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二章全記紙币
雖然遼東的整體實力已經超過了大明帝國的本土,可名義上,遼東仍舊是大明的遼東,全旭是崇祯最信任的大臣。
可是,崇祯前往遼東,對于遼東而言,是福是禍還真不好說。
“陛下如果願意巡視自己的領土,那自然沒有問題,隻不過遼東可沒有陛下的行宮!”全旭沉吟道:“如果能給臣三個月,臣可以在遼東為陛下修建一座行宮!”
這可不是賠本生意。
遼東真正最多的其實有錢人,隻要把最靠近行宮的府邸,這個宣傳噱頭拿出來,光賣地賣房産,就可以皿賺一波。
遼東可是有着一大群窮得真剩下錢的富紳們,别看全旭與大明的朝臣們,鬥得死去活來,可不耽誤,遼東在賺大明士紳的錢。
學校、商品、生活環境,都是大明所不具備的。在全旭的玄鷹衛的情報上,不少明末名人已經抵達了遼東,比如說,明末最有名教育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史學家、經學家七林東君子之一黃尊素的長子黃宗羲,還有提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明末三大思想家,兩個人居住在遼東,展開了激烈的學術交流。
遼東的學術氛圍非常開放,在公開的課堂上,什麼内容都可以說,什麼思想都沒有問題,特别是黃宗羲,他一直想限制君權,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他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從而限制君權。
這可以說是,君主立憲派的中國開山祖師爺,當然,這貨現在成了頂替李信,成為工業黨的禮堂堂主,負責宣傳這一塊的工作。
其實,讓崇祯去遼東看看也是好事,讓他看看真正的民間是什麼樣的,崇祯與全旭不一樣,全旭生長在民間,而崇祯一輩子大部分的時間生活在北京城。
北京南部的良鄉縣已經是第二遠抵達的地方,事實上,崇祯這是第二次離開北京城。
崇祯看着全旭幾乎沒有思考,直接同意,反而遲疑了起來。
現在他與衆臣鬧得挺僵,萬一這邊離開京城,後面那些大臣再擁立一個新君,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要然,英宗被俘虜,他們馬上擁立了代宗。
“隻怕京城會生出變故!”
全旭明白了崇祯的擔憂,反而輕松的笑道:“山高月小,水落方可石出,若是陛下一直坐鎮京城,那些魑魅魍魉豈敢露出爪牙?”
全旭也有意釣魚執法一次,隻要崇祯下旨,他不介意大開殺戒,趁機可以賺一筆錢,這些當官的王八蛋,有一個算一個,十有八九都是大富豪,人人身家千百萬兩銀子以上。
“可是,隻怕是下場難以收拾!”
崇祯擔心的道:“若是他們動作夠快,後果不堪設想。”
“他們敢,臣可為派出軍隊為陛下拱衛左右!”
全旭道:“陛下,要想象天雄軍、遼東新軍對陛下的忠誠,一旦京城有變,天雄軍自西向西,遼東新軍兵分兩路,一路自東向西,過遼河,直撲山海關,一路可由海軍抵京津!”
事情就這麼在這座飯桌上敲定了。
崇祯準備在秋收以後,巡視遼東。
“臣準備南下歸德府,太子也要一起去嗎?還是直接回遼東?”
朱慈烺不假思索的道:“本宮想跟着師傅!”
崇祯苦笑道:“全愛卿你要把他帶回南陽,朕沒意見,可你也得抽點時間出來教他點東西才行啊!朕把慈烺送到全卿身邊,可不是讓他跟你一起玩玩鬧鬧的!”
“他這個年紀就該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玩鬧鬧,開開心心的過,整天逼着他讀四書五經,就不把他讀傻?”
全旭指着太子道:“他才六周歲,還是一個孩子!”
“不是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麼,不讀四書五經讀什麼?”
“太祖、成祖沒讀過四書五經,照樣開創了一個堪比漢唐的盛世!依我說,一個帝國的統治者最重要的不是學了多少聖人之道,而是要了解民情,有自己的主見,勇于任事。如果連一石米要多少錢都不知道,那肯定會被群臣欺負得體無完膚的,這些東西在宮裡都學不到,在書本裡更學不到,得到外面去才行!”
崇祯又被全旭說服了。
崇祯八年四月下旬,全旭帶着他的火箭軍開始向歸德府實施人工降雨,不過抵達歸德府的時候,時間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