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懸疑靈異 納米崛起

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

納米崛起 潇騰 1822 2023-04-12 01:15

  天宮空間站。

  駐站的聶長風、何振,倆人有明确的分工。

  作為隊長的聶長風,主要負責總控、通信、配合科研;而隊員何振,則負責太空作業、設備維護。

  當神舟飛船成功返回地面後,天宮空間站也正式進入工作狀态。

  目前的天宮空間站,經過前後六次的發射任務,總重量達到了295噸,重量是國際空間站的四分之三左右;内部空間容積,則是732立方米,相當于國際空間站的九分之七左右。

  擁有18個獨立的太空艙,還有3個即将組裝的新太空艙,上面的空間和物資,可以允許2~4人在空間站内長期生存。

  如果三個新空間站完成組裝,天宮空間站的内部容積,将提升到844立方米。

  節點5,就是新太空艙組裝的位置。

  穿好太空版的外骨骼裝甲,何振打開氣密閘門,開始進行艙外作業,先将兩條固定繩索,一頭扣在身上,另一頭扣在艙内的固定把手上。

  組裝型的太空艙,和地面組裝的太空艙,有些不一樣,他先将四根主骨架柱,安裝在節點艙的連接部位。

  接下來就是将一個個次骨架模塊,如同安裝拼圖一般,按照編号一一對應組裝上去。

  安裝好了骨架,接下來就是外部的複合防護層,主要是用于防禦太空垃圾撞擊、高能粒子、太陽風暴,還有輻射散熱層,這些都複合在外層複合層上。

  而内層複合層,則主要用氣密、保溫、防輻射和防火。

  最後就是裡面的管線系統、電器系統。

  何振花費了一個星期時間,将三個太空艙組裝起來,又先後測試了氣密性,以及其他的一系列功能,盡管遇到了一些小問題,但他還是一一克服了。

  新的三個太空艙,除了一個節點艙,另外兩個太空艙,一個是數據艙,配備了三台大型服務器;一個是通信實驗艙,用于進行通信實驗。

  當三個太空艙投入使用後,聶長風來到通信實驗艙内,操控着裡面的設備,向地面發射了一道定位激光。

  [天宮,天宮,這裡是青海,激光定位準确。]

  聶長風拿起通信器回了一條信息:[天宮收到,5分鐘後,進行第一次實驗。]

  [青海收到。]

  聶長風打開激光發射器的控制面闆,編輯好信息後,開始啟動通信激光器,向青海站發射一道通信激光。

  很快青海站就接收到通信激光信号。

  而通信實驗艙内,持續不斷向地面發射通信激光,而地面的青海站、長白山站、武夷山站,同樣在向空間站發射通信激光。

  聶長風啟動實驗艙内的攝像頭,嘗試将自己畫面同步給地面。

  不一會,雙方的顯示器上,就出現了對方的畫面,雖然存在0.05秒左右的延遲,但通信的信息下載和上傳,分别達到了每秒9.6GB、9.2GB,這是相當大的一個通信密度。

  當然,激光通信存在不少局限性,比如需要特制設備,容易受到天氣影響,必須瞄準才可以通信。

  作為外太空與地面之間、太空之間,還馬馬虎虎可以。

  如果想應用到民用市場,比如馬斯克的星鍊計劃,最多給海船、無人區、無通信設施區使用。

  因為太空的通信,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通信總量問題。

  所謂的每秒9.2~9.6G速度,其實一個激光器對一個通信設備的速度,如果同時有10人在使用呢?或者有幾百人同時使用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