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奎西看了一眼自家大王,恭恭敬敬的說道:“大王放心,臣明白。
”
此時此刻,他心裡卻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
大明人的想法已經暴露無遺,在這個時候自家大王還在說這些話?
如果大明人想把朝鮮完完整整的還給你,他們早就讓你回去了。
這麼多天都不讓你走,是為什麼?
大明大皇帝找了那麼多的理由,就是不想讓你走。
他不想讓你走,肯定不是因為他真的喜歡你、想讓你在大明多待些日子。
那原因就隻有一個——他在觊觎朝鮮。
從眼前的态勢能判斷的出來,大皇帝并不想真真正正的把朝鮮拿在自己手裡,如果他想吞并朝鮮的話,反而不會是現在這個态度。
所以我們無非就是答應一些條件而已。
樸奎西一點都不擔心自家大王走不了,也不擔心自己沒有什麼功勞。
這反而是自己的一次機會,讓大明也覺得自己是一個人才的機會。
隻要自己能靠得住大明,大王都拿自己沒辦法。
樸奎西說完,便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臉色也很凝重,大有要去幹大事的架勢。
等到樸奎西走了以後,朝鮮王的臉沉了下來。
他陰謀陽謀的确是不怎麼樣,但是不笨。
這麼多年在王位上,他明白什麼時候應該裝傻。
朝鮮王很清楚自己的王位是怎麼來的、自己有什麼樣的能力。
自己本身實力就不行,朝堂被黨争弄得亂七八糟。
你們都想着背靠大明,能提升自己的實力,然後壓垮對方。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我這個當大王的怎麼辦?
或許當我背靠大明的時候,才是最好的。
這樣一來,我就可以足夠強勢。
隻要大明願意支持我,你們誰都沒有辦法和我相比。
我唯一擔心的就是大明吞并朝鮮的問題。
可問題在于這個問題我擔心有用嗎?
還是說我反抗有用?
以前或許沒有這種想法,覺得不應該這麼想。
可是這一次倭寇的入侵、朝鮮的戰亂,讓朝鮮王深深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不行,差遠了。
面對倭寇自己都打不赢,把國家都丢了。
如果不是大明的話,自己恐怕現在都被倭寇抓住了,整個朝鮮都沒了。
可即便是如此,強大的倭寇在面對大明的時候一樣被打得落花流水。
這才多長時間?
所有進入朝鮮的倭寇全部被大明軍隊殲滅。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反倒是應該擔心一下自己的這些臣子。
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在和大明勾結之後有一些不臣之心?
朝鮮王站起身子直接就向書房走去,他要去寫奏疏。
請求内附的奏疏他不會寫,在他看來這過于虛假。
大明大皇帝和樸奎西都想要演戲,可是他不想演,他要寫一份真心實意的奏疏給大皇帝陛下。
大明和朝鮮要談判,彼此之間的氣氛有些詭異,可是這種氣氛并沒有影響到沈陽城。
整個沈陽城現在極為熱鬧,所有的商人都聚集在這裡,每天談論的都是做生意的事。
朝鮮的戰事已經不是他們關心的事了。
在這之前,他們非常關心朝鮮之戰,每天都會搞各種各樣的情報詢問情況,看看有沒有什麼生意可以讓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