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李慶安

第五百七十章 岐州安民

李慶安 潇騰 4255 2023-04-12 00:56

  時間漸漸到了十月初,夏種秋收,關中各地開始出現了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陸陸續續從九月下旬便開始了,對于朝廷而言,無論是春播還是秋收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每逢此時朝廷的高官重臣們都要離開寬敞的朝房,親赴田頭地裡視察農情,這倒不是作态,而是一種制度,國之根本在于農,沒有農民的稅賦,沒有播種和收獲,朝廷就會難以維持下去。

  因此每年從九月下旬開始,朝廷的政事堂、各個部寺監,除了留守少量官員維持朝廷運轉外,其他高官重臣都分赴各地,深入田間地頭,去視察秋收的情況,他們從秋收中得到的各種實情,就将成為明年他們制訂各種政策的依據。

  岐州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寶雞一帶,唐朝時是關中平原内僅次于京兆府的重要之地,關中的一些著名城池,如陳倉、虢縣、雍縣、郿縣等等都位于岐州境内,州内有人口百萬,良田數十萬頃,水流充足,土地豐腴,交通便利,百年來一直便是唐朝的雄州之一,曆史上的唐至德二年十二月,唐肅宗在收複長安後,便将岐州升級為鳳翔府。

  但曆史在天寶後期走上了岔道,岐州的定義便成了政局不穩的一個标志,在李亨和李慶安達成分治關中的協議後,岐州一度被改名為鳳翔府,但李亨在強行登基後,又重新把鳳翔府改回為岐州,偏偏以裴旻為首的政事堂官員不予承認,因此就出現了一個尴尬的局面,岐州既有鳳翔府尹,又有岐州太守,在兩個月前,李慶安和政事堂達成了最終協議,鳳翔府改名為鳳翔都督府,變成了一個軍事機構,不問民事,由崔光遠出任都督,而岐州則主管民政,這樣軍政分家,便解決了岐州兩個政務機構重疊的尴尬局面。

  十月初,李慶安抵達了岐州雍縣,開始了對岐州的視察之行。

  鳳翔都督府有三萬軍隊,都是去年招募的新兵,不過在官方名稱上,已經和從前有所不同,不再叫安西軍了,改稱鳳翔軍,現在李慶安是天策上将兼天下兵馬大元帥,遙領安西節度使,不能再以偏蓋全,用安西軍來替代唐軍,安西軍依然存在,但範圍卻縮小了很多,主要是指李嗣業率領的四萬安西主力,而其他部署在中原的軍隊,比如李光弼率領的是隴右軍,王思禮率領的是潼關軍,雷萬春率領的是大同軍,荔非守瑜率領的是河西軍,崔乾佑率領的是瀚海軍,南霁雲率領的是内衛軍,這些軍隊都是李慶安的直系,再加上郭子儀的朔方軍和河東軍,便統稱為唐軍,為了和南唐區别,又稱為北唐軍。

  不過當李慶安抵達岐州時,崔光遠也已從陳倉率軍出征南鄭,他将改任漢中節度使,率軍駐紮漢中,李慶安沒有見到崔光遠本人,隻有新任鳳翔都督田珍趕來迎接。

  李慶安率三千親兵鐵騎在雍縣城外十裡處的一座軍營内駐紮下來,紮下了一頂羊皮大帳,這裡便是李慶安的臨時行營了。

  李慶安正在沙盤前研究漢中的戰事,他剛剛收到飛鴿傳書,李嗣業不傷一兵一卒,已經拿下了褒城縣,現大軍正向南鄭進發,雖然李慶安對漢中戰役也不抱什麼懸念,以安西軍的犀利,拿下漢中是必然的結果,關鍵是時間和多大的損失,現在李嗣業僅用一個時辰和不傷一兵一卒的代價便拿下了堅城褒城縣,這着實讓李慶安感到一陣驚歎,李嗣業确實大有進步了,下面就看他怎麼拿下南鄭城。

  這時,帳外傳來親兵的禀報,“大将軍,田将軍到了。”

  “進來!”

  腳步聲響起,大将田珍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行禮道:“末将田珍,參見大将軍!”

  “田将軍請起!

  李慶安笑呵呵上前将田珍扶起,拍了拍他肩膀道:“怎麼樣,鳳翔都督幹得過瘾吧!”

