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有了甲胄,也沒有了後勤。
活命隻能走一口順一口,這支昔日涼州王師,現在卻跟叫花子差不多了。
但他們别無選擇,隻能拔出腰間謹慎的刀劍,做好戰鬥準備。
“不是敵軍!
”
“不是敵軍!
”
來人是劉備面對烏孫方面的守軍将領:和鸾。
這時候,突然來了一支生力軍,劉備自是極喜悅的。
很快,他便見到了和鸾。
“大王!
”
和鸾見到劉備這凄慘樣,顧不上多問,迅速将自己的情況說了一遍:
原來,在得知劉備落敗,涼州迅速被周軍占領後,和鸾的部下瓦解了。
許多人趁夜離去,部隊越走越少。
烏孫頭領也就是昆彌,抓住了這個時機,兵出赤谷城,猛擊和鸾部。
兵馬散落的和鸾自然無法抵達,隻能一路撤退。
多虧了他在西涼耕耘多年,耳目衆多,半途得知劉備敗軍至此,所以趕忙領着人來了。
“烏孫昆彌傾衆而出,約有騎兩萬餘人,分頭堵截。
”和鸾滿臉憂色的道出了一個讓所有人心一沉的消息。
如果出口被烏孫封鎖,他們想要逃離大漢都無法做到了!
烏孫是和匈奴極為相似的草原部落,又屬西域諸國之一,在前漢最強盛時為大漢屬國。
烏孫之王稱昆彌,其政治制度基本參考秦漢而設,有‘相大祿’相當于丞相;又有左右大将兩人,相當于匈奴的左右賢王,掌握軍隊。
國内設翕侯,為地方行政長官……
除了這表面上的制度之外,烏孫根本上還是個原始部落,例如他們還是收繼婚,這種群婚制度沒有配偶的概念,婦女屬于整個部落的男子。
此番為了拿下劉備,烏孫昆彌發命往各部落,動用了所有可用騎兵,為的就是拿下劉備,獻給周野。
現在,昆彌本人,并左右大将、三位翕侯,分頭帶人向劉備展開了圍剿。
“要去大宛,必要穿過烏茲山口,但那肯定會被第一時間封上。
”和鸾歎道。
他帶來的這則消息,幾乎将好不容易點起的火,又給掐滅了。
但劉備并不死心,而是環顧衆人:“可有對策?
”
衆人一時沉默。
許久之後,令狐邵發聲:“大王,我有個法子,不知道可行與否。
”
“快講!
”
令狐邵用手指着輿圖,忽得向北:“既然往西的出口被封上,我們不如往北,去烏孫之地?
”
“去烏孫之地!
?
”衆人都是一驚。
“你是要憑這三千人占領烏孫?
這絕無可能。
”和鸾立即搖頭。
“自然不是。
”令狐邵解釋:“烏孫傾巢而出,留守之人如何能抵擋我們?
而烏孫部政令松散,各部自相為政。
”
“此番願意從命出來,不過是視我們為好處罷了。
”
“于他們而言,我們是未到手的功勞,尚且未知的好處;但家底是他們根本所在,是絕不容有失的。
”
“一旦得到我們去襲烏孫的消息,便是烏孫昆彌不下令,各部也會要求撤回,這不是昆彌一人能決定的。
”
這樣的部落,内部結構非常松散。
聽你的時候叫你一句昆彌,不聽你馬上拿你腦袋當夜壺。
子弑父,臣誅君,就像吃飯喝水那麼簡單。
呂布去了,都能讓人挂起來當道德楷模的那種。
“就這麼辦!
”
劉備已經沒有猶豫的機會了。
依靠和鸾帶來的物資,他們吃了一頓好的,随後開始分兵:
和鸾帶一千人;
嚴顔鄧賢等幾将帶一千人;
劉備自己領一千人。
分三路而進,往北突襲烏孫之地。
如果計劃成功,他們可以将烏孫之地攪的稀碎,再趁亂折返西邊,殺出去!
說來也有些可悲,像嚴顔鄧賢這些人,離開涼州時也是一軍主将。
手下不是五千便是萬人,校尉司馬一大堆。
現在好了,自己名義上還是将軍,但實際已是一别部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