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古裝言情 重生嫡女有空間

第792章,出嫁

重生嫡女有空間 瀟騰 8861 2023-10-28 21:15

  ,

  十一月二十九,顔家開始往平親王府送妝。

  稻花軒。

  一擡擡妝奁整齊的擺放在院子中,每個妝奁上都系着喜慶的紅綢。

  “也不知我們出嫁的時候,嫁妝有沒有大姐姐的一半?”

  看着院中琳琅滿目的嫁妝,顔怡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聞言,韓欣然和周靜婉、蘇詩語飛快的對視了一眼,然後直接裝作沒聽到。

  大妹妹(怡一)是顔家嫡長女,她的嫁妝,除了家裡出的,還有李家送的,以及古老爺子添的,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也出了一部分。

  四妹妹跟她攀比,真的很沒道理。

  顔怡雙瞥了一眼顔怡樂,眼裡帶着輕蔑,如今她都不敢在和大姐姐攀比了,真不知隔了一房的顔怡樂哪來的底氣?

  一旁的朱绮雲尴尬得不行,看着不分場合随意亂說話的顔怡樂十分的頭疼,出門前她再三交代了,讓她管好自己的嘴,可惜,她根本沒聽進耳中。

  朱绮雲拉着顔怡歡往後退了退,然後低聲說道:“這兩天二妹妹你辛苦一下,多看着點四妹妹,别讓她給家裡人添堵。

  ”

  顔怡歡點了點頭:“嫂子,我會看好怡樂的。

  ”

  沒過多久,顔文修就帶着人進了院子裡,對照着嫁妝單,讓下人們一台一台的擡出去。

  屋子裡,稻花看着院子一點一點的空了起來,心也跟着空落落的起來。

  再有三天,她就要離開這個世上的第一個家,然後重現開始一段新的人生。

  院門外,李夫人聽着親朋好友的恭賀,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和僵硬。

  這娶媳婦和嫁女兒真的太不一樣了,娶媳婦,是高興的事,可嫁女兒一想到女兒日後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她就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不僅她,顔老太太和顔緻高也在強顔歡笑。

  一百二十台嫁妝由親一色青袍紅腰帶的小厮挑着,排成一個縱隊,在顔文修、顔文濤幾兄弟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送去平親王府。

  平親王府。

  相較于顔家長輩的強顔歡笑,平親王臉上的笑容可就真誠多了。

  王府中門大開,蕭烨陽站在門前,神色激動的看着由遠及近的送妝隊伍。

  等到顔文修幾兄弟到了後,蕭烨陽笑着上前作揖行禮:“幾位内兄辛苦了。

  ”

  顔文凱哼笑道:“知道就好,我可告訴你啊,日後你要敢對我妹子不好,小心我的拳頭不認人。

  ”

  顔文濤:“還有我的。

  ”

  蕭烨陽笑道:“你們沒這機會的。

  ”

  顔文修這才開口:“日後怡一就有勞烨陽你照顧了。

  ”

  蕭烨陽:“放心吧。

  ”說着,就笑着迎着衆人進府。

  随即,一台台嫁妝被擡了進平親王府的大門。

  馬王妃和羅瓊站在一旁看着。

  看着眉開眼笑、喜氣洋洋的蕭烨陽,馬王妃就心堵得不行,掃到旁邊的兒媳,冷哼道:“這寒門出身的顔家嫁女兒,嫁妝都能趕得上國公府了。

  ”

  聽到這話,羅瓊眸光快速波動了一下,她知道婆母這是在變相說她嫁妝少,忍着氣,沒有搭理。

  馬王妃就是想發洩一下心中的火氣,可羅瓊這個樣子,兇中的火氣非但沒緩解,反而還更盛了。

  眼看馬王妃臉色越來越難看,羅瓊忍了忍,不得不主動轉移話題:“母妃,相公後天就要回來了,他喜歡吃什麼,你最了解,告訴兒媳,兒媳也好提前預備着。

  ”

