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公元1127年,在原本的時空中,正是趙佶、趙恒父子被金兵擄掠回黃龍府的一年,父子二人從此坐井觀天,終日以淚洗面,在郁郁寡歡中終結一生。
但是這一生,由于李俊辰的橫空出世,使得父子二人的被異族蹂躏的命運被改寫,在三請三辭之後,李俊辰正式同意禅讓,在幽州以南修建受禅台,行将大禮,祭拜天地,接受趙佶受禅,國号為“唐”,定都幽州,受四方敬仰,年号改為永豐,得八方朝拜。
李俊辰念及趙佶在字畫、金石方面的造詣,尤其是那手“瘦金體”的書法,更是當世一絕,是以在接受了趙佶禅讓後,特封他為“瘦金伯”,專門成立書畫研究院,讓趙佶父子有一個真正能發揮自己才能的所在。
實行内閣輔政制,以宗澤為首輔,張叔夜為此輔,許貫忠為三輔,時文彬、李綱、李若水、種師道為輔臣,治理天下;同時敕令吳角還俗,出任吏部尚書,蔣敬出任戶部尚書,王佐出任禮部尚書,林沖出任兵部尚書,兼天下兵馬大元帥,孫定出任刑部尚書,晁說之為工部尚書,分管六部。
原本李俊辰屬意的工部尚書乃是陶宗旺,畢竟這厮不管是建造屋舍,還是修城搭牆,都是修得又快又好,深得李俊辰喜歡,但是這厮自己卻說自己是個大老粗,不喜歡應付朝堂上的事,隻願意一輩子為李俊辰當個泥瓦匠的頭子,李俊辰無奈,也是感受到了他的中心,便遂了他的心意,也算完成了當年在黃門山對他的承諾,封他做了将作監總管。
其餘衆将也是各有封賞,各得富貴,輔助天子執掌天下,莽莽中原大地,在經曆了一個輪回之後,再一次回到了李唐的手中。
新皇新朝第一次朝會,大大小小的官員沒有一個敢有所怠慢,雖然彼此間都是非常的熟識,便是和唐王李俊辰之間也不陌生,但如今的李俊辰已然不是昔日那個占據一隅之地的唐王,而是占據天下正統的君王,是以他們必須拿出最好的狀态來迎接這第一次朝會。
三呼萬歲,朝見已畢,就見宗澤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對着李俊辰說道:“啟奏陛下,臣宗澤有本要走!
”
不知為何,李俊辰看到宗澤走出來的時候,額頭便是隐隐冒汗,心中也是漸漸猜到宗澤想說什麼,但是他又不能不讓宗澤開口,隻得是微微擡手,開口道:“宗卿,有話但說無妨!
”
果不其然,就如李俊辰猜想的那般,就聽宗澤說道:“天無二日,地無二君,如今我大唐鼎定中原,是為天下正統,唐王也是證得人皇之位……然孤陰不漲,獨陽不生,吾皇雖證人皇,但有道是孤陰不漲,獨陽不生,吾皇征戰十餘載,至今仍是孑然一身,此有違于人倫大道,是以還請唐王早日納妃,充實後宮!
”
“這宗老頭子,就知道他會提起這件事,老子都不急,真不知道他急什麼,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早知道真該把這老頭充到内轅當太監,而不是讓他當這個首輔!
”李俊辰頓時在心中将宗澤罵了一個狗皿淋頭,恨不能立時叫人把他拉下去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