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楚交界的夔州城外,左良玉的中軍大帳裡,左良玉看着張獻忠的信使,臉上陰晴不定。
此前,張獻忠在瑪瑙山和何家坪接連大敗于官軍,張獻忠隻能帶領幾千人突圍逃竄入川楚交界的興歸山中。
如今,張獻忠已成苟延殘喘之勢,隻要左良玉施以鐵拳入山剿賊,張獻忠恐怕就要大難臨頭。
此前瑪瑙山之戰,張獻忠占據瑪瑙山固守,本想以逸待勞擊敗官軍。
誰知道官軍左良玉、賀人龍和鄭崇儉等将帥團結一心,迎着張獻忠山上的工事猛攻。
官軍不但團結,還收買了投誠的流賊劉國能僞裝成給張獻忠運糧的農民,在張獻忠軍陣中大肆放火,裡外夾擊張獻忠。
官軍那時内外合圍,差一點就陣斬了張獻忠。
張獻忠率領幾千精銳,冒死突陣,從官軍包圍的薄弱處沖了出來。
而張獻忠麾下的其他人馬,就全部被官軍圍殲了。
張獻忠麾下的掃地王曹威,白馬鄧天王等全部被官軍斬殺。
飛山虎、過天龍、扒山虎,走山飛、過天蟒、鑽天鹞、上得天、下得海、展翅飛、霍宗等先後被俘。
張獻忠的妻子被俘後被官軍殺死,張獻忠八歲的兒子被俘後自刎。
張獻忠另外兩個妾也被俘,軍師徐以顯、潘獨鳌也在水石壩被俘。
獻軍的一萬多騾馬,全部被官軍奪取。
張獻忠的印信,虎符,金鞭等,全部落入官軍手中。
張獻忠幾萬人的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不僅如此,張獻忠從瑪瑙山突圍後,在何家坪迎戰官軍四川副将張令的時候,又被官軍包圍。
左良玉、賀人龍等再率十萬大軍包圍張獻忠。
張獻忠抵擋不住,率軍再次突圍逃跑,從此躲入了興歸山中,收攏人馬蟄伏不出。
消息傳到京城,天子大喜過望,進楊嗣昌太子太保,進左良玉太子少保,發禦前賞功銀一萬兩,再發五萬金,錦帛千端為軍賞,期望官軍能一鼓而下,擒拿張獻忠。
此時的流賊陷于低谷,不但張獻忠躲入深山中,李自成也躲在山裡面。
李自成被官軍圍于魚腹山中,軍中将領許多人都出降于官軍,李自成彈盡糧絕,差一點就自盡了。
隻要拿下張獻忠,可以說天下就再無大賊。
就算李自成再突圍而出,追剿張獻忠的大軍彙合追剿李自成的大軍齊攻李自成,那李自成也絕無生路。
興歸山位于川楚交界一帶,說起來是易守難攻的雄山峻嶺。
然而此時獻軍一敗再敗,對陣官軍時候已經毫無士氣。
圍剿張獻忠的官軍中最能戰的是左良玉部,獻軍最怕左良玉。
隻要左良玉用心搜山攻打,張獻忠是插翅難飛,隻有被殺被俘一個結局。
然而在此關鍵時刻,左良玉動搖了。
左良玉這些年來極為跋扈,無論帶兵經過哪裡,他都是縱兵大掠,劫掠錢财婦女,作風和流賊幾乎沒有區别。
正是因為有縱兵劫掠的收益,才讓左良玉的兵馬士氣高昂敢戰能戰。
楊嗣昌作為剿賊總督,對左良玉是不得不用,卻又十分不滿,處處猜疑,一心想削弱左良玉。
左良玉是援剿總兵,挂平賊将軍印。
明代的宣府總兵、遼東總兵、援剿總兵等總兵有将軍号,稱為鎮朔将軍、征虜将軍、平賊将軍等。
這些有将軍稱号的總兵地位高于一般的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