  說起這個,馬王妃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

  另一邊,稻花的嫁妝被擡到了平熙堂,由得福看着,全部送到了庫房。

  跟着嫁妝一起來的,還有顔家派過來鋪設新房的婆子。

  蕭烨陽站在新房前,看着顔家婆子在新房裡鋪設帳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眼中閃爍着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轉眼就到了稻花出嫁前一天。

  看出顔老太太舌不得自己,稻花準備陪祖母睡最後一晚,誰知,剛要出門,李夫人過來了。

  看着李夫人滿臉别扭的拿出一本裝訂精緻的畫冊,稻花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這是避火圖,今晚你好好看看”

  不待李夫人繼續說,稻花趕緊打斷:“娘,我會看的,你回去休息吧。

  ”

  李夫人沒好氣的瞪了一眼稻花:“你這沒良心的,如今倒是嫌棄起你娘來了。

  ”

  稻花讪讪的笑着,不是嫌棄,實在是和自己母親讨論這避火圖,想想都覺得難為情。

  不管稻花願意不願意,李夫人仔細的和稻花說着夫妻相處之道。

  稻花硬着頭皮聽着,直到亥時末(23:00),才将李夫人送走。

  已經這麼晚了,顔老太太早睡了,稻花也就沒再過去,躺倒床上後,看着手邊的避火圖,得,更睡不着了。

  迷迷糊糊的睡了一兩個時辰,天還沒亮,稻花就被王滿兒和谷雨拉了起來,開始沐浴打扮。

  楊夫人一大早就過來了,等稻花沐浴好後,就開始幫她開面、梳頭、着妝。

  稻花眼皮重得不行,像個木偶一般,由着别人捯饬。

  等她梳妝打扮好,太陽早就高高挂起了。

  “今天是個好日子,大晴天呢,縣主出嫁後,日子一定能過得和和美美的。

  ”楊夫人笑着說道。

  稻花适時‘嬌羞’的垂下了頭:“借夫人美言了。

  ”

  随後,家裡上到顔老太太,下到五六歲的顔怡珊,都來了稻花房間。

  看着祖母和母親發紅的眼睛,稻花心裡也難受得很,不得不強笑道:“祖母、娘,咱們都住在京城裡,日後我回來看你們方便得很。

  ”

  顔老太太拉着稻花的手:“嫁人了可不像在家做姑娘那般自在了,家裡好好的,你别老惦記着。

  ”

  李夫人也跟着囑咐了幾句。

  之後是四個嫂嫂和三個妹妹的恭賀和祝福。

  李夫人要招待客人,坐了一會兒,就忍着不舍帶着韓欣然離開了。

  随着客人的逐漸到來,稻花屋子裡的人也越聚越多。

  沒睡好,腦袋有些發脹的稻花,隻覺得整個腦子都嗡嗡作響,除了應付幾個長輩,其餘時候都裝害羞垂頭不語。

  直到這些人被請出去吃飯,稻花耳根才清淨了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外頭傳來鞭炮聲。

  聽到聲音,王滿兒頓時滿心歡喜的對着稻花說道:“姑娘,花轎到了。

  ”

  稻花坐直了身子,此刻她什麼都沒想,隻想趕快走完所有流程,好将頭上好幾斤重的鳳冠給取下來。

  顔府大門。

  蕭烨陽騎着高頭大馬滿臉喜氣的過來,身後跟着八擡大轎,和浩浩湯湯的迎親隊伍。

  花轎臨門,鞭炮聲頓時響徹屋頂。

  顔文修帶着家裡的兄弟和親戚早就堵在了門口,準備好生考教一番蕭烨陽這位妹夫,讓他知曉顔家的女兒不是那麼好娶的。

  蕭烨陽也沒讓跟來的人相幫,自己一個人就接下了所有問題。

  為了早點進門,蕭烨陽出手闊綽,大把大把的紅包往外撒。

  經過一番鬥智鬥勇,顔文修笑着讓蕭烨陽進門了。

  “姑娘,姑爺進門了。

  ”

  在外頭探動靜的碧石快步跑進新房。

  稻花:“進就進了,幹嘛那麼着急?”

