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皇後誦經守靈毫無疑問是大事,也是萬萬不能耽擱的首要之事,故而當差事交代下來之後,陳雲甫隻是簡單收拾了幾件法器後,就跟着姚廣孝以及其他幾位師兄弟踏上了入宮的路。
此一路去,福禍難料。
出了天界寺,映入到陳雲甫眼簾裡的,便是全城戴孝的金陵,大街上的行人也少了許多,家家戶戶基本都是門窗緊閉,到處都是一片愁雲慘淡的蕭條,除了巡城淨街的衙門士卒,一個閑雜人等都沒有。
連緊挨着朝天宮不遠的軍器監、兵仗局都停了。
國喪期間不能有聲響。
反正天界寺今早就沒敢敲鐘。
看着眼前悲雲密布的金陵,陳雲甫心裡歎了口氣,也為朱元璋感到一些難過。
老朱不容易啊。
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失去了兩位至親。
就在幾個月前,也就是自己穿越來之前不久,大明嫡長孫朱雄英才剛剛早夭,這才多久啊,馬皇後也薨天了。
向着皇宮的方向走,陳雲甫漸漸的看到了更多人。
大多和他們一行一樣,披麻穿孝,内套羅衫,看樣子,是京中官員。
街道上,往來奔走着很多胥吏,拎着帛書神色匆匆,而後張貼在城中各處的告示欄上。
陳雲甫湊過去瞥了一眼,知悉了大概的意思。
雖是國喪,百官軍民身上所穿孝服三日即除,不可妨政事朝務,另禁嫁娶一月即可。
這已很是開明了。
陳雲甫還以為痛失摯愛的洪武皇帝會任性一回呢,沒想過僅以如此行事來悼念亡後。
不過在過了西長安門進入皇城後,皇榜上貼那一道出自朱元璋親筆所寫的诏書,還是讓陳雲甫看出了朱元璋對馬皇後緬懷與眷戀。
“诏皇後馬氏:亘古帝王之興,淑德之配;能共緻憂勤于政治者,鮮開泰寰宇福被蒼生。
惟後與朕,起自寒微,憂勤相濟,越自擾攘之際,以迄于今三十有一年。
家範宮闱,母儀天下。
相我治道,成我後人。
淑德之至,無以加矣。
朕意數年之後,吾兒為帝,當與後歸老壽宮,撫諸孫于膝下,以享天下養。
何期一疾弗瘳,遽然崩逝,使朕哀号,不勝痛悼。
雖然有生必有死,天道之常。
後雖崩逝,而後之德不泯。
者存謹遵古谥法,冊谥皇後曰孝慈,于戲公議所在,朕不敢私,惟靈其鑒之。
”
從這封诏書能看出的不僅隻是朱元璋對馬皇後的愛,也寫出了對皇長子朱标的愛。
也難怪後世會說,朱标要是造反,朱元璋甚至都巴不得把錦衣衛都趕到朱标那裡幫自己的好大兒。
原來,此刻的朱元璋甚至都已經有過禅位的打算了。
踏足入皇宮,陳雲甫收拾好自己的滿腔心事,同着姚廣孝等師兄,跟在一名内宦的身後,小心翼翼、蹑足輕蹤的向着馬皇後停靈的幾筵殿而去。
直到這個時候才看出什麼叫外松内緊。
先前出了天界寺,哪怕直到進皇宮的時候,陳雲甫這一行人都沒有遭受到什麼過于嚴苛的盤查,然而到了幾筵殿,還沒進去呢,就被一群内監帶在殿外一處小屋裡給扒了個精光。
一群和尚被一群太監扒光衣服,想想,也沒什麼丢人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