  若是在幾年前,田珍一定會咧嘴嘿嘿直笑道:“最好能再娶幾個漂亮娘們。”

  

  他會這樣說,但随着李慶安的權威日重,他的下屬們都開始對他有了敬畏之心,不敢在和他随意開玩笑,盡管現在李慶安隻是玩笑之言,田珍依然躬身道:“末将将竭心盡力守衛鳳翔,絕不敢有半分懈怠。”

  李慶安注視他片刻,心中也湧起了幾分失望,他興緻蕭索,便淡淡道:“請坐下說話吧!”

  “謝大将軍!”

  田珍坐了下來,李慶安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便笑道:“說說看,岐州的近況如何?”

  李慶安并沒有問鳳翔都督府情況,而是問岐州近況,田珍明白李慶安的意思,便欠身答道:“回禀大将軍,這幾天岐州主要忙碌兩件事情,一是籌辦漢中軍糧,我聽說昨天第一批三萬石軍糧和一批厚實軍服都已啟程運往漢中,由岐州司馬韓畯押運前往。”

  “那崔太守在做什麼?”李慶安又問道。

  崔太守就是險些被安上通敵罪名的崔甯,新任崔氏家族族長,也是前段時間崔家風波的中心人物,是李慶安的一顆眼中之釘。

  不過田珍卻不懂李慶安的心思,他一豎大拇指,贊歎道:“這個崔甯果然了得,令人敬佩!”

  李慶安不露聲色問道:“怎麼個了得法?”

  “前段時間有五千戶河北移民到來,朝廷要将他們安置在岐州,所用土地就是虢縣以北的升原渠邊上的岐王田莊,約五千頃良田,本來這些良田是要分給當地佃戶,但因為移民的到來,計劃就有變了,聽說當地數千戶佃戶非常不滿,便自發武裝起來,要和河北移民拼命,崔太守隻帶兩名随從深入佃戶村落,和當地的幾十名家族長老談判,他在那裡呆了三天三夜,那些要拼死護田的當地農戶居然被他說服了,同意讓出一半的土地給官府安置河北移民,真的不容易啊!令人敬佩。”

  李慶安點了點頭道:“看來崔太守很得民心啊!”

  “是!崔太守不愧是名門世家出身,清廉正直,而且極為體恤民衆,每逢清明、中元和臘八三個節日,他都要親自去探望孤寡,聽說十幾年來年年如此,他所任期過的州縣,在他的治下都人民安康,大災之年也能安居樂業,所有人提到崔太守,沒有不衷心贊揚他的。”

  “是嗎?你說得我也有興緻了,我倒想見識一下這個崔太守。”李慶安淡淡說道。

  ......

  岐王田莊位于虢國縣以北,緊靠升原渠,是一片土地極為豐腴的良田,田莊一望無際,共有五千三百多頃,由附近的十幾個村莊,幾千戶佃農替他耕種,還有近千戶農奴,這是岐王耗用了十年的時間兼并而得,岐王早已死去多年,由他的幾個兒子将土地分割,但對外還是統稱為岐王田莊.

  在李豫即位後,便掀起了一場針對權貴宗室的收田風暴,岐王田莊也不能幸免,第二批便被李豫沒收為官,岐王的幾個兒子也因此逃亡成都,成為反抗北唐的堅定支持者。

  土地很早便被收走了,但分田卻一波三折,李豫去世後,分田事宜便陷于停頓,在政事堂剛剛通過分田令後不久,主管分田的李硯便被刺殺,使分田陷于停頓,随後是李亨強行登基,非但不分田,還要将已分的土地收回,将來交還給原主人,直到李亨逃走成都,李慶安重建政事堂後,分田才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先是渭南縣的皇莊被分,那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在它的引導下,關中各地都掀起了分田熱潮。

  岐王田莊也是重點分田之一,按照屬地原則,岐王田莊的五千三百頃土地應該由附近的三千四百多戶佃農和一千兩百戶農奴分掉,有心人立刻算出,這樣的話,平均每戶将得一頃多土地,這無疑使當地農戶狂喜萬分。

  盡管唐初均田令中,丁男可得田百畝,但那實際上隻是一個額度,平均每戶能授田二十畝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當岐王田莊分田的消息傳出了,整個升原渠以北的農戶都沸騰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