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修成長關鍵的那幾年被長安在一旁洗腦,所以他不喜歡在燈下看書,等到快睡的時候,牙行當當的敲門聲就響起了,牙婆帶着兩個勞力和五個小厮進門。
李睿修的要求可以說是非常難的,讀書識字又心思靈活的人,哪個不想做人上人,而這些人隻要攢夠了錢,就能自贖了恢複良籍,去做個帳房之類的,更何況還要老實有忠誠度,可是牙婆還是一氣給李睿修拉來了五個人讓他挑選。
這全是因為武德帝抄了太多的人家,高門大院裡識字的管事小厮書童盡數被發買到民間,李睿修恰逢其會的遇到了一批剩餘的。
牙婆給李睿修行禮,李睿修深吸了一口氣,才敢睜開眼睛,面前站着的是四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和一個少了一隻手的成年人,看的李睿修一腦門黑線。
牙婆也是一陣子尴尬的賠笑,這幾個人都是讀書識字的,可四個是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時候,一般人家根本不願意買,還有一個少了隻手,又一聲不吭,做不得重活,有心想賣高價沒人願意買,賣苦力的低價她自己都覺得心疼,于是連忙陪笑道:“大人您要求特殊,這識字又活泛還老實的人大都自贖了,若不是前些日子高門大院發賣了許多,連這些都湊不齊整呢。”
李睿修點點頭認可牙婆的話,然後仔細地觀察五個人,他的神色慢慢的變得渙散而傲慢,頭歪在一旁,神情倦怠,那五人均是破布麻衣,滿臉菜色。
第一個孩子身邊寫着‘順從’‘麻木’‘沒幹過粗活’‘懂禮數’,想來是個門戶裡出來的書童,跟着主子讀了不少書。
第二個孩子身邊寫着‘不屑’‘識字’‘會木工活’‘養尊處優’‘新受傷’李睿修一思索就明白,這個書童是個大戶人家出來的,即使在牙行吃了不少苦頭,還是看不上自己家,而且因為性格桀骜沒少吃苦頭,但他會木匠活計,恐怕是給小少爺做玩具的手藝,李睿修隐約覺得自己很需要他的這個手藝。
第三個孩子身邊寫着‘心虛’‘期待’‘幹粗活’‘讀過書’,想來是個隻識幾個字的孩子,想要脫離牙行就說自己識字,期望能夠蒙混過關脫離苦海。
第四個孩子和第三個孩子相似,都識字不多,有些心虛。
最後就是那個斷了一隻手的成年人了,他身邊寫的是‘麻木’‘心如死灰’‘有武藝’‘舊傷的手’‘識字’‘會用算盤’‘做粗活不熟練’‘小傷口’李睿修仔細想了想,成人果然比孩子的身世複雜,這是個能打算盤可以管理府中事物的人,因為一些事情斷了手被貶為下人,然後又被發賣了,至于斷手的原因,可能是為了救主子或者無聊的内宅傾軋,李睿修無心探究。
這幾個人居然沒有一個有不良的心思,李睿修不由得高看了牙婆一眼,說是要老實的小厮,就帶來了老實的人,一個以次充好的都沒有。那牙婆臉邊寫着‘尴尬’‘期待’,想來也是想脫手這幾個高不成低不就的雞肋。
李睿修沒有思考太久,他不習慣和這麼多人共處一室,這讓他覺得有些壓抑窒息,即使明白這些人買來是伺候自己的,但他不覺得自己需要人伺候,一個小小的兩進宅子,有五個監視自己同時為自己服務的高素質政府人員,根本不需要再弄一些所謂的忠心者來服務,忠心與否對自己來說并沒有什麼區别,李睿修拿了一吊錢給牙婆讓她帶人走。
牙婆隻能轉身離開,心裡暗罵有病,買賣這種事本來就有個成與不成,李睿修叫人來和送人走都給了賞錢,這錢白賺的挺舒坦,不過這位李大人當真神經,讓人半夜三更上門,然後一言不發陰測測的看着别人,再連價格都不問就把人都趕走了,也真是怪了,巷子裡響起一聲老貓的嘶叫,伴随着冬夜的寒風,牙婆不禁覺得背脊發冷,緊了緊衣襟,加快步伐往牙行裡走去。
李睿修看着房間裡昏暗的燭光,覺得有些氣悶,外面的街道很是安靜,隻有打更的聲音遠遠傳來,李睿修煩躁的轉了幾圈,隻能選擇睡覺。
第二日晨起,李睿修已經變回了自己,他仔細想了想昨晚見到的幾人,不禁暗呼失策,這個第二人格特别喜歡獨處,怎麼可能主動買下人,不過半夜見人的這個方案是可行的,第二人格什麼幺蛾子都沒出,他無奈的又喚來張大,給了他百兩銀票,讓他再去牙行把那五個人買回來,順路再買點被蓋衣物什麼的。
看着一萬五千兩的銀票李睿修神清氣爽,伸了個懶腰盤腿坐下準備修煉内力,結果剛一運功,就經脈生疼,李睿修皺眉回想,知道又是第三人格幹的好事,這第三人格殺傷力太大了,動不動就搞得自己身受内傷,還老愛得罪公主,以後不到危急存亡的關頭切不可喚醒這個人格,李睿修深吸一口氣,暗自反省,以後就算天塌下來,也要堅持早上練功,沒有自保能力太危險了。
――――――――――――――――――
牙婆那邊得知李睿修要把這五個雞肋一次性買走那是十分高興,也不在乎李睿修的怪癖,還給打了九折抹了零頭,隻要60兩。幾人就這麼被安置在了南房。
李睿修堅持修習内功到将近午時才停下來,長出一口濁氣,李睿修蒙好眼睛出門叫來五人,他收起張大遞來的賣身契,仔細的想了想以前李府的管家訓斥下人的樣子,道:“你們五人的情況我也大概了解,你們在我這兒好好的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不要起歪心思,不要偷奸耍滑,我這兒院子小,也沒什麼活計,更不會在銀錢上虧待你們的,若是出了差錯我會直接把你們發賣回牙行,平時我不說話,你們不要進正房,也最好不要進正院。那個年紀最大的先回話吧,你叫什麼名字,以前在哪個府裡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