  這時,王滿兒拿着一根紅辣椒過來。

  稻花警惕的看着她:“你拿辣椒做什麼?”

  王滿兒:“姑娘,女子出嫁的時候得哭一哭,這樣婚後才會幸福美滿,奴婢怕你哭不出來,才備了這個。

  ”

  稻花一臉抗拒:“非哭不可?”

  王滿兒點了點頭:“姑娘,沒時間了,奴婢就在你眼皮底下抹一點一點辣椒汁,刺激你流淚就可以了。

  ”說着,将辣椒掰成了兩斷,用食指沾了點辣椒汁,就将手伸向了稻花。

  稻花看着湊近的手,認命的閉上了眼睛,随即,就感覺眼簾下方火辣辣的疼,眼眶裡不受控制的彌漫起了水霧。

  看着稻花眼睛紅紅的,王滿兒和谷雨幾個都一臉滿意。

  這時,韓欣然走了進來:“烨陽已經到正堂了,大妹妹,我扶你出去。

  ”見稻花頭上還光秃秃的,連忙問道:“蓋頭呢?”

  “在這裡!”

  谷雨飛快的将繡着龍鳳呈祥的蓋頭遞了過來。

  韓欣然接過,親自給稻花蓋在了頭上,然後扶起她去了正堂。

  正堂上,賓客早就齊聚一堂,每個人都言笑晏晏、議論紛紛。

  蕭烨陽筆直的站在大堂上,任由衆人打量,緊張的看着門口。

  當看到一身紅色喜服、頭頂蓋頭的稻花被扶着走了出來,蕭烨陽嘴角頓時上揚了起來,眉眼上全是掩蓋不住的歡喜。

  稻花被扶到堂上,和蕭烨陽并肩站着,等丫鬟拿來蒲團後,齊齊朝着顔緻高和李夫人行稽禮。

  看着跪在地上女兒,顔緻高和李夫人眼中都泛着淚光,兩人各自說了一句告誡囑咐的話。

  蓋着蓋頭的稻花看不到兩人的神情,不過聽出了他們語氣中的哽咽聲,被辣椒刺激的雙眼不由唰唰的往下流眼淚。

  “女兒出門了,萬望父親、母親好生珍重。

  ”

  喜娘将稻花攙扶起來,在顔家衆人殷切的注視下,随着蕭烨陽出了大堂。

  稻花雙腳剛邁出大堂門口,顔文修就走了過來蹲下,親自背着稻花上了花轎。

  新娘一坐上花轎,吹鼓奏樂聲就響了起來,伴随着一聲‘起轎’,蕭烨陽騎馬開道,帶着新娘子在衆人的恭賀聲中踏上了歸家路。

  迎親隊伍一路上吹吹打打,前呼後擁,好不氣派,端的是一派喜慶熱鬧。

  蕭烨陽坐在馬背上,回頭看着花轎,臉上的笑容就沒落下過。

  一段時間後,花轎迎至平親王府。

  稻花在喜娘的攙扶下,下了花轎,然後手裡就被塞進了一段紅綢。

  知道紅綢另一端是蕭烨陽,稻花安心不少,随着王府贊禮者的唱和,一步一步的走到王府正堂。

  之後就是拜堂了,整個過程經曆了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拜得稻花腦子都暈了,最後聽到贊禮者唱‘禮畢,送入洞房!’,愣是狠狠的松了口氣。

  蕭烨陽牽着紅綢引,在親友的簇擁下,引着稻花進入了洞房。

  進了洞房,預想中的起哄玩鬧并沒有出現,稻花端坐在喜床上,有心想掀開蓋頭看看外頭的情況,不過手剛伸出來,就被走到身旁坐下的蕭烨陽給攔住了。

  “蓋頭我來掀。

  ”

  低聲說完一句,蕭烨陽也端坐在了喜床上。

  接着,稻花就聽到一句“請新郎掀起新娘蓋頭,從此稱心如意。

  ”

  随即,一把喜秤出現在了稻花視線裡,緊接着,稻花眼前的光線一下就亮了起來。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