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黃瓊十歲生日這一天,接到母親丢過來的,記述本朝曆代皇帝事迹的《本紀》,他這才知道自己來的既不是唐朝,也不是五代和後來者北宋。
而是一個完全陌生,在他所知道的曆史中根本不存在,也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朝代。
大齊朝,黃瓊可從來都不知道中國曆史上,除了南北朝時期,分别割據中國南北方的一個蕭齊一個高齊之外,什麼時候出現過一個黃齊。
他又不是白癡,他即姓黃又是皇子,那皇室不姓黃還能姓什麼?
在看到這本《太祖本紀》之前,他從來都不知道,前世自己的祖先什麼時候有這麼光榮的情況,建立過那個王朝。
直到他将這本太祖本紀,以及本朝曆代先皇本紀讀完才算明白,曆史在自己所在的這個時代,居然出現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他的那位太祖高皇帝不是别人,正是晚唐時期曾經多次參考國家公務員,卻始終未能如願。
最終一怒之下,轉行當起了走私販子改行販賣私鹽。
最終在唐末混亂局勢之下,利用自己家中曆代販賣私鹽積累的大量财富跟風造反。
自号沖天大将軍,後占據長安又即位為帝的晚唐有名反專家黃巢。
而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曆史,這位所謂的太祖皇帝,在占領唐朝首都長安後,非但沒有宜将剩勇追窮寇的膽氣。
反倒是對前唐駐紮在距離長安,近在咫尺的數萬精兵視而不見,講究起享受和排場那一套。
前唐皇帝那一套玩樂之術,不用學自己就會了。
不僅沒有在關中站住腳,沒有兩年就被趕出長安城。
接下來是一敗再敗,幾十萬兵馬快速的潰散,将領死的死、降的降。
最終自己也慘死在了泰山虎狼谷中不說,腦袋還被人千裡迢迢送到唐朝皇帝行在四川去請功。
可到了自己來的這個時代,卻成了一個疆土面積,大于眼下本應該出現的北宋。
與唐朝晚期的疆域基本相同,甚至應該還超出不少。
不僅燕雲十六州以及外長城一線,都牢牢的掌控着,甚至在西北疆域還控制着後世的甘肅、甯夏幾乎全境,青海大部分地區。
整個疆域北起燕雲十六州、南至越南紅河一線,西達河西走廊之玉門關、東到大海,西南與隔着金沙江與大理為界,隔大雪山與吐蕃對峙。
西北則雄踞青海高原,與吐蕃諸部隔青海湖相望的大一統王朝的創建者。
盡管在前世的時候,黃瓊的父親就一直告訴他,他們家族就是正兒八經黃巢的後代。
他們家的祖先,是黃巢當年進入長安城後,後納的一位妃子所生的兒子。
母以子貴,在黃巢撤出長安時,其母在其他姬妾大部被抛棄的情況之下,得以跟随大軍一同撤離。
在陳州之戰相持不下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走入窮途末路。
一旦徹底失敗唐朝是不會放過自己任何一個後代,以便徹底斬草除根的那位沖天大将軍。
生怕當年自己是在進入長安時,對李家那些龍子鳳孫做的事情重新上演。
在年長諸子侄目标過大,并還在統軍的情況之下。
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攜帶一批從長安劫掠出來的财寶。
帶着這個兒子與其母親,秘密離開隊伍轉道去了河北境内。
當年河北境内的藩鎮強勢,對唐王朝時降時叛。
對那裡唐王朝已經是鞭長莫及,逃到那裡是安全的。
後來他們這一支就一直在河北繁衍生息,直到民國初年祖爺爺為了逃荒,與一家人闖關東來到東北,才成了地道的東北人。
前世時當父親每次說起當年黃巢要是造反成功了,他們家族就是皇室的後代,黃瓊曆來都隻是笑笑,隻當父親是在吹牛。
隻是沒有想到,到了自己來的時候曆史,卻是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折,自己的這位祖宗還真的造反成功了,成了一代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帝王。
而到了自己這裡,已經傳了八代帝王,可謂也算是享國日久了。
不過雖說中國史書上,曆來講究為上位者諱,本紀中有些語焉不詳。
但從本紀中簡練,甚至是一筆帶過描述的這位太祖皇帝,在進入長安之後的所作所為。
黃瓊卻怎麼也沒有看出來,自己眼下這位祖宗那裡有開國之君的樣子?
其腐化和堕落的速度,雖說沒有趕上一千年後太平天國的那位天王,但也沒有差的太多。
自進入長安後不僅廣納美女、縱情聲色,多年未曾出長安城一步不說,就連偶爾出一次宮都隻乘坐禦辇。
幾年下來,可能連馬都不會騎了。
自己這位祖宗不僅自己腐化的速度驚人,就連曾經跟他轉戰上千裡,也算是百戰餘生的那些部下,也在長安城内的紙醉金迷中迷失了眼睛。
不僅大勢掠奪民财,而且戰鬥力下滑的速度也同樣驚人,
沒有兩年,很多将領就有學有樣的連馬都不會騎,行軍作戰都要坐肩辇。
還近在咫尺的敵軍沒有人管,自己一個個府邸修建的異常豪華。
盡管隻控制了前唐京畿道大部,都畿道西部,河東道一隅等有限地盤,但争權奪利卻是相當的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