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第443章 第一個博士

  好像發燒了,不舒服,沒有修改錯别字,大家将就看吧,燒賣要休息了

  …………

  朱大帥炮打老天爺的英姿被禮部宣傳部的一衆随行們以照片和影片的形式記錄下來。

  錄音倒是沒錄。

  外頭風太大,錄音效果不好,等回去了再邀請萬歲爺回錄音棚配個音。

  人工降雨這活說難吧,其實也難不倒哪兒去,後世農場老大爺還有自己打炮玩呢。

  但要說簡單,有些時候可就算飛機火箭隊全部用上也依然滴水不下。

  能不能下雨,其實主要還是看有沒有雲,雲層密度夠不夠。

  以如今的科技水平,朱富貴雖然無法鼓搗出靠譜的氣象預報,不過依靠監測站幾百公裡外的監測站,提前觀察一下雲層還是不難。

  其實也主要是曆史上這一代地區的氣象資料沒有,如果是倫敦紐約的,朱富貴都根本不用那麼麻煩,直接查老資料就行。

  不管怎麼說吧,人工降雨非常成功,朱富貴大帝問天的新聞也将很快在《大明時報》、《大明之聲》之類新聞媒體上與廣大公民見面。

  可以說,朱富貴南下的目的已經完成一半了。

  剩下幾天時間,朱富貴又去了其他幾座城市走訪。

  握握老鄉的手,抱抱流鼻涕的娃,送上幾袋高産的種子,沿路譜寫了一曲君親民誠的贊歌。

  不過另外一撥人也沒有閑着,那就是【新珠江治理利用項目攻關小組】。

  小組的負責人不是别人,正是合肥李氏的長公子沙經方博士。

  

  沙經方博士如今是大明境内學曆僅次于朱富貴陛下最高的人。

  書香門第,耕讀傳家這種東西,在某種緯度上來說對于個人的發展影響還是很大的。

  用後世時髦的話來說,這叫做原生家庭影響。

  比如說自吳越王錢镠納土歸宋以後,吳越錢家秉承祖訓,一千多年來都講究紹續家風,綿延文脈,僅僅一個宋代就出了320個進士。

  到了近代,又出了一大票院士。

  如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物理學家錢學森,力學家錢偉長,學者錢鐘書,曆史學家錢穆,語言文學家錢玄同,生物學家錢煦,法學家錢端升,水利專家錢正英,化學家錢人元,音樂家錢仁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錢鳴高,中科院院士錢鐘韓,中科院學部委員錢俊瑞等等。

  這是錢家人聰明,基因好嗎?

  恐怕未必。

  就算錢镠基因特别棒,這一千來年了,也早就混沒了。

  還是那句話,環境和資源最重要。

  因此朱富貴在大明的辦學理念最大的目标就是盡量減小家庭出身對于孩子成長的影響,讓他們至少在小學階段能夠獲得足夠公平的教育資源和成長環境。

  至于再往上攻讀,自然要有篩除器,哪怕委屈了部分怪才、偏才,也必須把更多的資源集中在相對更容易高産的幼苗上面。

  當然,因為如今大明地廣人稀,到處都是工作機遇,哪怕是最普通的職高生都是各大廠礦争搶的香饽饽,所以大明的教育是完全不存在卷這一說的。

  而且因為鲸吞整個環太的資源,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就算要卷也卷不到哪裡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