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二彈,在這裡預告一下,通過主角蜜月之旅展現世界格局現狀及趨勢之後,情節主線将會跳過歐洲的黃金十年,後面的故事嚒……應該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
1919年初春,在君士坦丁堡各界人士的歡迎聲中,肩負特殊使命的愛爾蘭海軍訓練艦“庫-丘林”号駛入了土耳其的千年之都。。
奧斯曼帝國與愛爾蘭王國的友好關系,由德土兩國的緊密戰略同盟聯系衍生而來,“馮-德-坦恩”号戰列巡洋艦的“國際接力”則是雙方密切合作的良好開端。愛爾蘭制造的艦船、飛機、汽車遍及土耳其的軍用和民用領域,并幫助土耳其修建了國内第一條現代化的城際公路;愛爾蘭每年從土耳其進口的工業原料和手工産品價值高達數億馬克,在奧斯曼帝國的貿易夥伴中,進口額僅次于德國。
在艦船桅杆林立的金角灣,夏樹望見了1250噸級的1916型标準驅逐艦、920噸級的u-145型遠洋潛艇以及560噸級的“佩劍”型近海護衛艦,這三款都是愛爾蘭造船工業最熱門的外銷艦艇——奧斯曼海軍可是愛爾蘭造船工業的大主顧。自愛爾蘭王國獨立以來,奧斯曼海軍已先後為愛爾蘭軍用造船業的發展貢獻了37艘艦艇訂單,合同總價超過4500萬馬克,至今仍有上百名愛爾蘭艦船工程師和海軍教員在土耳其擔任顧問。當然了,這些在奧斯曼土豪們眼裡隻算些“小菜”。當年協定用來替換“馮-德-坦恩”号的新戰艦——三萬噸級的超無畏艦“默罕默德”号,近期已在不萊梅的威塞爾造船廠完成舾裝。它裝備十門跟巴伐利亞級同型号的15英寸主炮,各項主要性能均接近或等同德國海軍現役的巴伐利亞級,隻等交付入役,就能夠瞬間将奧斯曼海軍提高到了世界級的高度,成為稱霸黑海、威震地中海的“奧斯曼利刃”!
跟夏樹12年前初次造訪時相比,如今的君士坦丁堡增添了不少現代化氣息,從港口碼頭的起重設備,到貫穿城區街道的電車軌道,還有居民的穿戴、櫥窗裡的商品,無不顯現出一個古老國家邁入現代文明的奇妙變化。不過,奧斯曼土耳其的枯木逢春卻不是因為發生了政體變革或者經濟改革,這個新土豪的發迹僅僅歸結于一樣東西:石油。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石油的工業化開采主要集中在美俄兩國,當時産量最高的油田就在高加索山脈南坡東端、裡海之濱的巴庫。從這裡出産的石油不僅完全滿足俄國的工業需要,還給俄國帶來了巨額的收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俄國政府基本上是靠着石油收入來填補國庫虧空,從而維持諾曼諾夫王朝搖搖欲墜的統治。
大戰期間,俄土軍隊在高加索地區展開厮殺,俄軍投入的兵力少于奧斯曼土耳其,所以他們多數時間都處于守勢。在德*隊騰出手來加入這條戰線之前,奧斯曼軍隊隻取得了非常有限的進展,但到了1916年交戰雙方在明斯克簽署停戰協議時,德土聯軍已經占領了高加索山脈以南的全部俄屬地區,德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旗幟也飄揚在了巴庫城頭。根據停戰協議,位于停戰線上的巴庫由俄、德、土三國共管,從這裡出産的石油除一少部分供應俄國外,其餘均作為戰争賠償交付給德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将本國所得的大部分石油用于出售。與此同時,在德國和土耳其軍隊共同占領的波斯地區,奧斯曼帝國将歸屬本國所有的石油開采權大部分出讓給了德國,由此收獲了一大筆轉讓費。因為石油,經濟窘迫的奧斯曼統治者幾乎一夜暴富,王室、政府、軍隊的委員們以雍容的穿戴和華貴的姿态出訪各國,闊綽豪爽的出手全然不見了幾年前的窘态。
這一次,夏樹以愛爾蘭國王的身份來訪,他和夏洛特一上岸就收到了蘇丹穆罕默德五世贈予的厚禮,他們在君士坦丁堡逗留期間所受到的禮遇也是極盡奢華之所能,這反而讓習慣了簡單生活的新婚夫婦倆感到不自在了。
夏樹的好友法提赫帕夏依然肩負奧斯曼帝國海軍委員會主席一職,有他的牽線搭橋,加上夏樹一貫的靈活手腕,短短幾天的時間裡就為愛爾蘭拿到了折合千萬馬克的豐厚訂單——奧斯曼海軍決定從愛爾蘭訂購一艘6000噸級的标準輕巡洋艦,他們在武器裝備方面沒有任何特殊要求,隻是提出軍官起居室要足夠寬敞、餐廳設施要足夠完善,以及所有艦艙的内部陳設裝潢都預先采用土耳其風格。
因為雙邊關系良好,私下交往密切,夏樹期待這次對奧斯曼土耳其的訪問會是一段輕松愉快的旅行,結果行程是愉快的,但心情并不輕松。翻開奧斯曼帝國的曆史,征戰與殺戮貫穿着它的每一個時代。近代以來,它屢受列強欺淩,領土不斷縮水,就連巴爾幹的小國家也聯合起來瓜分它的地盤,讓人有種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唏噓,現在這頭老虎的病痛稍減,便又兇相畢露。它這一次主動進犯的對象可不是周邊小國,而是兩百多年來一直壓着自己打的俄國!
