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強攻
張弛隻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強壓着心中的恐懼和逃跑的欲望往前走。
他從沒有覺得走路有這麼艱難過,一步又一步簡直就是在走向死神、走向鬼門關,一邊走張弛就一邊在心裡罵着:這他媽的打什麼仗啊?
!
雙方拳子剪刀布定個輸赢不就好了,何必要死這麼多人最後得到的卻是早就定下的結果。
然而,這些結果對張弛來說或許是已知的,但對這時空的人卻并非如此,所以他們還是要用生命、用鮮皿去拼一拼。
就像有一萬年那麼久,隊伍終于潛伏到了森林邊緣。
前方是一片百餘米的開闊地,那是日軍動用機場的推土機将這片陡坡的樹木全都鏟平了,甚至連棵樹樁都沒留下。
(注:樹樁可能會被敵方利用做為進攻時的掩體。
)
日軍的這種安排還是十分明智的。
首先,如果叢林與機場防線之間沒有一片空地作為緩沖地帶的話,那麼中國軍隊可以利用樹木一直沖到日軍前。
其次,日軍三八大蓋的射程比工兵團手裡的漢陽造更遠,而且日軍又是訓練有素槍法準,這樣的安排就可以盡可能的發揮其優勢。
就像現在這樣,遠征軍要想對日軍防線展開強攻的話,就必須得沖過眼前這百餘米的開闊地。
這其中的困難和危險就不用多說了,雖然遠征軍地勢較高,但因為沒有可供掩護的樹木和草叢,這種居高臨下的優勢反而會使遠征軍戰士變成一個個靶子。
當張弛以一棵老樹為掩護趴下的時候,四周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帶着硝煙的晚風吹得樹梢沙沙直響,偶爾會聽到幾聲開闊地裡傳來幾聲慘哼……那是遠征軍戰士佯攻時在開闊地留下的傷員,由聲音可以知道他們距離鬼子的陣地很近。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日軍手段有多毒辣……
這些傷員距離日軍陣地那麼近,日軍完全有能力将他們擊斃甚至俘虜。
但日軍卻沒有這麼做,他們是有意将這些傷員留着,留在兩軍之間的開闊地上。
做為半個軍迷,張弛知道這就是另一種“圍點打援”的戰術。
這時尴尬的就是遠征軍了。
救還是不救呢?
救吧,那明顯就是日軍設下的陷阱,那些傷員附近肯定埋伏有鬼子的火力,就等着遠征軍上去救人時一槍一個。
不救吧……那些傷員可都是工兵團的兵,那一聲聲慘叫一聲聲痛哼都聽在戰士們的心裡,甚至還有些戰士會想:等會兒強攻的時候,要是自己受傷了是不是也像他們一樣躺在開闊地上等死?
!
于是想當然的,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部隊的士氣。
張弛一邊喘着粗氣一邊告訴自己:“沒事的,沒事的……這一切都是夢,很快就會醒了!
”
但事實卻告許他這不是夢,因為他很快就聽到連長下了命令:“一、二排做好戰鬥準備,三排火力掩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