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大唐風後石青衣

大唐風後石青衣 第二百八十一章 從龍

大唐風後石青衣 起風了 3806 2024-02-06 17:35

  不提仁智宮這邊,李淵李世民父子正在調集兵力做着進攻長安的準備,就是在此時的長安城中,太子李建成也正在着急的六神無主,一直以來的親信楊文幹的造反,這次對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大,也因此,當他得知了這一消息,并且在随後接到了李淵訓斥的诏令之後,他立刻的就将自己的所有謀士全部叫了過來,想要讓他們為自己出出主意,然而,令李建成所沒有想到的是,這些謀士們所提出的意見,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一部分謀士立刻主張既然事已至此,那麼不如太子殿下搶先起兵,占據長安之後向仁智宮進軍,然而,更多的謀士卻是認為,既然太子此前并無反心,那麼此時,太子應該立刻趕往仁智宮中,向李淵辯解以及請求寬恕謝罪,畢竟此時的叛亂一切都是楊文幹自作主張,而與太子并無太大幹系,太子與陛下又是父子情深,因此隻要太子能夠陛下解釋清楚,以陛下對太子的厚愛,他是一定會寬恕太子的過失的,然後,隻要發兵剿滅了楊文幹,那麼這一件事,自然也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當做從沒有發生過一般。而最終,李建成同意了謀士們所提出的第二條建議。

  李建成快馬加鞭的趕向仁智宮,然後在到達仁智宮不遠的地方的時候離開随從,孤身一人的進入宮中向李淵請罪,雖然當聽到太子孤身一人到來的時候,李淵心中的怒氣就已經消散了一大半,然而即便如此,他卻依然也沒有對太子露出過好臉色,而眼見父親發怒,又悔又怕的李建成隻感覺天崩地裂一般。于是,他痛哭流涕的向跪在李淵腳邊哭訴,甚至有了一死的念頭,想要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就這樣,在太子一片撕心裂肺的痛哭聲中。李淵也終于心軟了,他寬恕了太子的過錯,但是卻先命人将太子看管起來,等到平定楊文幹的叛亂之後,在做處理。然後,他便叫人去叫李世民,再次的商議平定叛亂事宜。

  楊文幹的叛亂,果然如同李世民最先所預料的那樣,沒有人願意跟随他。而當太子李建成趕往仁智宮向李淵謝罪的消息傳出之後,楊文幹的部下更是砍了他的腦袋投降,祈求朝廷的寬恕,于是,這次叛亂的事件,就如同一場鬧劇一般,很快的就煙消雲散了,隻是之後。它所造成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李淵第一次的有了廢掉太子的念頭。而這一個想法,卻會無疑讓已經形勢已經極為明顯的朝堂之上,再次的掀起波瀾,而且,當楊文幹被殺之後,李淵派人仔細的調查此事。然而他所得到的結果,卻是充滿了各種的矛盾,讓人不得不深感懷疑,在楊文幹事件發生的背後,究竟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還是無數個巧合疊加之後所産生的意外……

  李淵心知,太子建成應該是的确沒有反心的,否則的話,當楊文幹叛變的時候,他不會如此的驚慌失措,并且立刻便趕來向自己請罪,不過,太子利用職權,将長安城府庫中的兵器盔甲送往楊文幹處,用以增加他的實力卻是确有其事;根據太子以及他的随從們的口供,太子之所以會這樣做,是由于聽取了手下謀士們的建議,擔心在李淵避暑的時候,秦王李世民會趁機挾持陛下,然後趁機進攻長安,因此,為了以防萬一,才這樣準備,隻是太子殿下也沒有想到,最後的結果,居然卻是換來了楊文幹謀反的結局!!

  秦王會在仁智宮中對父皇不利,妄圖挾持自己然後趁機進攻長安自立為帝!!這種話,李淵自然不信,不說秦王究竟會不會起這個念頭,單說仁智宮,它不僅僅是一座行宮而已,它還是李淵所精心修建的長安外圍防禦線的核心樞紐,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也因此防禦在附近的軍隊,皆是李淵最為信任的将領領軍,這些人對李淵忠心耿耿,因此即便秦王想要挾持自己,也根本就沒有機會。

  所以,太子加強慶州楊文幹的實力的行為,唯一的好處,就是擴大他在慶州地方上的實力,不過,由于太子這一次畢竟是為了自己的安危而考慮,因此即便事後暴露受到責罰的話,李淵對于太子的處罰也當然不會嚴重――而這,應該才是那些謀士們所建議中蘊含的真正含義,畢竟,太子之前就曾經由于違反東宮制度,擅自擴大東宮衛隊的編制組建長林兵,也因此而遭到了自己的訓斥,并且驅逐了作為長林兵将領的突厥勇士可達志,李淵自己都可以想象的出來,由于那一次事件的影響,謀士們若是再一次的提出相似的意見的話,太子建成必然會因為猶豫而拒絕,因此這些謀士們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哄騙太子建成,下達了這樣的命令。

  由于太子的确沒有反心,因此,李淵也的确打心底裡寬恕了太子建成的過失,不過,對于那些謀士們擅自耍小聰明的行為,他卻在心裡牢牢的記住了,李淵從來就不是一個大度的人,在對自己的子女一方面就更是小心眼,那些東宮的謀士們,他絕對不會讓他們好過就是了。

