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三章多事之秋
行走在北非的任何一個角落,到處都是文明的痕迹。
滄海桑田,許多著名的古迹或成廢墟,或銷聲匿迹。
但是随着大明的到來,這裡的曆史遺迹被清理得非常徹底,居住的房屋,大都采取了千篇一律的四合院建築風格,每一座城鎮,幾乎是都完美的複刻,哪裡是糧倉、哪兒是軍械庫,哪兒是商業區,哪兒是休閑區。
事實上,因為大明的強大,也引起了一些自來水,比如說,荷蘭人,别看荷蘭與大明的關系非常僵硬,但是并不妨礙荷蘭人喜歡大明。
比如說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不少原汁原味的東方建築,就像在水壩廣場,就有一座占地超過一百五十畝的奢華酒店——八方酒店。
八方酒店是一座中式園林建築群,每一磚、每一片瓦都是從大明本土運過來的,技術工匠也是從大明木土過來,曆時兩年,動用了将近五千名工人這才建造完畢。
八方酒店的主樓高約六丈,是一座五層樓閣,每當夜色正沈,八方酒一樓的屋檐上每個瓦栊中都點了一盞燈,燭火輝耀,遠遠望來,宛如金色飛龍在邈邈夜空中騰翔。
現在這八方酒店已經成了阿姆斯特丹的地标建築,走進八方酒店,宛如城池般的高大城牆,懸挂着碩大的藍底溜金隸書漢“八方酒店”,從正門進去,有條長長的主廊,寬約三丈,長約有百步,兩旁是三層高的廂樓。
主廊檐下,圍繞南北天井,都有飲酒的小閣子,每處過道、每處閣子,都挂着晶瑩剔透的珠簾繡額,滿目琳琅。
與大明本地不同,這裡的經營倒有些入鄉随俗,盡是花枝招展的歌姬舞姬,風情萬種的波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英格蘭人、荷蘭人、羅馬人(意大利人)幾乎應有盡有,來到這裡可以享受到帝王般的待遇。
當然,那裡的消費也是非常高的,哪怕是荷蘭的中産階級,其實也玩不起,反而是頂級富豪們身份的象征。
全旭現在北非,北非總督府最擔心的問題是,在全旭在北非期間,出現任何問題。
事實上,全旭在北非期間,真的出問題了,并不是出在北非境内,而是出在了大明本土。
雖然新稅法已經實施,大明朝廷的收稅增續增高,現在已經突破了一億六千萬兩銀子的稅收。
但是因為政府的開支越來越多,所以政府的财政狀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是在不斷惡化,特别是随着柴油機的發明,單缸柴油機迅速投入了使用。
曆史有着絕對的慣性,還記得最早期的時期,全旭駕駛的悍馬,與三娘一起沖向了錦衣衛劉僑的破廟,當時用悍馬給劉僑一個下馬威。
時隔多年,當事人還在,一種裝載着機槍、帶着鋼鐵護甲巨獸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柴油機驅動的四輪車,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
而且出現之後,首先投入了軍用,盡管實驗不理想,最高隻有三十公裡的時速,卻讓軍方大為滿意,聲稱要下十萬輛的定單。
這還沒完,農業部也看上了四輪車,拖動鐵铧犁耕地效果是耕牛和馬無法相比的,這種柴油機四輪輪獲得了大量的訂單,可問題是,這路喝油的設備,需要大量的煉油工廠,而且這個時期的柴油機,熱效率非常低,簡直就是油老虎。
于是,朝廷内閣提議修改柴儲備倉庫,這是戰略資源,必須掌握在朝廷手中,那麼問題是來了,先期投入,一次性就是千萬兩銀子。
政府在投入教育方面的投入,已經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各省都要提高教育經費,增加教育投入。
基礎教育還好些,花錢不多,主要開支主要集中在校舍、文具和教室工資方面,可是大學卻不同,這需要數量相當的研究經費。
雖然大明的大學生不是免費,可問題是,學費隻是收的并不高,根本就别想做到維持收支平衡,這需要加大實驗室,實驗設備以及提高研究經費。
那麼這樣以來,大明的财政支出缺口就越來越大,柴油機的發明成功,獲利是必須,也是巨大的,所以各大院校眼睛紅了。
撒潑打滾,扯皮耍賴,各種招數一起上。
正應了那句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沈明澤就扛不住了,不開口子還好,一旦開了這道口子,那就完蛋了,就像蒼蠅聞到皿一樣……
在在最關鍵的時刻,沈明澤想起了儲備金,也就是海軍搶來的真金白銀,那一筆巨款投入了大明市場,大明這個并不成熟的市場,就引起了連鎖反應。
物價蹭蹭上漲,百姓生活越來越困難。
因為全旭不管事,所以問題的矛頭,直指沈明澤,在沈明澤掌握大明首相大權才四年多,彈劾罷相的聲音越來越高。
可沈明澤也非常委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結果,被傷到心了,又氣加上積勞成疾,一下子病倒了。
全旭本來想着帶着大明的艦隊來到歐洲裝一把逼,秀秀肌肉,偏偏在年關這個時侯遇到如此窩心的事。
這其實并不算是最惡心的,惡心的是,廚師請了一個本地人,做了一道本地特色魚。
起初全旭吃的是非常開心,可問題是吃到一半這才發現,廚師根本就沒有刮魚鱗,也沒有處理魚鰓……
全旭氣得直接掀桌子了。
孫傳庭看着這一幕,還以為全旭在生沈明澤的氣,他的這個病,禦醫都束手無策,隻留下“心病還需心藥醫。
”這就意味着,沈明澤在鬧情緒。
孫傳庭還真怕全旭一怒之下罷相,就目前這個階段,大明可以頂替沈明澤的還真沒有,全旭的元老班底中,朱尋是一個老好人,堅定的執行者,可以當副手,沒有獨擋一面之能。
甚至其他人要麼資曆不夠,要麼能力有限。
他其實非常有希望,可關鍵是需要讓沈明澤再堅持個三五年。
如果三五年之後,孫傳庭在北非做出一定的政績,那麼他入主内閣,擔任首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偏偏是……
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陛下,您别生沈明澤的氣,他那裡其實也為難!
”
孫傳庭斟酌着詞語:“他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人無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