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天色不早,而且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劉凡就向崇祯提出了告辭。見到劉凡想走崇祯連忙挽留道“濟民先别急着走,朕還有些事情要跟你說。來來,坐下說。”
劉凡有些驚訝,回過頭問道“陛下還有何事?”也不忙着離去了,三兩步來到崇祯面前坐下來,一臉疑惑的看着崇祯。
崇祯沉吟片刻,躊躇道“濟民,你離開河南的時間也不算太長,對前線的局勢你有什麼看法?能跟朕說道說道麼,朕這幾天一直在為此事犯愁,畢竟朕沒去過前線,一些情況也不太了解,想要聽聽你的意見。”
“前線的局勢?”劉凡有些驚愕,不知崇祯為何突然提起此事,難道又想要他去打仗?帶着心中的擔憂,劉凡一臉沉重的開口道“陛下,臣從河南回來已有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對前線的情況也是從邸報上了解的,您也知道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不可以常理度之。臣也隻能從大面上分析一下,也許幫上陛下太大的忙!”
崇祯擺擺手道“但說無妨,朕就是想多了解一下,做個參考而已。”
“那好吧!”劉凡想了想,繼續說道“現在的流寇雖多如牛毛,但真正對朝廷,對大明有威脅的不過兩支人馬。其一是以闖王高迎祥為首的三十六營,自王嘉胤死後,高迎祥就成為流寇的一面大旗,無論是威望還是實力已經成為流寇中最強大的,手下也是打手衆多,李自成,張獻忠,老回回,羅汝才,革裡眼等都是積年老匪,兇狠狡猾,對官軍非常了解,想要剿滅并不容易。其二,随着張獻忠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尤其是和臣的一戰之後,其實力快速膨脹,已吞并好幾家實力強大的頭目,羽翼已豐,漸漸脫離了高迎祥的影響,自成一派。這兩人心機手段,謀略實力不可小視,對大明威脅也最大,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崇祯連連點頭,劉凡說的這些和他想的差不多,所以崇祯對劉凡的分析很是認可,繼續追問道“濟民,這兩支流賊該如何剿滅?”
“剿滅?”劉凡忍不住苦笑一聲,還剿滅人家,照這樣下去不被人家滅了就是萬幸了。對崇祯的問題劉凡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繼續分析道“自去年流寇越過黃河逃入河南西部的盧氏山中之後,可謂是魚入大海,在想尋找已十分困難。我們已經失去了剿滅流寇的最佳時機。”
崇祯聞言心中也是頗為懊惱,他有些後悔自己輕率将劉凡調回京城的舉措了,看着劉凡滿是哀歎痛惜的面容,心中湧起了一絲愧疚。但身為帝王有些事情卻不能說出來,隻好裝作沒看到劉凡的表情繼續問道“那依濟民之見,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
劉凡并沒有看到崇祯糾結的表情,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慢吞吞道“陛下,現在流寇已經突破官軍包圍,分頭進犯湖廣,四川兩地。湖廣熟,天下足,四川也有天府之國之稱。這兩地向來富足,對于流寇來說是難抵的誘惑。但正是因為這兩地的富足,百姓的生活還過得去,還沒有到生死的邊緣,所以他們對流寇并沒有認同感,不會随他們一起造反。反而會仇視,痛恨讓他們失去家園的流寇,失去了力量的來源,流寇隻會越打越弱,最後直到消亡。”
崇祯擊掌贊道“濟民言之有理!不錯流寇靠的就是裹挾,進了湖廣四川,就等于是進了墳墓,這下朕可以放心了!”
“不!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反而要加強力量,嚴加防範!”劉凡臉色凝重,沉聲道“這些流寇也不是傻子,面對劣勢,時間一久自然會察覺到,到時候他們自然會想方設法會到河南山西等地。一旦他們掉頭返回,對我們來說才是最糟糕的。自崇祯三年起,河南連續多年幹旱,尤其是去年,河南大旱,旱災往往伴随着蝗災,百姓顆粒無收,官員橫征暴斂,河南大地幾百萬百姓已經到了生死邊緣。此刻的河南就像一個火藥桶,隻需一點火星就會轟然爆裂。到時候不但河南難逃糜爛的命運,就是整個大明都會受到影響。”
“啊!?那怎麼辦?”崇祯驚呼一聲,劉凡的分析合情合理,絲絲入扣,眼見局面如此惡劣,崇祯怎能不驚?
劉凡聲音更加低沉“局勢崩壞緻斯,想要挽救很難很難。臣有三策可以緩解一下眼前的局面,為大明争取一點時間!”
崇祯喃喃道“隻是緩解嗎?”
“是的,隻是緩解!”
崇祯未曾想到自己一念之差,竟然造成如此惡劣的後果,心中茫然頓時沒了主意,失神道“那好你先說說吧!”
組織了一下言語,劉凡開口道“其一,調兵進入河南,嚴防死守,防止流寇返回,同時調遣周圍各省兵力,圍追堵截,壓縮流寇生存空間。其二,免去河南今年的稅負,同時調撥糧食緩解河南的災情,從根本上消減流寇的有生力量。其三,遣一能臣總理山西,陝西,河南,湖廣,四川諸路軍馬,将五省的人力物力集合到一起,增強官軍的綜合實力,以防突變。除此三策之外臣還建議在關中大力推廣土豆的種植。現在關中氣候突變,粟麥生長所需要的氣候條件已經沒有了,即使百姓們再怎麼辛苦勞作一年下來也很難有所收獲,而土豆不同,耐旱且易于管理,最主要的是其根莖生長在地下,即使遭遇兵禍也不會有太大損失,實乃百姓的救命良藥!”
崇祯凝神靜聽,時而皺眉,時而歡喜,等到劉凡說完後,卻滿是苦澀的說道“濟民的辦法是難得的良策,但想要實現确是千難萬難。調兵遣将還好說,朕一道旨意就行了,但這免稅嘛?”說着說着,崇祯自己也忍不住搖頭道“太難了,恐怕朝中文武百官是不會同意的!你也知道大明現在财政連年虧損,國庫空虛,一年的稅負,對現在的大明來說太多了!”(未完待續。)