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經黑了,石會關的關隘上點亮了火把,數千支火把将石會關照如白晝一般,在關隘下狹窄的山道前,郭子儀隻帶了兩名手下,正靜候董秦的出現。
這時,關隘上的火把突然增多,隻見一群人出現在關樓之上,“下面可是郭老将軍?
”
“正是老夫,來将可是董将軍?
”
“我便是董秦,郭老将軍有什麼事嗎?
”
“來和董将軍聊一聊,可否放我進關?
”
“老将軍有什麼事就在這裡說吧!
”
郭子儀哈哈大笑起來,“我一共隻來了三個人,難道董将軍還怕我賺你的關嗎?
”
董秦滿臉羞慚,他一揮手道:“開關!
”
巨大的鐵門轟隆隆地上升了,從裡面沖出數百名士兵,手執長刀和弓弩,将郭子儀和他的兩名随從團團圍住,這時,董秦騎馬出來了,他在馬上拱手道:“郭老将軍,九原一别已有十年,今天我遇大難,你還能來看我,着實令人無限唏噓。
”
郭子儀微微一笑道:“一切都在你自己的掌握之中,你何難之有?
”
董秦臉色一變,他忽然仰頭一笑道:“看來是我眼睛被遮蔽了,來!
郭老将軍請關中一叙,我置水酒給老将軍壓驚。
”
董秦命士兵閃開,郭子儀一催馬,駛進了關内,兩人走進關内的參政樓,在客堂内坐了下來,幾名親兵手腳麻利端上來十幾盤菜,又熱了兩壺酒。
董秦拎起酒壺給郭子儀滿上,歎道:“郭老将軍可是來說服我投降嗎?
”
“郭子儀端起酒杯笑道:“我不是說服你投降,我是來幫你,給你指一條明路。
”
“明路?
”
董秦冷笑一聲,将杯中酒一飲而盡,悶聲道:“我還真看不出來,我的明路在哪裡?
”
“那董将軍想去哪裡?
想去成都嗎?
”
“郭老将軍别開玩笑了,怎麼可能!
”
“我沒有開玩笑。
”
郭子儀凝視着董秦的眼睛,誠懇地道:“我說的是真的,如果你想去,我可以做主放你走,李慶安那邊我來擔責任!
”
“你、你當真?
”
“是!
我郭子儀從軍四十餘年,從無虛言。
”
董秦站起身,慢慢走到大門前,凝視着黑沉沉的夜空,山勢雄奇連綿,阻斷了他南下的夢想,這時他的眼中流露出了迷惘而惆怅之色,他一直覺得去成都是一個遙遠而不可及的夢,可當郭子儀很認真地告訴他,他可以去南唐效忠時,他又覺得一切都不真實起來。
遙遠的南方,那裡可能是他的歸宿嗎?
他的心亂作一團,他為什麼要急着去效忠李亨,李亨真是他可以效忠的主公嗎?
董秦長長地歎了一口氣,事實上他和李亨并沒有什麼舊情,這麼千裡迢迢去找他,自己所冒的風險是不是太大了。
“如果我走,我的軍隊呢?
”董秦回頭低聲問道。
“你可以帶五百人走,最多隻有五百,因此你要進關中才能入漢中,你帶的軍隊太多,王思禮不會準你進潼關,我也無能為力。
”
董秦苦笑了一聲,他還以為郭子儀會把他的兩萬軍也放走,原來他隻是指自己,兩萬軍是他唯一的資本,如果沒有了這個資本,李亨可能理睬他嗎?
不可能,連董秦自己都知道,李亨天性涼薄。
他又慢慢走回來坐下,一口氣喝三杯酒,他将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頓,恨道:“事實上安祿山才是最想殺我之人,如果我的軍隊退到河北去,安祿山立刻會派大軍來殲滅我,他恨我入骨。
”
“那将軍就聽我一言,或者投靠李慶安,或者像我一樣向朝廷政事堂效忠,不要再猶豫彷徨,你去成都并不現實,董将軍,你要做決斷啊!
”
董秦搖了搖頭,道:“可是我不想效忠李慶安,當年長安的馬球大賽我也參加了,當時我就發過誓言,我絕不加入安西軍,甯死也不降他們。
”
“那像我一樣效忠政事堂,保持自己的獨立。
”
董秦還是搖了搖頭,“我沒有郭老将軍那樣的資曆,他可以容忍郭老将軍存在,但他絕不會容忍我存在。
”
說得這,董秦起身向郭子儀單膝跪下:“如果老将軍不嫌棄,我願加入朔方軍,成為老将軍的部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