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紅鸾記

第五十六章 李鴻章嶄露頭角 師徒情源遠流長

紅鸾記 潇騰 2750 2023-04-12 00:56

  此一回我們講一講李鴻章。

  這一位人物雖然名字與李家上一代的名字很相像,但是卻沒有任何關系。

  李鴻章原名章桐,字漸甫,号少荃,是安徽合肥人。他自幼聰明伶俐,勤學好問,剛剛十七歲就考中了秀才,二十歲就在廬州被選為優貢。二十二歲參加會試,沒有考中,落了榜。

  不是因為李鴻章的才學不夠才落了榜,隻是當時清廷腐敗官僚,沒有門路想要考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年曾國藩也沒有考中,為了下一榜能中,他不厭其煩地向向當時的文華殿大學士穆彰阿遞送詩文,終于以锲而不舍的态度打動了穆彰阿向皇上舉薦,這才得賜同進士,有了前程。

  前車之鑒,後世之師。

  李鴻章就以年家子的身份入了曾國藩門下當學生,傾聽曾國藩授業,終于為曾國藩所賞識,于1847年二十四歲時考中二甲第十三名,朝考後改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是個啥?

  庶吉士,亦稱庶常。其名稱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内的短期職位。由通過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诏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是為清内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可想而知,并非是考中進士就能當上庶吉士,庶吉士是在翰林院中挑選出來的精英分子才可以擔任,是天天行走跟随在皇帝身邊的人。

  曾國藩當年走了穆彰阿的門路,方才考中三甲,也是同進士出身,李鴻章的二甲是進士出身,而且名次也比較靠前,真正是屬于優秀生,别人家的孩子那一種類的人。

  1850年,李鴻章被授翰林院編修,充武英殿編修。

  1853年,由于太平天國起義,舉國叛亂。從武漢順江東下的太平軍占領安慶,殺死巡撫蔣文慶。

  李鴻章慫恿工部左侍郎呂賢基上奏,并代為捉刀連夜趕寫奏章。

  鹹豐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呂賢基前往安徽,任安徽團練大臣,辦理團練防剿事宜。

  呂賢基對李鴻章說:“聖上把這難事交給我,不是我的福份,是我的災禍到了啊!聖上命我前往團練,我也沒有辦法,隻好把這災禍轉嫁給你了,我已經上奏聖上,請求調你與我一同前去團練“。

  李鴻章本是一介書生,此刻也無可奈何,隻得随同侍郎呂賢基回籍辦團練,5月首次與太平軍交戰于和州裕溪口。

  次年,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也由王茂蔭舉薦,回鄉辦團練。李家父子的團練整齊皆可用。

  李鴻章先後随周天爵、李嘉端、呂賢基、福濟等清廷大員在皖中與太平軍、撚軍作戰,戰績還算不錯。

  1855年(鹹豐五年)十月,因率團練收複廬州之功,奉旨交軍機處記名以道府用。

  

  1856年(鹹豐六年)九月,随同福濟等先後攻克巢縣、和州等地,後叙功賞加按察使銜。。

  李鴻章以書生帶兵,既有專以浪戰為能的記錄,也有翰林變作綠林的惡名。數年的團練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為将之道,不在一時勝敗,不逞匹夫之勇。

  李鴻章此時不過三十三歲,而且無甚作戰經驗,此次升遷難免會使一些久居武官之職的人不服,甚至産生忿恨,準備伺機尋找他的錯處奏他一本出出氣。

  一時之間,謗言四起,李鴻章幾不能自立于鄉裡。

  恰在此時,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去世,他趕忙請安徽巡撫福濟奏報丁憂,為父親守制,從而結束了他為時五年的團練活動。

  次年,太平軍再陷廬州,李鴻章攜帶家眷出逃,輾轉至南昌,寓居其兄李翰章處。

  1859年(鹹豐九年)十二月赴江西建昌,入曾國藩幕府,負責起草文書。

  此時的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中,可謂是一個高級人才。然而曾國藩見他恃才傲物,目中無人,才高氣盛,鋒芒畢露,若真要他獨當一面,還需再經一番磨砺。

  于是,他平時盡量讓李鴻章參與核心機密的讨論,将其與胡林翼、李續宜等方面大員同等看待;當時,湘軍幕府中有不少能言善辯之士,如李元度、左宗棠等,曾國藩經常有意無意讓他們與李鴻章争口舌之長,以挫其銳氣。

  至于曾國藩本人,更是身體力行,以自己的表率來影響李鴻章。

  如李鴻章愛睡懶覺,曾國藩則每日清晨必等幕僚到齊後方肯用餐,逼李鴻章每日早起;又李鴻章好吹牛,講虛誇大言以嘩衆取寵,曾國藩就多次正言相誡:待人惟一個“誠“字。每當李鴻章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曾國藩就大談“挺“經來鼓勵他進取。

  如此苦心孤詣,使李鴻章的思想、性格乃至生活習慣都深受曾國藩的潛移默化。

  李鴻章自稱:“我拜過跟随過的老師多了去了,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像曾老這樣善于教育的人,他會随時、随地、随事都有所指示,而且從前我經曆輔佐了那麼多的大帥,都茫茫然不知道對方到底是想指示我幹嘛,直到遇上曾大人,就如同遇上了指南針,獲益匪淺。“

  曾國藩生性懦緩,而李的作風則明快果斷;曾國藩每有大計常猶豫再三,往往得李在旁數言而決。

  這一段時間,師生二人可謂是魚水之交,相得益彰。

  這其間有一段小插曲,是有關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的。

  這位帝師,原本是鹹豐六年的狀元,曆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是一代有名的政治家和書法家和文學家。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職位不可謂不高,才學不可謂不深。

  然而人無完人,翁同龢最大的缺點就是心兇狹窄,氣量狹小,自私自利,不顧大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