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把燧發槍,還沒有銀子!
這就不講道理了!
傅小官滿臉生無可戀的看着宣帝,可他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宣帝也盯着傅小官,滿臉嘚瑟,分明就是在說你小子能奈我何!
傅小官斟酌數息,這才悠悠回道:“既然是陛下要,小婿自然得雙手奉上。
不過小婿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他在這裡用的小婿自稱,那就是說這是翁婿之間的事,而不是君臣之間的事。
君臣之間得明算賬,但翁婿之間,這就是家事了。
宣帝心裡咯噔一下,這小子可不是個吃虧的主,東部邊軍通過他傅家調運了許多糧食,轉手他就把施閥的所有産業給要了過去,這賬很是糊塗,若是細細去算,似乎朕弄虧了。
此刻朕就是要白拿他三萬把槍,難不成他又能從别的地兒找回這損失?
和這小子打交道,可得多長個心眼兒。
“你說。
”
“我那商業部算是正式開門營業了,可我沒人啊,現在手下就一個李财,還是從董嶽父手裡搶來的!
”
董康平不聽還好,一聽便吹胡子瞪眼的給了傅小官一記凜冽的眼神。
傅小官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笑道:“要說這李财,在我那商業部,可還真比在戶部用處更大。
”
“别給老子提這破事!
”
“額。
好吧……”傅小官看向了宣帝,“臣要幾個人,請陛下恩準。
”
要人啊,隻要不是要錢,都好說。
宣帝放下心來,“說來聽聽。
”
“今科進士三甲,狀元公孫策,榜眼商梁,探花司馬南,另外……”
宣帝一聽,頓時傻了眼,“等等等等,今科前三甲朕已有安排,别的人可以,随便你提。
”
“不,臣就是要這三人!
”
“不行!
這三人将在翻了年外放三個縣郡,就是要進行試點的縣郡,他們懂得經濟之道,有他們來治理這三個縣郡方能顯現新政之利。
”
“陛下,你之安排,他們治理的不過區區一縣之地,可若是給了臣,他們治理的可是整個天下!
其中利弊請陛下衡量,臣以為他們現在更應該跟在臣的身邊,學更多的關于新政的知識。
”
傅小官和宣帝針鋒相對互不退讓,但這句話一說,宣帝就啞了火,倒不是衡量其中利弊,而是跟着傅小官學更多的知識。
雖然誰都不願提起,可所有人都知道這家夥可是武朝的皇子。
難說哪一天奚太後或者女皇就一紙聖旨将他給要回去,他若走了,虞朝便缺了最關鍵的高屋建瓴之人,這對于虞朝而言無疑是最緻命的問題。
所以宣帝不甘心的妥協了。
“好吧,這三人給你,你那另外還有什麼說法?
”
“另外就是臣需要在稷下學宮挑選有志于商業之才,這些人不會去參加科考,到時候免不得求陛下賜個進士出身。
”
“滾滾滾!
”
宣帝大手一揮,一副不耐煩的模樣,傅小官偷偷一笑,起身躬身告辭,離開了禦書房,去了他的商業部官署。
翻修之後的宣明殿頗為氣派,殿外的雜草瓦礫都清理得一幹二淨,倒是有了一副嶄新的模樣兒。
殿門上面原本的那張匾額已經取下,換成了商業部三個鮮紅大字。
門口的兩根門柱倒是刷上了光亮的清漆,可似乎總覺得少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