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宋好官人

第六十九章:不得志的秀才們

大宋好官人 潇騰 1369 2023-04-12 01:03

  “陳掌櫃,你且稍待,小官人去李家村了,不時便會回轉。”

  張家的家仆,對“勤卷堂”的陳掌櫃還算客氣。而且,這一次來的,可不止是陳掌櫃一人,還有幾個秀才。這是他好說歹說才總算籠絡過來的,平日裡專門為“小報”撰寫文章的人。水平呢,也還算不錯,但這僅僅是對北宋的“小報”來說。

  “陳掌櫃,我等真的能一月拿到兩貫錢?”

  一個秀才,有些忐忑地問道。雖然他們是體面的讀書人,被人稱之為秀才。但是個中酸楚,唯有他們自己知道。即便是宋朝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也造成了“冗官”的老大難問題,但還是有很大部分的讀書人是沒辦法擠進官場的。有些認命了的,就隻能在“自甘堕落”,成為一名“胥吏”。

  “胥吏”,在宋代來說,是一個尴尬的群體,他們既不是官員,也不同于平民百姓,而是介于官、民之間,是“庶人之在官者”。而且,一旦選擇了“胥吏”這條路,那麼不好意思,當官一事就隻能是個夢想了,基本不可能實現。

  要是宋初的時候,胥吏為官還是可以的,但是到了宋太宗的時候就不行了。随着文官地位日漸提升,而胥吏的地位日漸下降,不僅士大夫瞧不起胥吏,甚至世人對胥吏也是鄙夷的。沒有了晉升的通道,北宋的胥吏更是“猖獗”了。要知道,北宋官員大多三年一任,甚至可能幾個月就調走了,而胥吏卻是長期都在一個地方的。所以,蒙騙起長官,攫取官員的權力來,那手段簡直不要太多。“吏強官弱”,已經成了普遍現象。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北宋皇帝出于對科舉制的維護,所以才要打壓胥吏。如果胥吏可以當官,那麼也就沒有人願意點燈熬夜寒窗苦讀了。更重要的是,胥吏因為有地方治理的經驗,一旦當官就很可能會吊打“五谷不分,四體不勤”的進士們,為了不增加社會矛盾,所以北宋皇帝才這麼一刀切。

  這就是中國式思維的死角了,什麼事都喜歡一刀切,也不考慮會産生什麼後果。可以說,現在北宋的官除了個别很有能力的之外,都是給胥吏吊打的。不管是在治理地方上,還是在對《刑統》律法的解讀上,胥吏都比大部分官員強太多太多了。

  若是北宋皇帝能讓胥吏治國,說不定還有續命的機會。因為胥吏最講實際,不會有文人那樣天真的幻想——比如提出什麼“聯金滅遼”,還要甘當出頭鳥,先跟遼國幹一架,讓金國在後面白白撿了便宜。

  張正書見到這些秀才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其實就是個科舉制度下的悲劇産物。

  放不下讀書人的體面,隻能靠抄書,靠撰寫小報來度日。

  然而,便是撰寫小報,也輪不到他們,因為北宋汴梁城裡的讀書人實在太多太多了,厲害的人也太多。所以,這些秀才,隻能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很是困苦。甚至北宋百姓随便去做些工,都要比他們賺得多,日入百錢不是問題。可這些秀才呢,隻能混個溫飽,除了讀書人的體面以外,根本沒有什麼生活的技能。要不怎麼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