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威震長安,欺騙孩子
劉景三天前猜到長安城,但曹大媽已經在長安發展了很多下線,曹陽群衆出具規模。
曹大媽先在朝中大臣府上安插線人,搜集府上的隐秘把柄。
在歸義鎮時,李世民問劉景想要什麼官職,劉景想了想,說想當大理寺的官。
李世民很爽快地給了大理寺少卿的職位。
因為這個衙門手中沒有兵權,隻有查案子的職能,不會對皇權造成威脅。
李世民最擔心的是劉景會要什麼大将軍的職位,然後手裡握着幾十萬大軍,那樣他會睡不着覺的。
知道劉景要擔任大理寺少卿職務,曹大媽就特意調查了大理寺的官員。
整個大理寺,沒有一個幹淨,而鐘梁桂和盧欽、熊琳的問題最大。
剛好上任第一天,他們三個不知死活和劉景為難。
所以,劉景才敢肆無忌憚将他們抓了,還安上了謀反的罪名。
劉景看似魯莽霸道,實則早有安排。
所以,劉景上任的時候,他們三個就已經是死人了。
....
...
禦書房裡。
刑部尚書李靖拿着審訊文書和刑部定罪的文書上奏李世民。
接了文書,李世民細細看完,大怒道:“豈有此理,居然裡通外敵,豈有此理!
”
“這個盧欽也是,朕當日莫名被父皇責罵,說朕禽獸不如,原來是他從中挑撥。
”
李世民佩服劉景的手段,這麼隐秘的事情,他兩天時間查得水落石出,真是厲害。
他到底怎麼做到的?
李世民很想知道。
如果他能掌握劉景那樣的查案技巧,那掌控群臣便輕而易舉。
“将鐘梁桂與盧欽合家斬首,熊琳斬首。
”
李世民做了最後的定論。
對于鐘梁桂和盧欽這樣的高品級官員,大理寺審訊,刑部提出定罪建議,最後拍闆必須是皇帝。
現在李世民同意了刑部的定罪文書,那就是定了。
李靖拜道:“微臣遵旨。
”
拿了定罪文書,李靖馬上帶人将鐘梁桂和盧欽合家老小拖往城外大柳樹下斬首,熊琳隻斬他一個。
斬首的那天,整個長安城都去圍觀。
劉景兩天破三個謀反案的故事傳遍了長安城,官員聽到劉景的名字,全都瑟瑟發抖。
....
...
戴府。
大理寺卿戴胄坐在書房裡看書,管家從外面進來,說道:“老爺,打聽過了,都不知道劉景是如何找到證據的。
”
劉景兩天查清了通敵謀反案,又把崔浩抓了,破了宮宴投毒案。
這個查案速度,讓戴胄這個大理寺卿側目。
他不明白,劉景這三年都在歸義鎮,才剛剛回到長安城,怎麼可能連破大案。
按照戴胄的經驗,劉景肯定有特殊的額消息渠道,或者背後有高人指點。
所以他派管家去大理寺和其他衙門打聽,還有他在長安城的暗探。
可是打聽了一圈,管家什麼都沒有打聽到。
戴胄放下手中的書,起身慢慢踱了幾步,看着窗外漸漸有了綠意的花木,眼神憂郁。
“這個劉景了不起啊,發配歸義鎮三年,杳無音信,突然就跟着皇上回到了長安城,成為了一等一的功臣。
”
“剛到大理寺,就把鐘梁桂三人抓了,又破了宮宴投毒案,真神人也。
”
“長江後浪推前浪,後生可畏啊。
”
戴胄真心佩服劉景的手段。
這個案子如果丢給戴胄,他恐怕此時會一籌莫展。
管家看着戴胄,有些不高興地說道:“老爺,方才我去大理寺打聽消息,那些人三緘其口,都不敢說話了。
”
“這個劉景才到大理寺兩天而已,就把所有人收拾得服服帖帖,這哪裡是代管大理寺,分明是要把大理寺卿的位子給占了。
”
剛才到大理寺問話,那些官員基本上能不說就不說,搞得管家很不爽。
戴胄歎笑道:“你知足吧,鐘梁桂是老夫提拔起來的人,他現在成了通敵叛國的反賊,皇上不追究老夫的責任就不錯了。
”
“原本老夫托病,現在開始,我要開始真的生病了。
”
本來隻是想明哲保身,讓劉景這個愣頭青去接宮宴投毒案,等案子過去,他就複出,繼續做他的大理寺卿。
沒想到最後的結果會這樣,他戴胄想回去也不行了。
大理寺要繼續被劉景代管下去。
而且,就算自己現在回去,手下那些官員還會聽自己的話嗎?
兩天時間,把所有人收拾了,厲害啊!
....
...
崇化坊,劉府。
劉景躺在後院的椅子上,看着蔚藍蔚藍的天空,旁邊的老樹發了一些新芽。
手習慣性地伸出來,想拿一顆草莓,卻發現桌子上隻有一壺茶。
“哎,在歸義鎮有玻璃溫室,四季水果不斷,到了這裡啥都沒有。
”
劉景吐槽一句。
在歸義鎮,劉景建造了一座玻璃溫室,裡面栽種了各種水果,想吃什麼吃什麼。
到了長安城,隻能吃一些幹果,生活水平直線下降。
“要不要到城外建造一座莊子,然後自己種田。
”
劉景心裡盤算着。
他是一個追求生活品質的男人,種田更是種族傳承。
正想着的時候,前院一陣喧嘩,六子急匆匆跑進來,神色奇怪地說道:“大人,您要找的人來了,隻是...”
劉景看出來六子的詫異,笑道:“沒錯,就是他,帶進來吧。
”
六子做個無奈的表情,然後帶着兩個人進來。
一個是三十多歲的婦人,一個是六歲的男孩子。
很顯然,這個婦人是男孩子的保姆。
“嗯?
你耶娘沒有來嗎?
”
劉景起身捏了捏小男孩的臉蛋。
小男孩看起來年少老成,見到劉景也不怕。
打量了劉景一番,小男孩沒有回答,反而問道:“你就是大理寺少卿劉景?
我在路上聽說了你的事情,你兩天破了兩個大案。
”
旁邊的婦人有些局促,對于小男孩的淡定,婦人連忙解釋道:“我家小主早慧,大人莫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