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隻要不加入對面給我搗亂,你要一些小玩意和弄一些地盤,我約翰牛(高盧雞)準了。
畢竟一個強力的對手加入對面,一旦開戰勝算就會拉低不少。如果能花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玩意先穩住了他,等到收拾完最大的敵人“同盟國”團夥,到時候再折騰華夏更輕松。
而他們也不是沒有後手,增進和華夏關系不好的白頭鷹這個實力強勁的潛在盟友,扶持敢打敢沖的日本都是他們準備的反制手段。
尤其是日本,論人馬可能比華夏差了一些,但是架不住日本手下的人馬打架亡命啊,并且目前看來這個小弟兼盟友都很聽話,不論是海軍和陸軍都可以給華夏帶來極大的麻煩。
不過這兩個宿敵雖然明面上站在對立面,但這兩年來因為華夏逐漸強盛,日本自知無力北進大陸,一直隐秘而主動的改善雙方關系。
不過整個地球班目前沖突最激烈的地方卻是在巴爾幹,1878年《柏林條約》規定:這兩省由奧匈帝國代管,但名義上仍屬奧斯曼。
而奧匈帝國企圖吞并這兩省,作為向巴爾幹半島擴張的基地。而這個想法引起了另外一個戰力強悍的小國“塞爾維亞”的不滿。
因為塞爾維亞人極為團結,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全民皆兵,長期和奧斯曼的戰争讓他們戰鬥經驗豐富。
塞爾維亞也想要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地。在塞爾維亞人的大塞爾維亞夢想中,波黑地區應該成為大塞爾維亞王國的王國之一。奧匈對這塊地盤下手,塞爾維亞的大國夢被阻止,哪能甘心?
不過奧匈帝國對波黑兩省動心思的原因是奧斯曼的政權動搖了。
因為和華夏的領土交易、戰艦交易雖然達到了利用華夏堵住英國人在兩河流域擴張的可能性,但被惹怒的英國人把怒火都發洩在奧斯曼帝國上面。
北非、阿拉伯半島西部、耶路撒冷地區都被英國人武力奪取,這讓奧斯曼的統一進步協會雷斯内組織看到了武力奪取政權的機會(提前了)。
雷斯内組織的負責人尼亞齊貝伊少校在1908年三月6日率領部下的一百五十人首先以“自由、平等、博愛、正義”為号召,宣布反對蘇丹政F及外國瓜分陰謀。
幾天後,已轉入地下活動的恩維爾帕夏(1881~1922)亦宣布起義。起義迅速席卷駐馬其頓的第3軍團和第2軍團許多單位,不久統一進步協會就成了整個馬其頓地區的真正主人。
摩拿斯提(今南斯拉夫比托利)的伊斯蘭教居民舉行起義;不久後起義軍開進薩洛尼卡,宣布恢複1876年憲法,并通電蘇丹,限期恢複憲法,否則将進軍伊斯坦布爾。
阿蔔杜勒哈米德二世感到大勢已去,被迫于24日宣布恢複憲法,重開國會。**取得的初步勝利給人民帶來了很大希望。
但是,青年土耳其黨人認為**目的已經達到,滿足于政F“監督者”的地位。蘇丹及其政F安然無恙,形成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