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壯哉大唐少年郎

第597章 :紙上來得終覺淺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 3514 2024-01-31 01:13

  決堤處位于黃河中上遊潼關折向東流百公裡處三門峽附近,三門峽地處中原豫、晉、關中三地交界處,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市相接,西望古城西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

  此處一決堤,直接影響到東都洛陽的安危。

  東都洛陽位于河南西部、黃河中遊,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征“五水繞洛城”,是乃是五河彙聚之地,五河又分無數支流,大小河道縱橫交錯。這黃河決堤,河水不隻是沖田毀屋,還會造成地方水位上升。

  本來大雨不絕,各地河水紛紛上漲,如今又受到黃河決堤的影響,水位更是上漲的厲害,不加以控制,五水齊澇,洛陽危險。

  洛陽在這個時候對于李唐的存在價值如同一千五百年後的上海,上海若毀,會帶來如何可怕的傷害,不言而喻。

  為了應對這次洪災,大唐派出去了所有的加急,每個時辰都會傳來六七次情況。

  得知形勢越來越嚴峻,作為抗洪救災總指揮的李承乾脊背不住的冒着冷汗,若依照他們原來的處理方式,隻幹事後工作,災難中卻無所作為,任由地方組織抗洪搶修堤壩,指不定洛陽都有被毀的危險。

  不僅是李承乾,便是魏征的心情也十分沉重,這災情波及面積實在太廣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若非秦風提出兵分數路多管齊下,且動用了軍隊,那麼,作為陪都的洛陽将會成為一片汪洋。

  看着跟着一起來救災的幾位大将,李承乾想了想,高聲道:“水火無情,我們多停留一刻,百姓就少一分生的希望。照我們這樣的行軍速度,等趕到決口時,恐怕黃河水早就灌入洛陽城了,因此我認為将所有馬匹聚集起來,交給左武衛。一人雙騎,以換馬不換人的方式疾行,其餘多出來的馬匹用來馱運麻袋,以左武衛為先部,搶先趕往最前線,搶修堤壩。”

  “太子殿下此計可行。”心憂百姓的魏征第一個贊成着,這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了。

  秦風道:“太子殿下,臣願率領左武衛前往。”

  如果毫無作為導緻水患嚴重,照成五水淹洛陽的情況,使得大唐損失慘重。那這個責任誰來負?

  洛陽被淹,是整個大唐的損失。他對于目下的緊急情況也十分了解,此刻也毫不猶豫的出班請命。

  “準了。”李承乾意屬的人也是秦風,因為那日獻計的表現出色,展現出了超凡的抗洪能力,偶爾想到什麼,說上兩句也能得到李承乾、魏征等人的重視。見他第一個出列,李承乾應了下來,看了秦風一眼道:“冠軍大将軍是鬼才、天才,是國之棟梁,一切以自身安危為重。”

  “多謝殿下關心,殿下就等着本将凱旋歸來的消息吧。諸位,在下告辭了。”

  “萬事小心。”便是魏征也難得的關心了起來。

  秦風走後。

  “魏大人!”

  李承乾道:“最累最危險的活讓冠軍大将軍領了,我也相信他像以往一樣逢戰必勝,有他前往,我十分放心。解救受困于水患裡的百姓、開倉放糧、維持治安、發放藥材等善後之事就由我們去做了,以上幾項,同樣刻不容緩,咱們也準備行動吧。”

  “臣,遵命!”

  **********

  秦風集合了三衛将士,從三軍領來戰馬,分發給軍中擅騎之人,馬不停蹄的趕往三門峽。

  在古代想要出動大軍救災,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沒有日行千裡的機動性,大軍千辛萬苦的趕到受災地,災情基本上就結束了。平白耗損人力糧食,得不償失,所以史上也不存在朝廷特别調派大軍救災的例子。

  不過大唐的情況恰好特殊,大唐主要戰力聚集關中,受災地三門峽與關中隻是隔了一個潼關以騎兵急行兩三日可到。軍隊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到受災地,秦風的提議就顯得因時制宜,恰到好處了。

  秦風隻知道決堤口在三門峽,但具體在三門峽何處卻是不知,出了潼關之後一路上隻能沿着黃河南岸,自西往東急行,費時穿過了一百餘公裡的黃土峽谷,終于趕到了決口之處。

  眼前的情形讓秦風大感震撼:黃河本就以大氣磅礴著稱,尤其是中遊過了黃土高原之後地帶地段,更是以湍急著稱。浩瀚的黃河水席卷着黃土高原的泥沙,奔騰而來,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黃色河流”湧向大海。

