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業和軍工相關行業是國之根本,絕對是不能讓資本插足的,最多也就是分一點無關緊要的附屬産業出去減少成本。
當然,韋珣并不是排斥民間的資本進入軍工市場。
像是發動機這樣需要不斷的投入研發,不斷的改進和發明專利的東西,韋珣就不會拒絕民間企業涉及。
他的計劃就是在軍工制造、重工業上掌握絕對的主導地位,民間可以涉及部分,但用不用是軍方說得算。
有限資本主義的底線就是軍工相關的主體制造和重工業絕對不要交給資本。
民間工廠造戰鬥機和軍工廠造戰鬥機,民間工廠造槍炮,很容易形成一個軍工複合體。
目前德國的克虜伯,白頭鷹的軍工資本家,都是這樣的複合體。
在輕工業領域,那完全就是資本競争的鬥獸場了。
輕工行業生存技術難度不高且成本低,可替代性極強。
像是華夏這樣地大物博的國家,倒下一個輕工業工廠會出現兩個或者更多。
至于像是金融,尤其是目前的股票市場,因為之前橡膠股災發生之後,更是讓韋珣充滿了警惕。
1886年德國人卡爾·本茨先生發明了第一輛汽車之後,輪子開始代替人類的雙腿奔跑,種橡膠樹割生膠生産輪胎随之成為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裡衆人矚目的高科技産業。
世界對橡膠的需求急速擴大,1908年,英國橡膠進口值為84萬英鎊,1909年便增加至141萬英鎊;1908年美國橡膠進口值為5700萬美元,次年即增加至7000萬美元。
但受制于氣候、土壤及樹木的生長周期,橡膠的生産卻不能急速擴張,因此橡膠的價格就在上升通道裡奔馳起來。
倫敦市場,1908年每磅售價2先令,至1909年底漲至10先令,1910年春更是達到12先令。在世界金融中心倫敦,人們對橡膠股票的炒作日漸升溫。
而華夏奪取南洋之後,掌握了近半的橡膠話語權,作為世界最大的橡膠出口國,作為這個股災的受益人,韋珣對于股票反而充滿了懼怕。
在原本的時空,早在1903年,英國人麥邊即在上海開設了一家以經營橡膠園為主業的蘭格志拓植公司。到1910年,在東南亞開發橡膠的公司達122家,其中總部設在上海的達40家。一些洋行在門口高挂“代客買賣各種橡皮股份”的牌子,吸引各路人等前來炒作。
這些公司魚龍混雜,有的已在當地購買了橡膠園,隻需等待出膠甚至已經開始出膠;有的剛剛購買土地,樹苗還沒種下去;也有的根本沒去過東南亞,隻是在地圖上找了幾個名字,就開始在上海招股。
他們一般都是先取得駐上海的外國銀行的支持,然後在報紙上大做廣告,極力宣傳公司的美好前景,并聲稱它的股票可以在外國銀行按票面價值押借現款,從而不僅赢得上海華商的信任,連在上海的洋人、洋行也大量卷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