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奧斯曼土耳其政府的請求,德國、意大利分别調派駐紮北非和東非的殖民地部隊前往埃及,協助土耳其軍隊“清理暴亂分子”。至1926年10月末,抵達埃及的德、意部隊已有三萬四千餘人,配備火炮四百多門,飛機、戰車各百,而奧斯曼帝國被北高加索的軍事沖突牽制了大量兵力,後期僅向埃及增派了五千名士兵,埃及實際上變成了德國和意大利軍隊盡情發揮的練兵場。
因為得到北美土豪相當慷慨的資金和武器援助,又攜地利人和之便,埃及起義者一開始把土耳其軍隊給揍得落花流水,甚至占領了蘇伊士運河西岸的戰略要地,但他們終究不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正規軍,因派别之分而産生私利之念,順風順水尚能并肩作戰,随着土耳其援軍及德意軍隊的到來,形勢很快發生了轉變。尼羅河谷地之戰,一萬兩千名同盟國士兵大破号稱十萬的埃及起義部隊,斃傷埃及起義者兩萬餘人,繳獲武器彈藥無數,此後埃及起義力量每戰必潰,完全失去了信心和銳氣。到了12月末,埃及絕大部分的城鎮港口以及交通樞紐都重新回到了同盟國陣營的控制下,起義者已趨土崩瓦解,其部分組織者和少數殘兵撤退到了蘇丹和埃塞俄比亞交界地區,依靠當地部落的庇護和外國勢力的支持繼續他們看來遙遙無望的獨立事業。
在鎮壓埃及起義者的軍事行動中,意大利殖民部隊的戰術素養并沒有比土耳其軍隊好多少,但他們的表現十分積極,加上在亞速爾危機期間,意大利海軍出動主力為德國海軍助陣,讓德國高層很是滿意。新年到來之前,意大利軍政首腦組團前往柏林,對德國的王公貴族以及上層人士展開了廣泛的交際公關,藉此從德國政府那裡獲取了一筆豐厚的報酬――總規模達到10億馬克的經濟援助以及伊朗南部的部分石油開采權。
對經濟長期處于低迷狀态的意大利而言,資金和資源無疑是刺激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心劑,若能妥善加以運用,不出幾年,意大利的經濟狀況就會有顯著的改善,而且随着各*備熱度的升高,正好有機會在國際貿易和軍火市場上大幹一場,可是羅馬的政治野心已經等不及本國工業經濟逐步複蘇了。來自德國的第一筆經濟援助到位之後,意大利政府迅速批準了新的擴軍和造艦計劃,醞釀多年卻苦于無米下炊的新一代主力艦終于從制圖闆走上了船台――1927年3月10日,建造代号“凱撒”的四萬噸級戰列艦在的裡雅斯特的亞得裡亞海聯合造船廠鋪下了一根龍骨;25天之後,建造代号“帝國”的第二艘四萬噸級戰列艦在******的安薩多造船廠鋪設龍骨。
僅這兩艘高航速、重火力的強大戰艦就将耗去意大利政府折合一億八千萬馬克的預算資金,因經濟财政問題擱置的新式巡洋艦和驅逐艦還要意大利政府投入至少八千萬馬克,再加上海軍基地設施翻新、海軍航空部隊采購裝備,光海軍的投入就輕松超過了三億馬克。不甘示弱的意大利陸軍提出了制式步槍和野戰火炮換代、裝甲部隊組建以及航空部隊擴充的計劃,即便隻是有取舍地滿足其中一部分,算下來能夠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發展的資金也所剩無幾了。
就在意大利開工建造新戰艦的同時,所有選定陣營或是相趁戰争之機有所作為的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邁開了擴軍備戰的步伐。動作最大的當屬剛剛吃了大虧的美利堅,為回應德國在大西洋的“進攻性戰略”,美國宣布建造六萬噸級的新式戰列艦和四萬噸級的超級航空母艦。因其技術标準高,不少與之匹配的武器裝備都需要進行技術研發,美國海軍向國會提交的單艦預算再次刷新曆史,新戰列艦的終極成本有可能達到科羅拉多級的150%,而跟美國海軍的造艦規劃相比,美國陸軍的擴軍計劃一點都不遜色――他們要求國會批準陸軍規模從當前的五十萬人擴充到一百二十萬人,并在未來兩年增購各型火炮六千門、戰車兩千輛、作戰飛機一千架。如果德國試圖在南美洲建立軍事基地,那麼美國陸軍還将再征兵三十萬、添購戰機一千架,而這些都意味着美國政府的軍費開支在接下來的數年内持續攀升。