大戰結束後,高加索山脈成為了俄土兩國邊界。為了在這條新國界占據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态勢,自停戰以來,奧斯曼軍隊在高加索山區動作不斷,他們陸續新建了數十個前哨據點,并将部分據點升級成為堡壘兵站,在此部署大炮,把不少俄軍哨站乃至城鎮村莊置于己方炮口下,而且有些建在險要位置的據點已經越過了雙方商定的停戰線。俄國人在戰争中元氣大傷,一開始選擇忍氣吞聲,後來實在忍無可忍,多次提出外交抗議無效,便開始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在1918年初,俄土軍隊在高加索山區發生激烈的軍事摩擦,雙方各有士兵傷亡,駐軍部隊劍拔弩張,險些釀成戰禍,在德國的調停下最終不了了之。
現如今,俄國發生了革命,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新掌權的臨時政府在民衆和軍隊中間缺乏威信,奧斯曼統治階層認為時機已到,便加緊對高加索山區的軍事部署,甚至以保護土耳其僑民為由,派兵占領了位于高加索山脈南側東段、毗鄰黑海的兩座海濱城鎮。
革命的消息讓駐守邊疆的俄軍将士手足無措,他們沒再像之前一樣對土耳其軍隊的進犯予以強硬阻截,而是一味地忍讓退卻。穆罕默德五世和他的權臣們卻沒有滿足于此,他們居然對北高加索地區産生了貪欲,仿佛在他們眼裡,那頭尖牙利爪的北極熊已經一病不起,熊掌、熊皮任君割取,絕無半點抵抗能力。
北高加索地區農業發達,礦藏豐富,還有新近投入工業開采的油田,可說是一塊日出鬥金的寶地,确實非常誘人,而通過出售石油和出讓開采權,奧斯曼帝國政府的财政狀況在最近兩年有了很大的改善,軍事投入較戰前增加不少,連年征戰也鍛造出了幾支精銳部隊,有沒有德*事顧問團的幫助,奧斯曼軍隊都能在北高加索展開一次大規模的占領行動,可一旦俄國完成了政權更疊局勢穩定下來,必定索回這些被奧斯曼土耳其非法占領的地區,乃至采取報複性的軍事行動——即便礙于形勢暫時放過了土耳其人,今後也一定會找機會将今日的屈辱加倍奉還,到時候奧斯曼軍隊能否扛住毛熊的重擊還是個未知數。
對于夏樹的委婉提醒,奧斯曼的統治者們完全沒有放在心裡,擎着紅底星月旗的近衛軍團從伊斯坦布爾開拔,無數民衆夾道歡送,人人摩拳擦掌,誓要将兩百多年來所受的惡氣一次吐個痛快。
夏樹犯不上為奧斯曼軍隊乃至這個伊斯蘭帝國的命運憂心,他在意的是國際格局的變化究竟會給自己的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離開君士坦丁堡之後,“庫-丘林”号重回地中海,按計劃駛往蘇伊士運河,然後進入紅海和印度洋。就在航行途中,夏樹忽然聞得俄國蘇維埃取代推翻臨時政府、武裝奪取政權的消息。掐指算來,此時離跟尼古拉二世的會面還不到三個月,蘇維埃革命的進程要比預料的快一些。退位的沙皇及其家人如曆史那般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亞,他們恐怕難以逃脫悲慘命運,而以當前的國際形勢,俄國陷入内戰幾成定局,隻不過支持舊貴族勢力對抗蘇維埃政權的換成了以德國為首同盟國陣營。
如今德*力強盛,且與俄國陸上接壤,或有可能對革命政權實施大規模的武裝幹涉。由此看來,奧斯曼土耳其對北高加索地區的進犯恰到時機,将來還可能跟德*隊遙相呼應,向俄國腹地挺進,短時獲益值得期待,但此時的俄國已經不再是尼古拉二世統治下的那個腐朽帝國了,革命的爆發是布爾什維克長期在基層勞動者中間發展鞏固的結果,推翻羅曼諾夫王朝之後,蘇維埃政權就已經在俄國的大多數地區建立起來,取代臨時政府便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這樣的俄國雖然還非常虛弱,卻是難以被打敗的。
對君主們來說,革命真正的可怕之處不在于它有瘟疫般的傳播速度,而在于自己沒有治理好國家,民衆尤其是底層勞動者的不滿早就已經為革命思潮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光靠武力幹涉和*無濟于事,這跟乞丐組織的壯大或消弱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