頭上,不敢多說什麼。
“好了,讓京兆府好好找人,不要什麼都依賴劉景,他一個府尹幹什麼吃的。
”
李世民怒道。
杜如晦拜道:“微臣領旨。
”
李世民揮揮手,杜如晦退出禦書房,馬上将旨意傳達胡傑。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的捕快衙役和各種暗子都行動起來,全城搜尋孫堂的下落。
....
...
崇化坊,劉府。
劉景坐在書房裡,夏荷穿着薄紗衣服,躺在對面的榻上,一身微胖的絕美身材搔首弄姿。
但劉景此時沒心情看這些,因為孫堂至今沒有什麼下落。
六子在外面說道:“大人,九江公主說近日芙蓉池的花開得甚好,問你有沒有時間去賞花劃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