  因大雨連綿,黃河總體水位上升,奔騰咆哮的景象更加雄壯十倍。澎湃的河水順着堤壩缺口宣洩而出,湧向内地,那威勢無以言表。

  秦風曾面對十萬突厥大軍,那漫天卷起的沙塵,十萬餘戰馬飛馳的威勢都未成讓他有過任何的震撼,膽怯,可面前的景象卻讓他由衷的覺得頭皮發麻,一種恐懼的感覺由心而生。

  面對這大自然的力量,便是秦風也湧出一股難以抗衡的感覺。再如何勇悍的人,面對大自然,站在大自然裡面的面前都會變得那麼的渺小無力。

  咬了咬牙,秦風厲聲高吼,“快,都發什麼愣了。面對着大水,一個個都他媽吓慫了嘛!快,都給我去三裡外給我挖泥土,裝沙袋去。”面對面前施虐的洪水,秦風自己都險些慫了,更别說是他人。

  也不過于苛求,高聲鼓舞着士氣,讓将士們行動起來。

  得了号令,一個個兵卒重新上馬,調頭采集泥沙去了。

  左武衛中郎将牛進達策馬上來,頂着風雷雨高聲道:“大将軍,這附近就有山,何必舍近求遠。”

  秦風也大聲回答道:“洪水這種天災,以人力對抗的可能不大,充其量也就是将損失降到最低。真正跟預防跟天災對抗的隻有自然,也就是這山這草這木。這裡水流湍急本來就是水災的多發地段,再挖山取泥沙,少了自然的庇護,不易于自取滅亡,很可能引發來年更大的洪水。這種缺德的事情,可不能幹,聽我的便是。”

  對于後世形容天災的時候往往都會加上一句人禍,蒼天無情,幹旱、洪澇、台風、冰雹、暴雪、沙塵暴、地震等氣象災害,但是影響這種災害發生的卻是人,人類破壞自然,導緻自然異變作為誘因。

  雖說人類需要發展,破壞植被破壞自然,這是莫可奈何之事,但明知原因如何,為了眼前的利益便利而挖山取沙,破壞黃河沿岸的生态,給後世造成更大危害的這種事情秦風幹不出來。

  牛進達似懂非懂,不過也不去計較。他對秦風最佩服的除了武藝之外,還有那突如其來,異想天開,沒有任何依據道理的結論。最後事實都證明那些看似荒謬的結論都是無比正确的,不存在任何的錯誤,跟着領命去了。

  秦風瞧着這被沖垮的近乎二十米長的潰堤,還有那從黃河出湧入的堤壩的激流,徒生一股無力之感,開始的自信心幾乎完全垮塌了。

  恍然發現,他太小看這天災了,大自然的力量不是簡單就能應對的。治水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一個門外漢面對如此兇猛的洪災,縱然大軍在手,短時間如何想的出有效合理的方案出來?

  “難道要用死法子,依靠人力,強行将這堤壩缺口堵上?”秦風低頭沉吟,突地一拍腦袋,暗罵自己愚蠢:“自己不懂就找懂的人嘛……”在他的印象中曆朝曆代都會安排官員治水:其中出名的莫過于大禹、公孫豹、李冰這類人。

  他不記得唐朝有哪些治水名人,但身在其位,不管能力如何就算隻有半調子,也要比他這半點調子都沒有的強一些。

  把他人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本來就是上位者幹的事情。

  想到這點,心中也豁然開朗。

  俗話都說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這人有專攻,莫名其妙的讓一個外行去幹内行的事情,能幹得好就出鬼了。

  換做李靖來,也未必行啊!在軍事上李靖是行業标杆,治水都沒接觸過,未必就比他秦風強。

  這也是李承乾使用秦風的關鍵,可他萬萬想不到能說的頭頭是道,出了很多高明注意的秦風,壓根不是因為他懂,而是記着一些後世抗洪的細節,所以能夠出點主意提幾個建議。

  這一陣陣到了水災現場,就如紙上談兵的趙括了。

  秦風與趙括一樣并不笨,若給他一些小災小鬧弄點經驗,在遇到這種嚴峻的形勢,還能應對一下。可讓毫無經驗的他直接面對這特大水患,不易于讓第一次上戰場的趙括跟白起這類史上少有的名将對決一樣。

  秦風平素還是比較愛面子的,不過面對這種情形,厚着臉皮裝懂是小,萬一出了岔子,害了百姓,那就是大過了。

  于是沒有任何猶豫的,派人尋找堰官。

  可是,離此最近的弘農往來也需要一夜的路程,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大水洶湧而入吧。

  “等不及了。”秦風一咬牙,大聲下令道:“來人,在這一側給我打樁子。一來防止決口擴張,二來,為接下來的架設浮橋做準備。”

  “喏!”秦風在軍中有着很高的威信,他這一聲令下,将士們立刻貫徹了下來,不到一刻的時間,十幾個大樁子像梅花樁一樣牢牢的釘在了這一側的河堤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