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儒道之天下霸主

第72章 大魁天下

儒道之天下霸主 潇騰 3587 2023-04-12 01:02

  在天子喊出賜酒的時候,衆位新晉進士内心亦是激動萬分,

  奉诏新彈入仕冠,重來軒陛望天顔;金榜題名瓊林苑,九龍光映壁奎間。

  瓊林宴上的鹿肉,九龍杯中的美酒,這是天下學子最渴望得到的榮耀,甚至有人說,吃了瓊林宴上的鹿肉,喝了九龍杯中的美酒,才能真正的算是金榜題名,躍過了龍門。
眼見着天子賜酒,衆位新晉進士俱是虛杯以待,極是興奮。

  然後……他們等待了好久。

  直到寶文閣學士,擦着額頭上的冷汗,小心上台,在天子面前跪禀着什麼。
那一刻,大家看到天子猛的抓起手中的空杯,幾乎就要往寶文閣學士的腦袋狠狠砸去。

  禮部的官員們、以台下的進士們疑惑的看着台上的天子……出了什麼事?

  身為狀元郎的甯江卻是低頭看着自己酒案前的空酒杯,心中有那麼一些些後悔,覺得自己不應該把九龍杯偷走……不好意思,讓大家失望了。

  緊接着,大家便看到天子怒站而起,踏步下台,往台後去了,很快,遠處隐隐約約傳來天子的怒罵聲,以及慌亂的腳步聲。
過了好一會兒,終于開始上酒,隻是大家看着那些宮女捧着的、用來倒酒的大酒壺,都有那麼一些疑惑。

  我們書讀得不多……這是九龍杯嗎?

  又等了一陣,大家才看到天子一臉怒氣的,走了回來,環視一圈後,強壓怒火,現出有些尴尬、有些勉強的笑容,舉杯與衆人同飲,雖然大家都看出有些不對頭,瓊林宴上的鹿,九龍杯中的酒,這可是金榜題名後的标配啊,瓊林宴上的鹿肉還在,九龍杯中的酒哪去了?

  但顯然的,也沒人敢于開口詢問,隻能就這般紛紛舉杯,與天子共飲。

  與此同時,寶文閣裡,才上任不過一個月的啟封府尹,帶着手下,看着樓上一處空空如也的架子,欲哭無淚……這到底讓不讓人活了?

  旁邊一名啟封府的捕頭,眼看着長官那想死的心情都要的表情,趕緊安慰道:“大人,安心,安心……案多人不愁,反正也不差這一個了……”

  “不差你娘啊!
”啟封府尹大怒之下,抓起旁邊的畫軸就要往他頭上砸。

  “大人,冷靜,冷靜!
”“大人,砸不得,千萬砸不得,這可是先帝墨寶,砸壞了他的頭沒關系,砸壞了這先帝墨寶可怎麼辦?
”“大人,您還是把它放下吧……要不您用這筆硯砸他?
”“你這馊主意,這筆硯上的‘禦制’兩字你沒看到嗎?
這可是先帝第一次學字時,先先帝命人打造的宮廷玉硯。
”“這個……大人,我們不砸了,先把他的腦袋寄着,我們回府以後慢慢砸,到時想怎麼砸就怎麼砸。
”……

  ***

  這一次的瓊林宴,結束得有些草率,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次天子并沒有取出可以讓人千杯不醉的九龍杯,而下午時,衆位新晉進士還需要前往文聖大殿拜聖,喝醉可就不好了。

  

  到了未時,甯江等衆學子,被禮部帶到了文聖大殿,早已等在那裡的,是大周王朝當前最有名望的三位大儒,分别是國子學祭酒遊賢遊老、昆山先生孔博孔老、階至特進的孔廟主祭蕭鶴蕭老。
這三老,可以說是代表了當前儒道之巅峰的代表性人物。

  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确向外透露,但誰都知道,在明年的泰山封禅中,主持祭地大典的大儒,必是這三老裡的其中一位。

  此刻,這九十多名新科進士,原本也都是有文氣的人,然而三老僅僅隻是站在那裡,都不需要文氣發散,就有一股強大的威勢,壓得衆人喘不過氣來,即便是方才面見天子時,也未讓人這般緊張。

  文聖大殿,名為大殿,實際上卻是大周王朝四大文廟之首,因為是在京城裡,單從占地來說,其實還比不上龍藏浦的夫子廟建築群,但這裡卻是供奉原版“天人三策”,以及八百年前開創儒道的大儒董天舒金身之處。

  所有的新晉進士,在狀元、榜眼、探花的帶領下,向三位大儒鞠躬,因為他們是“天子門生”,對這三位大儒隻能執晚輩禮,而不能執弟子禮。

  遊賢遊老看着甯江,拂須額首,自甯江進入國子學起,他對甯江就頗為看重,而甯江也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孔博孔老、蕭鶴蕭老也在打量着衆位新晉進士中,年紀最小,但卻排在最前頭的這個少年。
十幾歲的狀元郎,又是連中三元,同時還是當地奏請的孝廉,進入京城不過數月,就引領了整個詩壇的變革,使得整個京城,人人都以填詞為樂。

  雖然人紅是非多,也惹出了一些非議,比如狂妄傲慢、性情怪癖、以詞曲小道為樂等等,但樹大招風,原本也就是免不了的,反過來說,以他現在的名氣,惹來的也不過是這點不痛不癢的中傷,已經算是品德優良了。

  當然他們并不知道他在背後做的事,如果知道的話,怕是早已吐皿三升,大喊着儒門敗類……

  儒門三老,各自勉勵與訓誡了一番,雖然這些都是天子門生,但從他們踏入科舉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是儒門弟子,而現在更是儒門中的精英。

  勉勵完後,三老領着他們,先是入了崇聖祠,祭拜文帝孔子之父——啟聖公叔梁纥,然後,又入了十哲殿。

  這十哲,自然便是子淵、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遊、子夏等十位文聖弟子。

  最後,衆學子進入了正殿,正殿裡,放置的是“四配”的塑像,不過與另一個世界不同的是,在這個世界,孟子的亞聖地位并沒有被承認,反而是開創了儒道的董天舒,與顔子、曾子、子思并列為“四配”。

  當然,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就算在另一個世界的曆史上,《孟子》也是在王安石變法之後,才開始被列入科考的科目之一,原本隻是諸子百家之一的孟子,地位扶搖直上,最終被尊為亞聖。

  在這個世界,說出“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這番話的孟子,與儒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體思想,實際上是格格不入的,而這個世界也沒有出現一個王安石,将孟子的地位無限拔高,最終與孔夫子并稱“孔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