  然後,就是爾朱煥與喬公山這兩個人,也正是由于他們二人的前來揭發,才讓李淵知道了太子違反律法擅自送盔甲給慶州都督楊文幹的事,不過,這兩個人也的确沒有誣告太子謀反,而僅僅隻是因為不敢承擔違背法令,私自運送盔甲兵器的罪責,想要免于責罰而已,而他們的職責也注定了他們二人隻是兩個小人物罷了,李淵也不會過多的關注他們。

  再然後,則是李淵派往慶州傳達命令的宇文穎,當楊文幹被殺之後,李淵經過重新的調查才發現,原來當他派出宇文穎向慶州楊文幹傳達消息的時候,由于宇文穎與齊王李元吉走的近,而齊王又一向與太子親近的緣故。因此,囑托宇文穎将仁智宮中所發生的事告訴楊文幹,讓他造作準備!而如今,楊文幹是否是因為宇文穎洩露消息而産生誤會,以至最終發動叛亂的,則已經不得而知。當然。與信任太子與秦王一樣,李淵也同樣不會懷疑自己的三兒子,齊王李元吉,而僅僅将他在這件事情上面的參與,看做是與太子關系親密的必然做法。

  而最終,則是一個名叫杜鳳的慶州官員跑來了仁智宮,揭發了楊文幹即将發動叛亂的消息,而且他的話果然在随後就被證實,楊文幹――真的叛亂了!!

  然而楊文幹選擇叛亂的時機卻是如此的糟糕透頂。不提他幾乎根本就沒有做出任何的準備,就連他最為信任的的心腹屬下,也因為事先毫不知情,而後來得知消息之後,由于不想背叛而最終将他殺死。此時細細想來,楊文幹的造反,簡直倉促的有些不可思議,那幾乎是任何的一個陰謀家都不會去選擇的必死的選項。然而,楊文幹卻就是那樣的做了。難道他是瘋了不成,不僅僅是李淵、李建成,幾乎所有的人對此都摸不清頭腦。

  并且,當楊文幹死後,所有指向他的線索便都已經宣告中斷,再也沒有辦法将這件事件的真實還原到李淵的面前!

  憑借着自己那多年以來的人生閱曆。李淵分明的能夠感覺得到這件事的背後并不簡單,就仿佛是有着一支無形的打手在背後推動一般,然而,由于所有的線索此時已經中斷,即便李淵有心繼續調查。也再也無法繼續下去。因此,李淵也唯有将此事放下,而隻是處置了幾個當事人了事。

  不過到了此時,這件事卻依然還不能算完,因為在最後調查那個前來告發楊文幹謀反的杜鳳的時候,李淵差異的發現,原來這個叫做杜鳳的,居然與秦王還有着那麼一絲的聯系,在經過一番的審理之後,杜鳳也不得不承認,他之所以會趕來仁智宮告發楊文幹,是受到了秦王府文臣杜淹的指使!

  這下好了,太子、秦王、齊王,已故窦皇後所生,李淵所最為寵愛信任的兒子們,全攪進這件事情裡面來了,如果說在這件事上面,太子是受到了手下謀臣們的蠱惑,一時犯了糊塗,而齊王是與太子兄弟情深,想要維護兄長而刻意為之的話,那麼秦王呢?他在這件事當中又扮演了何種的角色?李淵自然是信任着自己的兒子的,不提其他,單是看到此時在仁智宮中秦王夫婦愉快的生活的樣子,便足以打消李淵對李世民的任何懷疑。

  那麼秦王的問題,便是出現在這個杜淹的身上了。而這個杜淹,為人也的确非常不堪,他本是秦王重要謀臣杜如晦的親叔父,然而卻在王世充的手下擔任文臣,與杜如晦一家的關系也并不融洽,後來李世民率領唐軍攻打洛陽的時候,為了撇清與在李世民手下認知的杜如晦之間的關系,杜淹甚至勸說王世充殺掉了杜如晦的哥哥,也因此,杜如晦将這個叔父恨之入骨,以至于當唐軍最後攻破洛陽之後,杜淹獲罪即将被殺的時候,杜如晦都不打算為這個叔父求過情,還是後來杜如晦的弟弟百般懇求,杜如晦這才向秦王進言,饒恕了杜淹的一條性命。

  然後杜淹來到了長安,在李世民的另外一個重要謀士房玄齡的引薦下進入到秦王府中,成為了一名文臣,然而,由于他曾經不光彩的過去,生性剛直的李世民一直對他看不順眼,也因此,杜淹在秦王府中并未受到過重用,也僅僅是一名普通的官員罷了。

  那麼此時,這個杜淹的所作所為,目的就已經昭然若揭了,毫無疑問,他的目的就是要讓秦王取代此時太子的地位,然後就可以更進一步,名正言順的取代李淵此時的位置了。到了那時,杜淹自然就可以憑借此時的功勞而獲得李世民的信任,想要取得高官厚祿、平步青雲,自然不在話下……

  于是最終,李淵做出了最後的判決,太子的過錯被赦免,不過,那些曾經鼓動太子違反律令,擅自使用長安城中府庫盔甲兵器擴充楊文幹實力的官員們必須被治罪,不過,由于太子的一力懇求,因此從輕發落,判處流放;杜淹,陰謀挑撥太子秦王之間的兄弟之情,流放;宇文穎,擅自洩露軍事機密,處死!以此來宣告這次楊文幹事件的終結,随後,李淵便帶着太子、秦王與齊王三個兒子返回了長安城中,結束了這次并不理想的避暑時光。(未完待續。。)

  ps:ps:如果在當年在上學的時候,我也能夠遇到一個殺老師,那該有多好……u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