獲悉美國海軍将要建造六萬噸的超級巨無霸,德國高層果斷放棄了建造五萬五千噸級戰列艦的設想,要求海軍造艦部門拿出七萬噸級戰列艦的設計方案來,并迫不及待地敲定了追加航空母艦和輕型巡洋艦訂單的應急計劃。經帝國國會批準,兩艘三萬噸級、四艘兩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将在德國和愛爾蘭的造船廠開工,六艘八千噸級的輕巡洋艦全部交給位于但澤的兩家造船廠,而海軍航空兵部隊的規模也将在四個月内擴大一倍,完成這些計劃,所需的軍費投入足夠讓普通歐洲國家的政府破産n次。
英國近期的經濟和财政形勢不甚樂觀,但看到美德兩國升級軍備,他們還是咬牙向位于加拿大、由美英兩國聯合出資組建的哈利法克斯皇家造船廠下了三艘五萬五千噸級新式戰列艦的建造訂單,盡管這些空前龐大的海上怪獸們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可能誕生在這個星球上,但一份份近乎天文數字的訂單已然将工業時代的造艦競賽推向了最為狂熱的階段。
相較于頂級豪強的軍備競賽,愛爾蘭、西班牙、瑞典這樣的二三流國家,擴軍動作就要小得多。獨立建國僅11年的愛爾蘭,憑着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小國典範,它在基礎設施、科技教育、商業流通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皆令世人側目。在亞速爾沖突落幕後,愛爾蘭政府低調地通過了一項分階段實施的軍備方案,海軍的擴充主要集中在陸基航空兵和潛艇部隊,主力艦艇隻增加一艘兩萬五千噸級的航空母艦,而令人意外的是,愛爾蘭未來數年投入陸空軍建設的資金将大大超過海軍,陸軍現役兵力從三十五萬擴增到四十萬,裝甲戰車部隊從四個營擴充到六個團,機械化炮兵從兩個試驗大隊擴充到十二個營,戰鬥機部隊從四個聯隊增加到九個,轟炸機部隊從兩個增加到八個,屆時将有1200架陸基飛機和400架艦載機在愛爾蘭軍隊服役,而許多此前僅僅小規模列裝的一些新式武器,也将在這一階段投入大規模的生産和裝備。
唯一一個沒有加入這場競賽的“活躍國家”便是日本,這個野心勃勃的亞洲強國絕不是因為愛好和平而退出軍備競賽,而是因為他們目前正一心一意投入對中國東北的軍事侵略。在美英的縱容和蘇俄的默許下,日本從開始就放棄了小打小鬧的想法,果斷投入本國現役兵力的近半數以及大量的飛機大炮,短短三個星期就占領了鐵路沿線的所有城市。這時候的中國雖在名義上歸于統一,但軍閥割據的情況依然存在,中央政府無法集中全國的軍事力量抗擊強敵,隻好向列強國家尋求幫助。德、奧政府出面斡旋,試圖阻止日本獨占中國東北,然而日本這頭饑腸辘辘的餓狼怎會舍棄嘴邊的肥肉?他們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缺乏力度的外交行動置之不理,同時加緊了在前線的軍事進攻。
相比于本國的在華投資利益受損,德國更不願意看到日本跟美、英、蘇俄聯手組成新的協約集團。從宏觀戰略來看,同盟國陣營的兵源基數和核心領土面積都落于下風,石油、橡膠、金屬礦石等關鍵生産資源較為分散,需要通過遠距離的海陸運輸才能轉為己用,這些運輸通道在戰争期間是易受影響甚至阻斷的。在世人眼裡,德國通過上一場大戰的勝利徹底跳出了1914年以前的“囚籠之困”,但若失去了對高加索和波斯灣的控制,或是中斷了跟資源産地的聯系,無論德國人是否承認,它實際上還是回到了囚籠之中,隻不過這一次對手給它準備的是一個更大的籠子――這時候,英國政治外交家們當年在談判桌上棄車保帥的高明決斷就充分顯現出來了。
到了1927年4月,日本軍隊已占領了中國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其先遣部隊首次越過長城沿線,這遠遠超出了“保護南滿鐵路及日本僑民”的範疇,任日本外交部門如何粉飾,都掩蓋不了他們為了擺脫國家财政危機、戰略資源枯竭、工農業生産陷于崩潰邊緣等困境而侵略别國的真實意圖――這是對日本長期超負荷發展海軍帶來的懲罰。不過,即便日本完全吞并中國東北,在較短時間内恢複這一地區的礦石開采和工業生産,也隻能夠稍稍緩解國内的經濟問題,畢竟現代化工業和軍備發展所需要的石油、橡膠、稀土在當時的中國東北幾乎沒有出産,要從根本上解決資源短缺的困境,要麼死心塌地的投入美英懷抱,用犧牲戰略自主性為代價從盟友那裡獲取足夠的戰略資源,要麼以中國為跳闆,一步步征服印度與南洋諸島,進而擴張到小亞細亞乃至歐洲,像昔日的不列颠、如今的德意志,成為要資源有資源、要勞力有勞力的世界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