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我給你看一樣好東西!”這天,克勞德興沖沖的來到畫室,将手裡的一幅看起來皺皺巴巴的畫遞給了莫奈。
莫奈剛想說,這畫都皺成這個樣子了,即便是名家作品,現在可也不值錢了,但當他看到畫内詳情的時候,忍不住驚呼道:“這、這不是日本的浮世繪麼?!”
克勞德也很是驚訝的反問道:“咦?托尼你知道這幅畫?原來他叫做《浮世繪》啊。”
“你理解錯了,是這種畫風叫做浮世繪,至于這幅畫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應該是歌川廣重《東都三十六景》的其中一幅!”莫奈解釋道。
其實莫奈對于克勞德喜歡浮世繪并不驚訝,而且事實上不止是他,很多印象派畫家都非常喜歡浮世繪,甚至可以說浮世繪給很多印象派畫家帶來了靈感和啟發。
其中最喜歡浮世繪的就是克勞德和梵高,克勞德不但給妻子卡米爾做日本女人打扮畫了一幅浮世繪風格明顯的《穿和服的卡米爾》,而且他後期的“日本橋”系列和“睡蓮”系列中都有濃重的東方色彩。
而梵高則更是多次模仿歌川廣重的作品,比如《大橋暴雨》、《龜戶梅屋鋪》,尤其是他那幅《杏花》,如果不标明作者的話,絕對會被誤認為是東方畫家的作品。(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梵高的名作《星空》其實是受到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裡》的影響,因為如果你将兩幅畫合在一起,會發現幾乎毫無違和感。)
對了還有德加,這家夥的浴女系列和芭蕾舞女系列其中的很多作品,在我看來用的都是浮世繪裡面常見的“偷窺畫法”。(其實浮世繪的一大貢獻就是春宮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裡面的腦洞絕對讓你震撼,比如葛飾北齋的《章魚與海女》可見日本現在*****能夠如此繁盛是有曆史傳承的......)
就在莫奈滿腦子胡思亂想的時候,克勞德問道:“為什麼這種畫風要叫做浮世繪啊?跟浮士德有什麼關系麼?”
莫奈連連擺手道:“這可一丁點關系都沒有啊,之所以被叫做浮世繪,是因為在日本人的概念裡,人生是繁華浮沉、聚散不定、又非常虛無的,所以描繪這種心态的繪畫作品就稱為浮世繪。
在畫法上,創始人葛飾北齋吸收了中國畫和咱們歐洲的一些繪畫技巧,比如透視法、立體法、光影處理法等等。”
說到這裡,莫奈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對了克勞德,這幅《東都三十六景》你是在哪弄來的?怎麼保存的這麼差?”
“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這是我在一個從日本發過來的貨箱裡面看到的,當時這幅畫和其他幾幅畫都被當做了填充紙,要不是我看到的話,估計這會兒連這幅畫都保不住了!”克勞德搖頭歎息道。
對于克勞德的這個說法,莫奈并不意外,因為他記得最初浮世繪傳到歐洲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而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個時候浮世繪在日本已經沒落了,幸好後來歐洲興起了一陣浮世繪熱,所以反而在歐美保存了一批浮世繪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