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紅鸾記

第九十三章弄風波曾府難辭咎 染重病督帥悟從善

紅鸾記 潇騰 2353 2023-04-12 00:56

  當年曾國荃和父親跟随兄長在京城居住時,曾家父子三人經常圍爐交談所見所聞,其樂融融。

  不久後,其父曾麟書便啟程回家了,隻留下曾國藩與曾國荃兩兄弟,然沒過半年,曾國荃卻提出了突然要回老家,且決定不再去上房和哥嫂一起吃飯。

  這可急壞了曾國藩,因為在他認為,兄弟和睦可非同一般,縱使國家不濟,家庭也不能因為兄弟不睦而衰落的。

  于是,曾國藩急忙找來了曾國荃,一心想問清楚緣由,然執拗的曾國荃卻終日不言。

  無法,曾國藩又寫了好幾千字的勸解信,曾國荃卻依然無動于衷。

  曾國藩急不可耐,在将自己的妻子盤查了一遍後,緊接着又将服侍的丫頭訓斥了一遍。

  為保住自己的弟弟能繼續呆在京城,遂自己端着飯去到曾國荃那裡同吃。

  一來二去,此事情總算有了緩解,曾國荃在任性了一月後,又一起在上房同哥嫂同吃了起來,但對于此事的真正原因,曾國藩和妻子歐陽估計到死都沒能明白。

  直到曾國荃的曾孫曾寶慈的一篇文章,如今我們才徹底得知,如今看起來,那原因卻不由得讓人哭笑不得,16歲的曾國荃,當時還真是小孩子脾性十足。

  話說曾國荃少年時,喜歡喝濃一點的茶,茶葉要較常人多些。

  而每次飯後,又必須另泡一杯新茶,原來飯前的一杯茶必須去掉,如果在原來的舊茶裡加水,忠襄是斷斷不喝的。

  無獨有偶,有次歐陽夫人以為忠襄杯中的茶尚濃,于是往裡添了些水,就沒再沏茶。

  然曾國荃卻有些生氣了,認為嫂子是有意而為之,于是賭氣不再與兄嫂共同在上房吃飯,并揚言要回家。

  誰能料想到,這曾國荃急着回家是因為一杯茶的緣故?

  打那以後,歐陽夫人對這位九弟便總是半冷不熱的,再也不怎麼搭理了。

  歐陽夫人家世顯赫,自小便清高自傲,目中無人。

  再加上她為曾國藩誕育了四子五女,勞苦功高。

  她在侯府中掌家多年,家下人等無有不服。

  如今想來也覺奇怪,像她這樣的女人,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嗎?

  那死去的人真地會有魂靈嗎?

  

  不可能!若是真有,那自己下令殺掉的幾十萬人,該是多麼龐大的一支靈魂隊伍啊!

  這隊伍裡不止是有叛亂的太平軍,還有他們的家屬,孩子,還有許多許多,是當地的百姓。

  那些百姓,原來是無辜的!

  他們也有魂靈嗎?

  午夜夢回的時候,他們也會想要讨個公道嗎?

  曾國荃不禁冷汗涔涔而下。

  自己與熊氏當年一直無有子女,到如今雖有兩個孩兒,到底不是嫡出,想要襲爵總有名分不太相合之處。

  當年他夫婦二人遍訪名山大川,求遍佛家寺院,莫非也是由于自己不積德的緣故?

  如今的兩個孩子,他們的未來命運會如何呢?

  也是擔心長沙的風水不夠旺盛,才别選了上好的墓地将兄嫂安葬,隻是,選了好基地能否保持住我曾家的興盛不衰呢?

  越思越想越心驚,他的頭不禁開始疼起來了。

  這天正是中秋前夜,一家子在曾國潢的帶領下,前往黃金堂祭祖。

  曾國潢是曾麟書第二子,捐監生出身。

  他比長兄曾國藩小九歲,而比其弟曾國葆大八歲。

  這樣,在兄弟五人中,長兄在外讀書做官,他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其他四個兄弟中的長者。

  所以他比其他幾個弟弟懂事得早,幫父親料理家務所占去的時間當然要就多一些。

  照理說整個家裡的事情,該是曾國潢夫妻二人主持。

  然而曾國潢因無官職,其夫人是個大字不識的舊家女子,掌管這麼一大家子自然是力不從心。

  而曾國荃是家中除了曾國藩以外職位最高的兄弟了,他的夫人熊氏也是才貌雙全的能幹女人,故而由她掌家,大家無有不服。

  按着排位順序,所有的男丁和女眷全部依次拜祭,黃金堂前供桌上擺的有皇上欽賜的禮品,各色果品酒馔等等,整個堂内明火燈燭照得如白晝一般。

  外間有家丁将整個黃金堂團團圍住,一切都安然無恙,按部就班。

  直到儀式結束,大家都正在分吃供果的時候,出大事了!

  分吃供品是一種習俗,是為着紀念祖宗給庇佑的福分,是為着這将福分延續下去。

  誰知此時有家丁來報:“富厚堂藏書樓走水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