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第 145章 回京

  辭别了顧二,對于顧二關于外室和自家嚴厲又迂腐的老父親之間的問題,徐章最終還是沒能給顧二解答疑惑。

  徐章的意識雖然超前,思想雖然活泛,沒有受到世界的局限性限制,可這種事情,徐章又怎麼好打包票。

  真要說起來,徐章對顧二的父親了解的也不多,而且大多都是從顧二的口中聽來的,顧二對顧偃開的‘怨念’有多深,誤會有多重,聽往日顧二的抱怨就知道了。

  又敬又愛又恨說的就是顧二這樣的。

  雖然叛逆,但卻極其希望得到自家父親的認可。

  這一次徐章為何如此能如此輕而易舉的把顧二從遠在千裡之外的廬州的白鹿洞書院召喚過來,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徐章和顧二之間相交莫逆。

  可若是細細往下一想,在另一方面,何嘗不是顧二希望拿出手的成績,用以在其父親面前彰顯自己能力的一次機會。

  說是在的,徐章對顧二和顧偃開之間矛盾卻又身後的父子之情表示理解。

  叛逆期的少年郎和不善言辭的父親之間,總是會因為觀念的不同而滋生出種種叫顧二沒法理解的矛盾。

  或許等到日後真正的成熟長大之時,顧二才會理解老侯爺的一直以來的苦心。

  三個兒子,大兒子自有體弱多病,身子孱弱,随時都有可能撒手人寰。

  三兒子是現在的妻子小秦大娘子的親身兒子,别看如今小秦大娘子處處護着顧廷烨,但凡有個什麼事情,都攔在顧二面前,不叫顧偃開教訓兒子。

  

  可顧偃開做了這麼多年的甯遠侯,鎮守邊關十餘載,宦海浮沉數十年,難道真如現在表現得這般,沒有心機嗎?

  徐章不行。

  以前明蘭的生母常喜歡挂在口中的一句話,徐章至今仍舊記得清楚。

  那是出自《戰國策》的一則典故——觸龍說趙太後。

  上邊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三個兒子裡頭,大兒子顧廷煜體弱多病,沒法習武,首先排除在外。

  可顧廷烨和顧廷炜兩兄弟的年齡差的并不大,為何顧偃開獨獨對顧廷烨一人要求如此嚴厲,也是三個兒子裡頭唯一一個手把手傳授其甯遠侯府家傳武藝的一個。

  顧偃開不疼顧家大郎顧廷煜嗎?
不疼三郎顧廷炜嗎?

  如今的小秦氏大娘子隻是個續弦,唯一的親生兒子隻有一個三郎顧廷炜。

  想到這些,再聯想到顧偃開的對幾個兒子的區别對待,徐章就理解了。

  大兒子體弱多病,又是小秦氏大娘子的親生姐姐留下的皿脈,顧偃開素來便對他極為疼愛,又是嫡長子,日後的甯遠侯,前程就不說了。

  三兒子顧廷炜,是小秦氏大娘子的親生兒子,日後便是顧偃開去了,小秦氏也定然會替他謀劃,而且背後還有東昌侯府做靠山。

  雖然如今東昌侯府已經如薄西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總能幫襯上一些。

  可顧二的外祖家呢?

  區區鹽商之家,便是家裡頭的銀子堆山碼海又能如何,還不是隻能任人魚肉,聽人宰割。

  顧偃開自顧廷烨小時候開始,就對他極為嚴厲,手把手的傳授其武藝,其用意和心思不言而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