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我去會會他們
倭島,長州藩,萩城。
這座從關原之戰的關西總大将時代開始,一直由毛利氏經營的要塞已經變得風聲鶴唳了。
毛利敬親坐在上首,感覺往日十分明亮的明産白熾燈也仿佛灰暗了起來。
看着在下面争論不休,人心惶惶的藩臣們,毛利敬親緊鎖眉頭。
其實僅僅半個月之前,事情還不是這樣的。
裝備着美式鐵炮的長州軍取淺野,占岡山,克鳥取,飲馬兵庫,三敗幕府的讨長聯軍。
關西鄉音聲震京都!
京都城内黑龍會、漢魂組等幫派,已經開始明目張膽地刺殺守舊公卿了。
甚至傳聞孝明天皇已經連夜繡好了大明的日月旗和毛利家的一文字三星徽章,挂在居室内,随時等待長州軍入城。
“孝明者,孝順大明也,大明之孝子也!
吾與毛利皆明子,兄弟也!
”
孝明其實和毛利性格接近,都極端厭惡洋人,而親近中華。
隻要大明皇帝允許他保留天皇的稱号,哪怕隻是宋人那樣的兒皇帝、侄皇帝、孫皇帝,孝明也就認了。
然而,随着幕府的長期盟友法蘭西直接出兵幹預,事情發生了變化。
孝明和曆史上一樣,正值壯年卻不清不楚的死了。
他的兒子,年僅14歲的明治繼位。
明治在繼位後的第一道诏書便是《五條禦誓文》:
一、興兵讨逆,保祖宗萬世一系之基業。
二、上下一心,盛展經綸。
三、公武一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
四、破除舊有之陋習,一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識于世界,大振皇國之基業。
十幾年來遲遲隻聞雷聲,不見雨點的公武合體居然在毛利藩與法國人的内外夾逼之下,以公卿讓步而達成了。
去年長州藩發動對于“天草聖徒”的捕殺,加上最近一段時間赤龍會等民間組織刺殺洋人的事件激增,使得法國這個幕府的傳統盟友,沒有像曆史上一樣,對幕府潰敗反應遲鈍,而是直接應邀出兵了。
當然,這隻是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官方說法。
實際上,真正促使他們積極出兵的原因,是第一次讨長之戰大敗後,幕府與之簽訂的《法日二十一條》。
這讓法國人看到,在東方尋求一塊完整的新殖民地的可能性。
此時的日本是比大清更徹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
法國人占據着包括幕府在内,日本大多數的利益,英國人則隻有薩摩藩等少數地區的利益。
這可不是英國人好心讓出來的,而是兩年前下關戰争中,法國東洋艦隊兩艘旗艦“塞米拉米斯号”和“唐克雷德号”打下來的。
英國人在東方有印度,有緬甸,有婆羅洲,有馬六甲,有香港……
法國卻隻有孟加拉的金德讷格爾、印度的本地治裡這樣的土邦,以及一個沒什麼存在感的柬埔寨。
因此,法國人對日本很有興趣,而且也有理由相信,光榮孤立的英國人不會為了日本和自己啰嗦。
最多把九州島留給英國好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當然,除了那支還是以25年前的老舊木制風帆戰列艦為主體的東洋艦隊之外,法國人真正能投入日本的兵力十分有限。
因為此時的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正在謀劃一件大事。
那就是準備趁着北美大亂,夥同英國人和西班牙人入侵并瓜分墨西哥。
相比黃金之國墨西哥,日本的重要性還得稍一稍。
所以雖然幕府方面号稱有助戰法兵12萬人,但實際上,法國軍隊總數不會超過8000人,而且其中至少有3000人都是三哥和柬埔寨雇傭軍。
除此之外,依據《法日二十一條》,法雞已經幫腳盆雞訓練了超過1萬人的新式部隊。
這支法式新軍的師團長是新選組副組長土方歲三(不要問法國人為什麼會選這個家夥,曆史上,法國人就是這麼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