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時代的中華夢

第489章 絲綢防彈衣

大時代的中華夢 潇騰 1555 2023-04-12 00:56

  說到防彈衣,就不得不提“防彈神父”卡西米爾?齊格林。他提出的“密集編織式防彈衣”概念,直到今天,還是防彈衣設計的方向。

  波蘭裔工程師齊格林1869年出生在烏克蘭。

  1893年,發生了一件改變齊格林一生命運的大事——芝加哥市長卡特?哈裡森遭遇刺殺身亡。

  從此,齊格林立志要開發出“可以守護世人的神聖裝備”——既輕便又可以阻擋手槍子彈的新型防彈衣。

  在實驗了一系列材料,包括棉布、鋼制刨花以及頭發後,他最終決定使用絲綢作為突破口。

  1914年6月28日,身着齊格林防彈衣的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還有說法稱,雖然大公擁有同款防彈衣,但事發當時并未穿在身上)。

  兇手并沒有攻擊防彈衣被覆的部位,而是直接向大公脖頸處開槍,最終導緻大公夫婦當場雙雙身亡。

  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直接導緻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一戰爆發後,為了降低前線戰損,各國都嘗試了不同方案的防彈衣。

  但受困于當時的材料技術水平,這類防彈衣基本全部以金屬為主。它們與古代連體铠甲相比幾無創新之處,完全可以用“傻大黑粗”四個字來形容。

  為了能在一定距離外抵禦步槍乃至機槍子彈,它們的重量多在10千克甚至30千克以上,穿着人員活動能力極大受限。

  

  當時的戰場上,幾乎隻有機槍手、醫護兵、飛行員一類不需要過多機動行為的人才會使用。

  韋珣是極為重視自己安全的人,所以平時出行從來不講究什麼親民和減少随行護衛。

  比起齊格林研發出來的絲綢防彈衣,華夏的科研部門研發的防彈衣在密集編織多層加固且使用少量輕質的合金甲片對心髒等緻命部隊重點防護。

  絲綢防彈衣的總重量不到兩千克,但可以在五米開外對手槍子彈進行防護,對六十米以上距離的步槍子彈也能極大的降低創傷。

  齊格林研發的造價是八百美元,完全是因為當時生絲的價格以及絲綢的價格。

  華夏作為生絲主要的生産國和出口國,獲得生絲的價格更加低廉。

  不過韋珣的防彈衣是不完全版本,目前因為造價僅能供應軍政的高層人物,無法進行普及。

  價格的昂貴并不影響華夏在之後推廣防彈衣炒作生絲價格,将其價格重新拉回合理的價位。

  如果不是出于軍費考慮,韋珣都想着在軍隊中為突擊部隊裝備防彈衣。

  眼下防彈衣概念在華夏隻是剛剛出現,包括韋珣也隻是秘密穿着,為的就是避免前線擔任突擊任務的士兵出現心理不平衡的問題。

  在後方的大人物穿着防彈衣,卻不用面對槍林彈雨,他們在前線浴皿奮戰,卻根本沒有任何防護,讓人想想都不舒服。

  華夏目前的科研實力是不足以研發高分子材料的,韋珣的選擇是委托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所,将高分子材料研發納為主要需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